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伊如专利>正文

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15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属于手杖领域。包括支撑杆、把手、底座。支撑杆由外筒和内筒呈套管状嵌合而成的伸缩式支撑杆,可以在0‑25cm的范围内伸缩,以助力使用者站起。支撑杆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控制板、电池、驱动电机、上始点限位开关、驱动丝杆、下始点限位开关、丝杆锁定螺栓。在外筒表面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升按钮、警报消音按钮、下降按钮、sim卡口和充电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让使用者能够借助该手杖的升降功能提供助力;手杖还嵌入有重力感应模块、定位模块、警报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应用。该手杖功能实用,手感好,重量轻,并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
技术介绍
老年阶段步履蹒跚,使用手杖是很多老年人的首选。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老人从坐姿状态站起来时,因下肢力气不足,只靠上肢胳膊的力量支撑起身体是很吃力的,现有技术中少有提供助力功能的拐杖,基本上是靠使用者自身的力气做到站起的,这就会让老人比较吃力。当老人因为身体的不稳而摔倒时,若家人不在身边,就可能会发生危险,手杖具备声音警报和远程警报的话,就可以及时通知家人救助。一些老人年纪较大,因为疾病或者记忆力下降的原因,外出时会发生记不清回家的路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得到帮助,可能就会使老人遇到危险。专利CN109924627A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手杖,该专利技术采用了电动伸缩杆来实现拐杖的伸缩,能够满足使用者在不同路况下对拐杖长度的需求,还具有GPS定位装置及通话装置。但是其不能负重伸长并起到支撑的作用,通话装置亦需要人为开启,老人摔倒失去意识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发出提醒。专利CN201235055Y公开了一种液压助力手杖,在使用时活塞杆可以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伸出和收缩,从而起到对使用者的助力作用,以在使用者上下楼时提供助力。但从考虑结构简单和轻量化方面考虑,该设计可能会增加使用者的负重。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助力升降、摔倒自动警报和定位一体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方案:一种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包括支撑杆、把手、底座;其中,支撑杆顶部和把手相连,支撑杆底部和底座相连;支撑杆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控制板、电池、驱动电机、上始点限位开关、驱动丝杆、下始点限位开关、丝杆锁定螺栓;其中,电池与控制板及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和驱动丝杆连接,上始点限位开关和下始点限位开关安装在外筒内壁,丝杆锁定螺栓安装在内筒内壁;所述控制板上嵌入有重力感应模块、定位模块、警报模块、信号发射模块、sim卡槽。优选地,所述手杖状态变为与地平线<20°角时并达到30秒,警报模块自动发出声音警报或远程警报。优选地,可在Android或IOS系统的设备安装手杖配套app,并通过手杖上sim卡的号码实现设备与手杖的连接,可在app上启用警报或者定位功能。优选地,所述支撑杆是由外筒和内筒呈套管状嵌合而成的伸缩式支撑杆;支撑杆可在0-25cm范围内伸缩,手杖整体长度可在90-115cm的范围中调节。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上升时可以提供20-35公斤的顶升力。优选地,所述外筒表面的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升按钮、警报消音按钮、下降按钮、sim卡口和充电口。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池为镍氢电池或锂电池。优选地,所述驱动丝杆使用冷轧钢制备。优选地,所述把手外层套有海绵把手套或防滑塑料。优选地,所述底座由防滑橡胶制成,其底面有波浪状防滑条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1.手杖带有升降功能,可很好的协助腿脚不灵便的使用者站起;也可以自由调节手杖长度,以适合不同的人使用。2.可在Android或IOS系统的设备安装手杖配套app,并通过手杖上sim卡的号码实现设备与手杖的连接,在手杖使用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可及时发出声音警报,提醒周围的人,并通过安装有手杖配套app并连接的设备进行远程报警,让他人及时对意外做出反应。可实现实时定位,通过并通过安装有手杖配套app并连接的设备进行定位,防止使用者意外走失的情况发生。3.使用大容量可充电电池,可使手杖系统的续航能力大大增加,在手杖闲置情况下,也可以多日保持电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的外表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升降操作上升和下降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警报自动开启流程的示意图。其中,1为支撑杆(虚线框内),2为把手,3为底座,4为外筒,5为内筒,6为控制板,7为电池,8为驱动电机,9为上始点限位开关,10为驱动丝杆,11为下始点限位开关,12为丝杆锁定螺栓,13为上升按钮,14为警报消音按钮,15为下降按钮,16为sim卡口,17为充电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参照以下附图,将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包括支撑杆1、把手2、底座3;其中,支撑杆1顶部和把手2相连,支撑杆1底部和底座3相连。所述支撑杆1是由外筒4和内筒5呈套管状嵌合而成的伸缩式支撑杆,支撑杆1可在0-25cm范围内伸缩(升降),速度为2.5cm/s;手杖整体长度可在90-115cm的范围中调节;支撑杆1上升时可以提供30公斤的顶升力。所述外筒4表面的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升按钮13、警报消音按钮14、下降按钮15、sim卡口16和充电口17。支撑杆1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控制板6、电池7、驱动电机8、上始点限位开关9、驱动丝杆10、下始点限位开关11、丝杆锁定螺栓12;其中,电池7与控制板6及驱动电机8连接,驱动电机8和驱动丝杆10前端点连接,上始点限位开关9和下始点限位开关11安装在外筒4内壁,丝杆锁定螺栓12安装在内筒5内壁。所述控制板6上嵌入有重力感应模块、定位模块、警报模块、信号发射模块、sim卡槽。所述驱动电池7为锂电池。所述驱动丝杆10使用冷轧钢制备。所述把手2表面由防滑塑料层覆盖包裹,拥有舒适的手感,可防止使用者手部打滑。所述底座3由防滑橡胶制成,其底面有波浪状防滑条纹,其着地性强,可防止使用手杖时打滑。所述手杖状态变为与地平线<20°角时并达到30秒,警报模块自动发出声音警报或远程警报。可在Android或IOS系统的设备安装手杖配套app,并通过手杖上sim卡的号码实现设备与手杖的连接,可在app上启用警报或者定位功能。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包括支撑杆1、把手2、底座3;其中,支撑杆1顶部和把手2相连,支撑杆1底部和底座3相连。所述支撑杆1是由外筒4和内筒5呈套管状嵌合而成的伸缩式支撑杆,支撑杆1可在0-25cm范围内伸缩(升降),速度为2.5cm/s;手杖整体长度可在90-115cm的范围中调节;支撑杆1上升时可以提供20公斤的顶升力。所述外筒4表面的上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升按钮13、警报消音按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把手、底座;其中,支撑杆顶部和把手相连,支撑杆底部和底座相连;/n支撑杆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控制板、电池、驱动电机、上始点限位开关、驱动丝杆、下始点限位开关、丝杆锁定螺栓;其中,电池与控制板及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和驱动丝杆连接,上始点限位开关和下始点限位开关安装在外筒内壁,丝杆锁定螺栓安装在内筒内壁;/n所述控制板上嵌入有重力感应模块、定位模块、警报模块、信号发射模块、sim卡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把手、底座;其中,支撑杆顶部和把手相连,支撑杆底部和底座相连;
支撑杆内部从上到下设置有控制板、电池、驱动电机、上始点限位开关、驱动丝杆、下始点限位开关、丝杆锁定螺栓;其中,电池与控制板及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和驱动丝杆连接,上始点限位开关和下始点限位开关安装在外筒内壁,丝杆锁定螺栓安装在内筒内壁;
所述控制板上嵌入有重力感应模块、定位模块、警报模块、信号发射模块、sim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杖状态变为与地平线<20°角时并达到30秒,警报模块自动发出声音警报或远程警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其特征在于,可在Android或IOS系统的设备安装手杖配套app,并通过手杖上sim卡的号码实现设备与手杖的连接,可在app上启用警报或者定位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力升降手杖,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伊如
申请(专利权)人:陈伊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