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211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特点是:装置包括恒温箱体,恒温箱体的内部分隔成三个腔室:储虾室、储冰室和设备室,储虾室内放置有用于存放种虾的虾格,储冰室内放置有制冷剂,设备室内设置有控制器,设备室与储虾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储虾室内的水体进行循环过滤的滤水系统以及用于对储虾室进行供氧的供氧系统,储冰室通过管路与供氧系统连接,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控系统,所述的温控系统用于检测储虾室内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管路连通或关闭,优点是:能够始终保持恒温,减少种虾运输期间操作次数,从而减少高温期间种虾的应急反应,提高种虾的存活率,保证种虾的生命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过度的捕捞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本囊对虾资源衰退严重,海捕种虾数量稀少,运输成活率低,海捕后主要用于后代繁殖,因此需充分保障其运输过程中的生命活力,在高温期间对运输要求尤其高。高温期间,现有的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常温汽车充氧运输、活水船运输、保温活水车运输、尼龙袋充氧运输等。目前常温汽车充氧运输方法采用水槽暂养后,将运输水温下降到一定温度后,将种虾放入盛水容器,进行常温气泵充氧运输;活水船运输方法将起捕的种虾直接放入活水舱,待捕捞至一定数量后活水运输至目的地码头接驳汽车进行充氧运输;保温活水车运输方法采用海区种虾起捕后暂养于水槽,运至码头后装入保温活水车运输;尼龙袋充氧运输方法采用海区种虾采捕后暂养于水槽,运至岸上后,用尼龙袋充纯氧打包运输。但是上述运输方法对于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而言仍存在以下缺陷:采用常温汽车充氧运输方法无降温措施,水温较高种虾活动能力较强,会导致种虾死亡率升高;采用活水船运输方法在活水运输中不影响种虾成活率,但需接驳上岸进行充氧运输,在接驳操作期间及运输时会影响成活率,且活水船运输成本高,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采用保温活水车运输方法也需要简单水槽暂养,且该种方法需利用现有大型保温箱式汽车,车型较大,运输费用较高,不能直接达到道路狭小的码头,操作不便,适用性不广;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方法则需要携带纯氧氧气瓶现场充氧打包,存在安全隐患,充氧袋降温和保温困难,装运密度低,工作量大。综上,现有的运输方法在起捕后需要简单水槽暂养,上岸后需搬运进行运输,过程中容易加剧种虾的应急反应频率,导致死亡率上升,活力下降,不利于繁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及运输方法,能够始终保持恒温,减少种虾运输期间操作次数,从而减少高温期间种虾的应急反应,提高种虾的存活率,保证种虾的生命活力。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包括恒温箱体,所述的恒温箱体的内部分隔成三个腔室:储虾室、储冰室和设备室,所述的储虾室内放置有用于存放种虾的虾格,所述的虾格内的水体与所述的储虾室内的水体相通,所述的储冰室内放置有制冷剂,所述的设备室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设备室与所述的储虾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储虾室内的水体进行循环过滤的滤水系统以及用于对储虾室进行供氧的供氧系统,所述的滤水系统、所述的供氧系统均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储冰室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供氧系统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控系统,所述的温控系统用于检测所述的储虾室内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所述的管路连通或关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滤水系统包括滤水器、进水口、进水管、出水口、出水管和水泵,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底部,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侧壁上方,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水泵设置在所述的进水管上,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滤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滤水器的出口与所述的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用于为水循环提供动力,滤水系统一方面能够对储虾室内的水体进行滤污,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由底部进顶部出的方式使水体不断流动,增加水中溶氧,从而保证运输过程中种虾的暂养环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出水口由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相对侧壁上方的多个水平等距排列的出水孔构成,所述的出水孔15的直径为2-5mm,所述的出水孔的总横截面面积与所述的出水管的内横截面面积一致。由此能够使储虾室各位置的出水水流更均匀稳定,进一步优化海捕种虾的运输水环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供氧系统包括供氧气泵、供氧管、供氧出口,所述的温控系统包括控温仪和三通电磁阀,所述的供氧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电磁阀与所述的供氧气泵连接,所述的供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供氧出口连接,所述的供氧出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底部,所述的储冰室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的三通电磁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的供氧管连通,所述的控温仪的输入端伸入所述的储虾室内用于测定水温,所述的控温仪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的控温仪检测到储虾室内水温达到设定高值时,所述的三通电磁阀控制所述的供氧气泵与所述的进气管连通,否则所述的三通电磁阀控制所述的供氧气泵与所述的供氧管连通,所述的供氧管、所述的出气管上均设置有止回阀。优选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在储冰室的顶端呈对角线远距离布置,由此能获得更好的降温效果。本装置能够根据水温自动切换是否连通储冰室进行降温,检测到储虾室的水温过高时,电磁阀连通供氧气泵和进气管,冷却气体再经出气管进入供氧管后与氧气一起从供氧出口输出,供氧的同时对水体降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储虾室内设置有三个或四个所述的虾格,所述的虾格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所述的虾格与所述的储虾室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每个所述的虾格采用木板制成虾格框架和侧壁,所述的虾格的底部采用5目塑料网片,所述的虾格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所述的上盖采用10mm无结网制成,所述的上盖的一侧与所述的虾格框架固定,所述的上盖的其余侧通过粘贴布与所述的虾格框架连接。虾格在竖直方向上分层设置,能够合理利用箱体空间,且保证种虾的活动空间,不造成种虾之间相互挤压堆积,提高种虾存放量,提高存活率和生命活力。另一方面,虾格底部和顶部采用网格设置,虾格侧边与箱体之间留有间隙,加上滤水系统、供氧系统和温控系统的共同作用,因此虾格内的水循环和氧循环十分流畅,保障了高温下种虾的运输暂养环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的水流调节键、供水开关、供氧开关、显示屏和移动电源模块,所述的水流调节键用于向所述的控制器发出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的水泵电流大小,调节水流量,所述的供水开关用于向所述的控制器发出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的水泵的开闭,所述的供氧开关用于向所述的控制器发出信号从而控制所述的供氧气泵的开闭,所述的显示屏与所述的控温仪连接用于显示储虾室内水温,所述的移动电源模块为所述的控制器供电;所述的储冰室内设置有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制冰模盒,所述的制冷剂为冰块,所述的制冰模盒的设定物理降温≥5℃;所述的恒温箱体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保温层采用保温材料制成,所述的储虾室、所述的储冰室和所述的设备室之间均采用挤塑保温板隔封。一种采用所述的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的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出海前准备;将便携式运输装置搬至船上,在种虾起捕前将装置调试至适宜条件;将起捕后的种虾轻放入储虾室的虾格内;待捕获一定数量后,将便携式运输装置运回上岸,移入交通工具运输,直至养殖基地入池。所述的出海前准备具体包括:检查便携式运输装置运行完好,对储冰室内的制冰模盒备冰,将移动电源模块充好电;在种虾起捕前进行装置调试至适宜条件包括:往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箱体,所述的恒温箱体的内部分隔成三个腔室:储虾室、储冰室和设备室,所述的储虾室内放置有用于存放种虾的虾格,所述的虾格内的水体与所述的储虾室内的水体相通,所述的储冰室内放置有制冷剂,所述的设备室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设备室与所述的储虾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储虾室内的水体进行循环过滤的滤水系统以及用于对储虾室进行供氧的供氧系统,所述的滤水系统、所述的供氧系统均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储冰室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供氧系统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控系统,所述的温控系统用于检测所述的储虾室内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所述的管路连通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10 CN 20201079519441.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箱体,所述的恒温箱体的内部分隔成三个腔室:储虾室、储冰室和设备室,所述的储虾室内放置有用于存放种虾的虾格,所述的虾格内的水体与所述的储虾室内的水体相通,所述的储冰室内放置有制冷剂,所述的设备室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设备室与所述的储虾室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储虾室内的水体进行循环过滤的滤水系统以及用于对储虾室进行供氧的供氧系统,所述的滤水系统、所述的供氧系统均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储冰室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供氧系统连接,还包括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的温控系统,所述的温控系统用于检测所述的储虾室内的水温并根据水温控制所述的管路连通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水系统包括滤水器、进水口、进水管、出水口、出水管和水泵,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底部,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侧壁上方,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的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水泵设置在所述的进水管上,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滤水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的滤水器的出口与所述的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出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由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相对侧壁上方的多个水平等距排列的出水孔构成,所述的出水孔15的直径为2-5mm,所述的出水孔的总横截面面积与所述的出水管的内横截面面积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氧系统包括供氧气泵、供氧管、供氧出口,所述的温控系统包括控温仪和三通电磁阀,所述的供氧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电磁阀与所述的供氧气泵连接,所述的供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供氧出口连接,所述的供氧出口设置在所述的储虾室的底部,所述的储冰室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的三通电磁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的供氧管连通,所述的控温仪的输入端伸入所述的储虾室内用于测定水温,所述的控温仪的输出端与所述的三通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当所述的控温仪检测到储虾室内水温达到设定高值时,所述的三通电磁阀控制所述的供氧气泵与所述的进气管连通,否则所述的三通电磁阀控制所述的供氧气泵与所述的供氧管连通,所述的供氧管、所述的出气管上均设置有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本囊对虾海捕种虾便携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虾室内设置有三个或四个所述的虾格,所述的虾格沿竖直方向依次叠放,所述的虾格与所述的储虾室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健黄呈炜斯烈钢申屠基康郑春静徐胜威金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