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220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将油脂乙氧基化物加入到植物油中,室温下低速搅拌混合均匀;搅拌下将水滴加到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油的混合物中;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均质机对所得分散体系进行均质操作,完成后获得油脂乙氧基化物稳定的高内相乳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内相乳液制备方法所需表面活性剂用量低,制备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当油相体积分数为83vol%,油脂乙氧基化物稳定高内相乳液的最低质量分数为0.6wt%,制备所得的水包油型高内相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且色泽鲜亮、气味清淡、触感非常水润且易于涂抹,极大地拓宽了高内相乳液在个人洗护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内相乳液制备技术开发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使用极少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高内相乳液(highinternalphaseemulsion,HIPE)在食品、生物医药和材料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通常被定义为内相体积分数高于74.04%的乳液。当内相体积分数小于74%时,分散相仍保持完整的球形;如果继续增加分散相体积分数直至74.04%时,分散相液滴紧密堆积、相互连接但液滴不发生形变;进一步增加分散相体积分数超过74.04%时,液滴与液滴相互挤压,被吸附在油水界面上的界面膜和连续相薄膜隔离,成为多面体的液胞单元。由于高的内相体积分数易发生相反转,因此对于高内相乳液,乳化剂的选择尤为重要。近几十年来,固体颗粒被广泛用于稳定高内相乳液。如Jiao等人(B.Jiao,A.Shi,Q.WangandB.P.Binks,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2018,57,9274-9278.)使用1.5wt%的花生蛋白分离微凝胶颗粒,当调节pH为9时,可稳定体积分数高达87%的花生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391416A公布了一种以无机纳米粒子二氧化钛稳定水包油型的高内相乳液,该专利技术使用质量分数为1~5%(wt%)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作为稳定剂,稳定水包油型高内相乳液。目前与高内相乳液相关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通过固体颗粒以及大量的表面活性剂稳定乳液。当使用固体颗粒作为稳定剂时,其吸附在油水两相界面的能力主要取决于颗粒的润湿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操作比较复杂。当选用传统的由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一般选择只能溶于连续相的表面活性剂,且通常用量很大,一般为5~50%(wt%)(J.M.Williams,Langmuir,1991,7,1370-1377,A.BarbettaandN.R.Cameron,Macromolecules,2004,37,3202-3213.)。当使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时,其价格相对较高,在后期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求使用极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制备稳定的高内相乳液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使用少量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研究甚少。油脂基表面活性剂是以可再生的天然油脂及其衍生物为亲油基原料,并在插入式乙氧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乙氧基插在羰基和烷氧基之间,油脂和环氧乙烷一步合成得到的(陶永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2015.)。作为一种新型的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大多性能温和、安全低刺激,生物降解迅速,符合当今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使用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其表面活性剂用量大,制备工艺繁琐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使用油脂乙氧基化物作为稳定剂来制备高内相乳液;形成高内相乳液所需的油脂乙氧基化物用量极少,最少仅为0.6%(wt%),远低于现有技术中的形成高内相乳液所需的小分子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5~50%(wt%),就可以稳定体积分数高达83%(vol%)的油相,并且制备所得的高内相乳液稳定性高且具有色泽鲜亮、有光泽、气味清淡、易于涂抹且具有清爽及保湿的肤感等感官特性。因此,由油脂乙氧基化物制备所得的高内相乳液在新型洗护品开发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油脂乙氧基化物,且所述油脂乙氧基化物的质量浓度为0.6~2.0wt%。上述方案中,所述油脂乙氧基化物包括棕榈仁油乙氧基化物、大豆油乙氧基化物、椰子油乙氧基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选取两种时二者的比例为0.5~2:0.5~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脂乙氧基化物与植物油混合,在10~50℃下搅拌直至溶液混合均匀;(2)搅拌下将水缓慢滴加到油脂乙氧基化物与植物油的混合物中;(3)将所得分散体系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后即获得高内相乳液。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菜籽油、椰子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花生油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植物油的体积分数为74~88vol%。进一步地,步骤(1)中工艺条件为:温度在10~50℃,低速搅拌速度为1000~4000rpm,搅拌时间为5~10min。进一步地,步骤(2)中,搅拌转速为5000~8000rpm,将水以0.4~0.8mL/min的速度滴加入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均质过程中,均质转速为8000~12000rpm,均质时间为8~15min。所述油脂乙氧基化物稳定的高内相乳液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油脂乙氧基化物稳定的高内相乳液,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用量小,最少仅占乳液质量的0.6%(wt%)即可稳定体积分数高达83%(vol%)的油相。(2)本专利技术用于稳定高内相乳液的表面活性剂-油脂乙氧基化物是以天然油脂及其衍生物作为亲油基原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性能温和、安全无刺激、生物降解迅速等优点。(3)本专利技术的油脂乙氧基化物稳定的水包油型高内相乳液具有表面光滑、乳化均匀、无杂质、无油水分层现象;色泽鲜艳有光泽,气味清淡;易涂敷且具有滑润感等良好的感官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得的高内相乳液在新鲜制备及放置一个月的光学显微镜图。图2为实施例2所得的高内相乳液在新鲜制备及放置一个月的光学显微镜图。图3为实施例3所得的高内相乳液在新鲜制备及放置一个月的光学显微镜图。图4为实施例4所得的高内相乳液在新鲜制备及放置一个月的光学显微镜图。图5为实施例5所得的高内相乳液在新鲜制备及放置一个月的光学显微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油脂乙氧基化物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称量质量分数为1.0%的棕榈仁油乙氧基化物;(2)称量体积分数为74%的大豆油;(3)将步骤(1)和(2)在15℃,搅拌速度为3000rpm的低速搅拌下将溶液混合均匀;(4)准确量取体积分数为26%的去离子水;(5)在搅拌转速为6000rpm下将步骤(4)中的水滴加到步骤(3)中的混合物中;(6)将步骤(5)所得的分散体系,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均质机进行均质,转速10000rpm,均质时间为10min,得到棕榈仁油乙氧基化物稳定的高内相乳液。(7)本实施例1对步骤(2)中大豆油的体积分数进行了梯度试验,体积分数分别为:74%、77%、80%、83%、86%、88%(vol%),得到固定质量分数的棕榈仁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油脂乙氧基化物,且所述油脂乙氧基化物占乳液总质量的0.6~2.0 w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油脂乙氧基化物,且所述油脂乙氧基化物占乳液总质量的0.6~2.0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乙氧基化物包括棕榈仁油乙氧基化物、大豆油乙氧基化物、椰子油乙氧基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选取两种时二者的比例为0.5~2:0.5~2。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油脂乙氧基化物与植物油混合,在10~50℃下搅拌直至溶液混合均匀;
(2)搅拌下将水缓慢滴加到油脂乙氧基化物与植物油的混合物中;
(3)将所得分散体系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均质机进行均质,均质后即获得高内相乳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低含量表面活性剂稳定的高内相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菜籽油、椰子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花生油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秀梅陈倩白艳云杨泽宇王天壮马艳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