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71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涉及取样器结构领域,包括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之间通过定位圈固定相连,取样杆贯穿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取样杆伸出第二筒身的一端设有取样杯,取样杆上位于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内的一端套装有大长杆,手柄通过大长杆尾端的U型槽与取样杆相连接,第二筒身上伸出取样杯一端的端部设有管道焊接件,定位圈内锁定有定位圈螺丝,定位圈螺丝伸出定位圈一段距离,并伸入大长杆上的直口槽内,大长杆靠近取样杯的一端设有伞型大硅胶,第二筒身下方连通有取样瓶,取样杆伸出取样杯的端部设有圆盘形小硅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管道焊接件将取样器焊接到管道上,能够实现对管道内物料进行实时取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取样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
技术介绍
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上很多原料是以粉状形态供应的,为了检测粉料的性能,需要对粉料取样。目前常用的粉料取样器通常不能完全密封,且内部有残余物料,导致取出的粉料不能保证是当前所生产还是前段时间漏到取样器内的,会给工作人员的检测造成误判从而会导致当前产品甚至下道工序的检测不准而造成原料的损失浪费。且现有的取样器体积过大,会导致安装空间受限,操作不灵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解决现有粉料取样器不能完全密封,体积过大,操作不灵敏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包括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所述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之间通过定位圈固定相连,取样杆贯穿所述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所述取样杆伸出第二筒身的一端设有取样杯,所述取样杆上位于第一筒身和第二筒身内的一端套装有大长杆,手柄通过所述大长杆尾端的U型槽与取样杆相连接,所述第二筒身上伸出取样杯一端的端部设有管道焊接件,所述定位圈内锁定有定位圈螺丝,所述定位圈螺丝伸出定位圈一段距离,并伸入所述大长杆上的直口槽内,所述大长杆靠近取样杯的一端设有伞型大硅胶,所述第二筒身下方连通有取样瓶,所述取样杆伸出取样杯的端部设有圆盘形小硅胶。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筒身的一侧设有四氟支撑圈。优选的,所述四氟支撑圈为聚四氟乙烯材质。优选的,所述第二筒身与管道焊接件之间安装有卡箍。优选的,所述定位圈螺丝伸出定位圈3~5mm。优选的,所述第一筒身上安装有M5螺丝,所述M5螺丝与大长杆相垂直。优选的,所述第一筒身、第二筒身、取样杆、取样杯和管道焊接件为SS304不锈钢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管道焊接件将取样器焊接到管道上,能够实现对管道内物料进行实时取样;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一人操作即可,使用的大硅胶和小硅胶为硅胶材质,耐磨且不会破坏物料本身性能;通过大硅胶和小硅胶分别对取料和回料的过程进行密封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取样器内的样品和管道内的物料发生交叉感染,保证取样的准确性,且在取样的过程中,无粉末外漏,可保护环境及现场人员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筒身,2-第二筒身,3-定位圈,4-四氟支撑圈,5-取样杆,6-取样杯,7-大长杆,8-手柄,9-管道焊接件,10-卡箍,11-定位圈螺丝,12-大硅胶,13-取样瓶,14-小硅胶,15-M5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包括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所述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之间通过定位圈3固定相连,取样杆5贯穿所述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所述取样杆5伸出第二筒身2的一端设有取样杯6,所述取样杆5上位于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内的一端套装有大长杆7,手柄8通过所述大长杆7尾端的U型槽与取样杆5相连接,便于推动大长杆7和取样杆5同步前后推动,所述第二筒身2上伸出取样杯6一端的端部设有管道焊接件9,便于将本技术的在线粉料取样器焊接到管道上,所述定位圈3内锁定有定位圈螺丝11,所述定位圈螺丝11伸出定位圈3一段距离,并伸入所述大长杆7上的直口槽内,对大长杆7的前后位移距离起限定作用,所述大长杆7靠近取样杯6的一端设有伞型大硅胶12,能够在取样时起到密封作用,所述第二筒身2下方连通有取样瓶13,所述取样杆5伸出取样杯6的端部设有圆盘形小硅胶14,能够在取料之后进行密封作用,防止管道内的粉料漏进在线粉料取样器中。使用时,将本技术的在线粉料取样器通过管道焊接件9焊接到待取样的管道上,通过手柄8推送大长杆7和取样杆5,定位圈螺丝11在大长杆7的直口槽内移动,待移动到位,伞型大硅胶12的端面与管道焊接件9内面相贴合,起密封作用,取样杆5上的取样杯6伸入管道内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通过手柄8拉动大长杆7和取样杆5向后退,待后退到位后,小硅胶14抵住管道焊接件9的外侧面,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管道内的粉体进入在线粉料取样器中,待取样杯6进入第二筒身2后,旋转手柄8,进而待到取样杯6内的粉料掉落至下方的取样瓶13中,从而完成取样。本技术通过管道焊接件9将取样器焊接到管道上,能够实现对管道内物料进行实时取样;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一人操作即可,使用的大硅胶12和小硅胶14为硅胶材质,耐磨且不会破坏物料本身性能;通过大硅胶12和小硅胶14分别对取料和回料的过程进行密封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取样器内的样品和管道内的物料发生交叉感染,保证取样的准确性,且在取样的过程中,无粉末外漏,可保护环境及现场人员健康。为了保证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之间的连接紧固型,位于所述第一筒身1的一侧设有四氟支撑圈4,所述四氟支撑圈4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度,在能够对第一筒身1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能够降低物料对筒身的腐蚀。为了保证本技术的在线粉料取样器与管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二筒身2与管道焊接件9之间安装有卡箍10。具体的,所述定位圈螺丝11伸出定位圈33~5mm,对大长杆7的前进与后退动作不干涉,只起到限定距离的作用。为了防止取样后的大长杆7和取样杆5回伸入管道中,所述第一筒身1上安装有M5螺丝15,所述M5螺丝15与大长杆7相垂直,待大长杆7取样后回伸到位后,旋紧M5螺丝15顶紧大长杆7,从而对大长杆7启动固定作用,防止其连通取样杆5回伸至管道,便于工作人员取样,且不会污染样品。为了防止对物料的污染,所述第一筒身1、第二筒身2、取样杆5、取样杯6和管道焊接件9均为SS304不锈钢材质,能够达到食品级要求,且耐锈蚀,不会在取样过程中对物料造成污染。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所述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之间通过定位圈(3)固定相连,取样杆(5)贯穿所述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所述取样杆(5)伸出第二筒身(2)的一端设有取样杯(6),所述取样杆(5)上位于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内的一端套装有大长杆(7),手柄(8)通过所述大长杆(7)尾端的U型槽与取样杆(5)相连接,所述第二筒身(2)上伸出取样杯(6)一端的端部设有管道焊接件(9),所述定位圈(3)内锁定有定位圈螺丝(11),所述定位圈螺丝(11)伸出定位圈(3)一段距离,并伸入所述大长杆(7)上的直口槽内,所述大长杆(7)靠近取样杯(6)的一端设有伞型大硅胶(12),所述第二筒身(2)下方连通有取样瓶(13),所述取样杆(5)伸出取样杯(6)的端部设有圆盘形小硅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粉料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所述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之间通过定位圈(3)固定相连,取样杆(5)贯穿所述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所述取样杆(5)伸出第二筒身(2)的一端设有取样杯(6),所述取样杆(5)上位于第一筒身(1)和第二筒身(2)内的一端套装有大长杆(7),手柄(8)通过所述大长杆(7)尾端的U型槽与取样杆(5)相连接,所述第二筒身(2)上伸出取样杯(6)一端的端部设有管道焊接件(9),所述定位圈(3)内锁定有定位圈螺丝(11),所述定位圈螺丝(11)伸出定位圈(3)一段距离,并伸入所述大长杆(7)上的直口槽内,所述大长杆(7)靠近取样杯(6)的一端设有伞型大硅胶(12),所述第二筒身(2)下方连通有取样瓶(13),所述取样杆(5)伸出取样杯(6)的端部设有圆盘形小硅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克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赢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