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94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5
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连接器,尤其涉及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的结构改进。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使用简便,操作安全的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壳体、金属导体、二极管、电阻、发光二极管和电容;金属导体固定设置在壳体内,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前端伸出,与电柜内铜排适配连接;本案利用感应电的原理,通过220V高压电位与接地的低电位形成的压差,产生电压值,点亮发光二极管,起到通电警示的作用,确保操作人员发生其他误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使用简便,操作安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
本技术涉及电源连接器,尤其涉及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随着配电网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新设备不断涌现,供电单位对设备厂商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应急、高效、安全成为配电网技术及设备革新的发展方向。大量的应急供电设备、应急抢修设备、在线测试仪器等等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得以很好的运用,这类设备中通常设有应急电源插座,通过适配的电源连接器连接获取电流。现有连接器连接机构过于简单,由于电源连接器是在对电流进行传导,因此必须避免多种触电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使用简便,操作安全的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金属导体、二极管、电阻、发光二极管和电容;所述金属导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前端伸出,与电柜内铜排适配连接;所述金属导体的中心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相平行;所述二极管和电阻依次串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二极管通过导线与金属导体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尾部的端面上,一端与电阻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所述壳体的尾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盖体。所述盖体通过铰接轴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铰接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盖体铰接在所述铰接轴上;所述铰接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齿面垫圈A;所述齿面垫圈A上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凸齿;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齿面垫圈A适配的并固定连接的齿面垫圈B;所述齿面垫圈B上设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凹槽。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发光二极管适配的固定连接的透明防护罩。本技术中包括壳体、金属导体、二极管、电阻、发光二极管和电容;金属导体固定设置在壳体内,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前端伸出,与电柜内铜排适配连接;本案利用感应电的原理,通过220V高压电位与接地的低电位形成的压差,产生电压值,点亮发光二极管,起到通电警示的作用,确保操作人员发生其他误操作的问题。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使用简便,操作安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隐藏盖体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齿面垫圈A与齿面垫圈B连接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壳体,11是齿面垫圈A,2是金属导体,3是二极管,4是电阻,5是发光二极管,6是电容,7是盖体,71是齿面垫圈B。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5所示,包括壳体1、金属导体2、二极管3、电阻、发光二极管5和电容6;所述金属导体2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另一端从所述壳体1的前端伸出,与电柜内铜排适配连接;所述金属导体2的中心线与所述壳体1的中心线相平行;所述二极管3和电阻依次串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内;电源插座连接器拔掉后,通过电阻消耗余电,保护其他电器件;在正常通电的情况下,通过二极管3。电容6防止接地电位过高,造成电路损伤,起到限制电流走向保护电路的作用。所述二极管3通过导线与金属导体2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5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的尾部的端面上,一端与电阻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地;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实际应用时是通过其4个固定安装孔与配电柜金属安装固定,通过金属安装实现接地的目的。所述电容6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5的两端。电路中二极管3起整流作用,电阻4起到限流作用,有效阻止发光二极管5收到大电流的冲击,电容6起到滤波的作用,对发光二极管避免大的电压冲击。本案利用感应电的原理,通过220V高压电位与接地的低电位形成的压差,产生电压值,点亮发光二极管5,起到通电警示的作用,确保操作人员发生其他误操作的问题。本案中发光二极管的作用:a、提醒操作人员插座处于带电状态,起到警示的作用。b、在操作人员进行快速插拔接口操作时,尤其在夜间操作,能指引操作人员快速对准插头和插座。所述壳体1的尾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盖体7。利用盖体7防止操作人员误碰壳体1内部器件,保护人身安全。所述盖体7通过铰接轴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铰接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盖体7铰接在所述铰接轴上;所述铰接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齿面垫圈A11;所述齿面垫圈A11上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凸齿;所述盖体7上设有与所述齿面垫圈A11适配的并固定连接的齿面垫圈B71;所述齿面垫圈B71上设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凹槽。齿面垫圈A11和齿面垫圈B71分别呈圆形,采用弹性材料制作,齿面垫圈A11与齿面垫圈B71之间通过凸凹卡点定位,实现开启盖子时不会自己掉落的功能。能有效保证端盖固定任意角度,不随意下落,方便操作人员在操作快速插拔接口,不至于被阻挡。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发光二极管5适配的固定连接的透明防护罩。对于本案所公开的内容,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本案所公开的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案所公开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2)、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案所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以上,仅为本案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案所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金属导体、二极管、电阻、发光二极管和电容;/n所述金属导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前端伸出,与电柜内铜排适配连接;/n所述金属导体的中心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相平行;/n所述二极管和电阻依次串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n所述二极管通过导线与金属导体电性连接;/n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尾部的端面上,一端与电阻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地;/n所述电容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金属导体、二极管、电阻、发光二极管和电容;
所述金属导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从所述壳体的前端伸出,与电柜内铜排适配连接;
所述金属导体的中心线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相平行;
所述二极管和电阻依次串联,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二极管通过导线与金属导体电性连接;
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尾部的端面上,一端与电阻电性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电源快速插拔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尾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宁黄振勇王秋军陈赵娟孙叶旭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新时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