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冠心病检测设备及发病风险的分析判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218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穿戴冠心病检测设备及发病风险的分析判定系统,包括检测设备本体,检测设备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检测设备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远离检测设备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固定带配合使用的锁扣,检测设备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充电插口,检测设备本体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摸显示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设备本体、充电插口、第一固定带、锁扣、第二固定带、触摸显示屏、中控电路板、防水堵头、蓄电池和报警蜂鸣器,可使装置达到便于佩戴使用的功能,设备贴身佩戴实时监测病人的身体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反馈使用者,便于使用者求救以及通知家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冠心病检测设备及发病风险的分析判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冠心病检测
,具体为可穿戴冠心病检测设备及发病风险的分析判定系统。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赖典型的临床症状,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穿戴冠心病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3),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5),所述第一固定带(3)远离检测设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固定带(5)配合使用的锁扣(4),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充电插口(2),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摸显示屏(6),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中控电路板(7),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内腔位于中控电路板(7)的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蓄电池(9),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报警蜂鸣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穿戴冠心病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3),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带(5),所述第一固定带(3)远离检测设备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固定带(5)配合使用的锁扣(4),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充电插口(2),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摸显示屏(6),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中控电路板(7),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的内腔位于中控电路板(7)的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蓄电池(9),所述检测设备本体(1)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报警蜂鸣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冠心病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口(2)的内腔填充有防水堵头(8),所述防水堵头(8)的侧边与检测设备本体(1)外表面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冠心病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显示屏(6)的输出端与中控电路板(7)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中控电路板(7)的输出端与报警蜂鸣器(10)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4.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分析判定系统,包括中控模块、计算模块、报警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心率感应模块和定位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率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中控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中控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模块的输出端与中控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的输出端与计算模块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裕立卢剑华黎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