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226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增稠剂0.5‑1.5份、中药组合物21.5‑34.5份、茶油3‑9份、消泡剂0.8‑1份和蒸馏水62‑75份,所述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5‑7份、蒲公英10‑15份、玄参4‑8份、白头翁5‑10份、黄柏10‑15份、连翘5‑10份、知母5‑15份、金银花3‑8份、蜂胶1‑2份、茶树油5‑10份和黄苓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合理制备、提取中草药成分,从而利用洗脚液中药组合物中的中草药成分进行抑菌的同时,避免传统洗脚液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洗脚液的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器官,洗脚液作为脚部进行清洁的一种日常洗涤剂,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清洁用品。根据申请号为CN201711219397.3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中药洗脚液及其制备方法可知,该产品包括紫草、窃衣、水杨梅、胡黄连、大头陈、竹盐、山苍子油、白花丹、豨莶、溪黄草、鹿耳苓、鲫鱼草,本专利技术洗脚液将多种中药制成中药混合物,使用的时候加热水即成洗脚液,不用在洗脚液中添加防腐剂,并且能预防湿疹、顽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收湿止痒之功效,并且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可作为理想的脚部清洁用品。但上述洗脚液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上述洗脚液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效果,但该洗脚液中存在如羟基苯乙酸甲酯等成分对人体皮肤存在一定刺激,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增稠剂0.5-1.5份、中药组合物21.5-34.5份、茶油3-9份、消泡剂0.8-1份和蒸馏水62-75份;所述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鱼腥草5-7份、蒲公英10-15份、玄参4-8份、白头翁5-10份、黄柏10-15份、连翘5-10份、知母5-15份、金银花3-8份、蜂胶1-2份、茶树油5-10份和黄苓10-15份。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的成分为聚丙烯酰胺。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的成分为乙醚。根据以上的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的技术方案,还将提供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取上述重量份数的鱼腥草、蒲公英、玄参、白头翁、黄柏、连翘、知母、金银花、蜂胶和黄苓清洗晾干,再将晾干后的原料进行混合粉碎,粉碎后过900-1000目筛;第二步、向第一步过筛后所取得的原来中添加5倍重量份的凉蒸馏水,静置2h;第三步、将第二步静置后所取得的固液混合产物,在正常大气压下加热至55-60℃煎煮1.5-2h,然后在131.31p/kPa的压力条件下加热至110℃煎煮15min,过滤药渣,取汁备用;第四步、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茶树油,将第三步所取得的药渣与茶树油进行混合,加入药渣和茶树油总重量三倍的90%乙醇作为提取剂,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消泡剂,然后在转速为50-60r/min以及8-15MPa,的压力条件下进行搅拌,搅拌后离心提取110-120min,离心过滤取上清液;第五步、取得上述重量份的茶油和蒸馏水,加热至35℃并搅拌,制得混合液,将第四步所取得的上清液加热至60℃,并在保温条件下与上述混合液进行混合,取上述重量份的增稠剂加入,冷却灌装即得中药洗脚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合理制备、提取中草药成分,且利用洗脚液中药组合物中的中草药成分进行抑菌的同时,避免传统洗脚液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损害,具体为:将鱼腥草、蒲公英、玄参、白头翁、黄柏、连翘、知母、金银花、蜂胶和黄苓浸入凉水进行浸泡后,容易初步提取出其中有效成分,且防止了一开始便进行蒸煮材料所导致的药材表面组织所含蛋白质受热凝固,淀粉糊化,影响有效成分煎出,在适宜温度煎出不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后,向提取后的混合液加入茶油与重新利用并添加茶树油的废药渣上清液进行混合,从而利用茶油和茶树油达到保湿润肤的效果,再利用洗脚液中的鱼腥草、蒲公英、玄参、白头翁、黄柏、连翘、知母等中药成分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利用金银花和黄苓等药材抑制肺炎链球菌菌感染。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实施例1按表1对应的实施例1数据称取各原料。具体的,所述增稠剂的成分为聚丙烯酰胺。具体的,所述消泡剂的成分为乙醚。根据以上的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的技术方案,还将提供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取上述重量份数的鱼腥草、蒲公英、玄参、白头翁、黄柏、连翘、知母、金银花、蜂胶和黄苓清洗晾干,再将晾干后的原料进行混合粉碎,粉碎后过900-1000目筛,从而利用粉碎过滤,减小药材的体积,方便下一步将鱼腥草、蒲公英、玄参、白头翁、黄柏、连翘、知母、金银花、蜂胶和黄苓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第二步、向第一步过筛后所取得的原来中添加5倍重量份的凉蒸馏水,静置2h,容易初步提取出其中有效成分,且防止了一开始便进行蒸煮材料所导致的药材表面组织所含蛋白质受热凝固,淀粉糊化,妨碍水分进入药材内部,影响有效成分煎出;第三步、将第二步静置后所取得的固液混合产物,在正常大气压下加热至55-60℃煎煮1.5-2h,从而达到鱼腥草等药材的有效提取温度,防止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随药材的糊化而无法提取出来,然后在131.31p/kPa的压力条件下加热至110℃煎煮15min,过滤药渣,取汁备用,从而;从而达到金银花等药材的有效提取温度,防止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随药材的糊化而无法提取出来,并利用加热的方式快速提取药材中有限成分。第四步、取上述重量份数的茶树油,将第三步所取得的药渣与茶树油进行混合,加入药渣和茶树油总重量三倍的90%乙醇作为提取剂,从而利用洗脚液中的茶树油达到抑菌的同时,增加保湿润肤的功效,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消泡剂,然后在转速为50-60r/min以及8-15MPa,的压力条件下进行搅拌,搅拌后离心提取110-120min,离心过滤取上清液;从而利用具有较小亲水亲油活性至的乙醚破坏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所产生的泡沫。第五步、取得上述重量份的茶油和蒸馏水,加热至35℃并搅拌,制得混合液,将第四步所取得的上清液加热至60℃,并在保温条件下与上述混合液进行混合,取上述重量份的增稠剂加入,冷却灌装即得中药洗脚液。实施例2按表1对应的实施例2数据称取各原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n增稠剂0.5-1.5份、中药组合物21.5-34.5份、茶油3-9份、消泡剂0.8-1份和蒸馏水62-75份;/n所述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鱼腥草5-7份、蒲公英10-15份、玄参4-8份、白头翁5-10份、黄柏10-15份、连翘5-10份、知母5-15份、金银花3-8份、蜂胶1-2份、茶树油5-10份和黄苓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增稠剂0.5-1.5份、中药组合物21.5-34.5份、茶油3-9份、消泡剂0.8-1份和蒸馏水62-7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鱼腥草5-7份、蒲公英10-15份、玄参4-8份、白头翁5-10份、黄柏10-15份、连翘5-10份、知母5-15份、金银花3-8份、蜂胶1-2份、茶树油5-10份和黄苓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的成分为聚丙烯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的成分为乙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一种中药泡脚洗脚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取上述重量份数的鱼腥草、蒲公英、玄参、白头翁、黄柏、连翘、知母、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成华杨琼玲王占伟翦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康多利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