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20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所述手柄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滚轮按键,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之间的膨胀段,所述膨胀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膨胀段过渡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所述膨胀段的外表面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膨胀段中,所述滚轮按键可活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向对所述电路板发生不同的运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不同的信号。无需区分按键,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方便用户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为了便于用户控制颈部按摩仪实现某些功能控制,例如实现颈部按摩仪的开启、关闭、按摩模式选择、按摩力度调节等,通常会在颈部按摩仪上设置多个按键,以便于用户可通过按压对应的按键来操控颈部按摩仪的相应操作。然而,颈部按摩仪上的多个按键通常为相互独立且临近设置的按键,在用户佩戴颈部按摩仪后,用户通常看不到颈部按摩仪上的按键,难以区分上述按键,易出现误操作的情况,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无需区分按键,具有较好的按键操作防呆效果,方便用户的操作。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柄,应用于颈部按摩仪,所述手柄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滚轮按键,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之间的膨胀段,所述膨胀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膨胀段过渡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所述膨胀段的外表面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孔,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膨胀段中,所述滚轮按键可活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向对所述电路板发生不同的运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不同的信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两相对端分别为连接端以及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用于安装至所述颈部按摩仪的中间支架,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部分自所述连接端向所述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并逐渐远离所述第一侧面伸展,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自由端,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位置形成所述膨胀段。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第一侧面伸展并延伸至所述自由端,以使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自由端处形成缩口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以及第二壳体部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盖合连接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壳体的朝向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壳体背离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自所述连接端平滑延伸至所述自由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膨胀段的外侧表面,所述外侧表面为所述膨胀段背离用户颈部一侧的外表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且连通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避让孔。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膨胀段的与所述第二面相对的内表面与所述滚轮按键之间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或等于2mm。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的宽度为L1,所述避让孔的沿所述滚轮按键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L1<L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避让孔的所述宽度与所述滚轮按键的所述宽度的差为△L,△L=L2-L1,1mm≤△L≤5mm。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可按压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滚轮按键可相对所述电路板在初始状态以及按压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滚轮按键未被按压的状态,所述按压状态为所述滚轮按键被按压的状态;所述避让孔具有沿所述滚轮按键的直径方向的边缘,所述避让孔的边缘与所述滚轮按键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隔,所述滚轮按键处于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间隔大于或等于0.3mm。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可转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与所述第一信号为不同的信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具有感应孔,所述滚轮按键具有靠近所述编码器的第一侧,所述滚轮按键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感应孔内,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相对所述感应孔转动,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在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相对所述感应孔转动,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二信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还可按压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滚轮按键还用于在被按压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三信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通孔的一面还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滚轮按键具有靠近所述控制按键的第二侧,所述滚轮按键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位置与所述控制按键的位置对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被按压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按压所述控制按键,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三信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滚轮按键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用于增大所述滚轮按键的外周面的摩擦力。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中间支架以及第一方面的手柄,所述手柄的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手柄,应用于颈部按摩仪,所述手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电路板;以及滚轮按键,所述滚轮按键可转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滚轮按键设于所述容置腔内且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向第一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一信号,以及还用于在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第二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为不同的信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具有感应孔,所述滚轮按键具有靠近所述编码器的第一侧,所述滚轮按键设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感应孔内,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被向第一方向转动时同步带动所述第一转轴相对所述感应孔转动,以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一信号,以及还用于在被向第二方向转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所述第二信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滚轮按键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颈部按摩仪,所述手柄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之间的膨胀段,所述膨胀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膨胀段过渡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所述膨胀段的外表面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孔;/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膨胀段中;以及/n滚轮按键,所述滚轮按键可活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相对所述电路板发生不同的运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不同的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19 CN 20202117738371.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颈部按摩仪,所述手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壳体还具有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相对端之间的膨胀段,所述膨胀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膨胀段过渡连接的部分的横截面积,所述膨胀段的外表面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置腔的通孔;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置腔,且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膨胀段中;以及
滚轮按键,所述滚轮按键可活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滚轮按键用于在相对所述电路板发生不同的运动时向所述电路板反馈不同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两相对端分别为连接端以及自由端,所述连接端用于安装至所述颈部按摩仪的中间支架,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以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一侧面;
所述第一部分自所述连接端向所述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并逐渐远离所述第一侧面伸展,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自由端,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位置形成所述膨胀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连接端的一端逐渐靠近所述第一侧面伸展并延伸至所述自由端,以使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自由端处形成缩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以及第二壳体部分,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盖合连接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具有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为所述壳体的朝向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壳体背离用户颈部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侧面自所述连接端平滑延伸至所述自由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膨胀段的外侧表面,所述外侧表面为所述膨胀段背离用户颈部一侧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通孔设置,所述电路板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且连通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所述滚轮按键部分穿设于所述避让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段的与所述第二面相对的内表面与所述滚轮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李恒罗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