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65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检测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L形座,所述L形座的上端安装有千分表,所述L形座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L形座内侧壁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圆台,所述支撑圆台的外侧安装有圆环,所述支撑圆台内部设有与所述圆环相连通的圆台槽,所述圆环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其设置有限位组件,转盘通过推动杆推动活动圆台移动,从而可以带动限位杆伸展或收缩,实现对不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固定,且弧形板上对称设有垫条,可以保障弧形板对轴承内圈固定平稳,保障轴承游隙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轴承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游隙是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壳体质检的间隙,轴承游隙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而轴承运转时的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音及振动等性能都有影响,现有对轴承游隙检测一般都会用到千分表,但是,现有设备在检测轴承游隙时对轴承的固定却存在很多弊端。由于轴承尺寸多样,很难有固定的一个设备对多种尺寸的轴承都可以固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都会对轴承简单固定,这就导致轴承由于固定不牢造成轴承游隙检测的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解决现有轴承游隙检测时存在的上述问题,达到既能够对轴承固定方便及稳定,又能够实现对多种尺寸的轴承进行固定,操作简单方便、轴承游隙检测准确的目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L形座,所述L形座的上端安装有千分表,所述L形座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L形座内侧壁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圆台,所述支撑圆台的外侧安装有圆环,所述支撑圆台内部设有与所述圆环相连通的圆台槽,所述圆环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圆环侧壁滑动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安装有弧形板,所述限位杆内侧侧壁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和所述圆环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支撑圆台的内侧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推动杆,且所述推动杆与所述支撑圆台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外侧端通过轴承与转盘相连接,且所述转盘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推动杆内侧端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靠近所述圆环一侧设有活动圆台。优选的,所述转盘靠近所述圆环一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辅助转柄。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内侧端设有与所述活动圆台相适应的弧形切口。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垫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其设置有限位组件,转盘通过推动杆推动活动圆台移动,从而可以带动限位杆伸展或收缩,实现对不同尺寸的轴承进行固定,且弧形板上对称设有垫条,可以保障弧形板对轴承内圈固定平稳,保障轴承游隙检测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限位杆、弧形板和垫条与轴承内圈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L形座、2千分表、3限位组件、31支撑杆、32支撑圆台、33圆环、34圆台槽、35限位机构、351限位杆、352弧形板、353辅助板、354弹簧、355垫条、36推动杆、37转盘、38圆板、39活动圆台、30辅助转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L形座1,L形座1的上端安装有千分表2,L形座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限位组件3;在具体工作时,将轴承放置到限位组件3上固定牢固后,调节千分表2的位置,将千分表2的表头贴合到轴承的侧壁上,根据检测游隙的分类,可以将千分表2的表头放置到轴承外侧圈或内圈侧壁上,本实施例以将千分表2表头贴合到轴承外圈侧壁为例。参阅图2和图3,通过限位组件3实现对轴承的固定牢固;限位组件3包括设置在L形座1内侧壁上的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圆台32,支撑圆台32的外侧安装有圆环33,支撑圆台32内部设有与圆环33相连通的圆台槽34,圆环33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机构35。推动活动圆台39向圆环33方向移动:支撑圆台32的内侧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推动杆36,且推动杆36与支撑圆台32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推动杆36外侧端通过轴承与转盘37相连接,且转盘37与支撑杆31螺纹连接。推动杆36内侧端连接有圆板38,圆板38靠近圆环33一侧设有活动圆台39;在具体工作时,由于转盘37与支撑杆31螺纹连接,转动转盘37,通过转盘37带动推动杆36向圆环33方向移动,在推动杆36向圆环33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杆36会带动活动圆台39向圆环33方向移动。进一步地,转盘37靠近圆环33一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辅助转柄30,由于转盘37位置设置的活动空间较窄,在转盘37上设有辅助转柄30,可以实现从上侧不方便转动转盘37时,可以从外侧通过辅助转柄30带动转盘37转动。参阅图3,限位机构35包括与圆环33侧壁滑动连接的限位杆351,限位杆351的内侧端设有与活动圆台39相适应的弧形切口,限位杆351的外侧安装有弧形板352,限位杆351内侧侧壁设有辅助板353,辅助板353和圆环33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354;在具体工作时,由于转动转盘37时,转盘37会通过推动杆36带动活动圆台39向圆环33方向移动,活动圆台39又呈圆台状结构,且限位杆351的下端设有与活动圆台39相适应的弧形切口,因此,在活动圆台39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限位杆351向外展开,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轴承固定,限位杆351向外展开时,限位杆351会带动弧形板352与轴承内圈相贴合,实现对轴承的固定。参阅图4,弧形板352外侧壁上对称设有垫条355;在具体工作时,由于弧形板352上对称设置的垫条355的存在,可以保障限位杆351通过弧形板352对轴承进行限位时,轴承内圈受力均匀,保障轴承内圈固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轴承游隙检测的准确度。最后,概述整个轴承的游隙检测过程,首先将轴承固定到辅助组件上,然后调节千分表2位置,将千分表2的表头与轴承外圈侧壁贴合,接着在表头对立方向的轴承外圈上为受力点,向上推动轴承外圈和向下拉动轴承外圈,分别记录下千分表2的读数,最后计算出轴承游隙。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L形座(1),所述L形座(1)的上端安装有千分表(2),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座(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限位组件(3),其中:/n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L形座(1)内侧壁上的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圆台(32),所述支撑圆台(32)的外侧安装有圆环(33),所述支撑圆台(32)内部设有与所述圆环(33)相连通的圆台槽(34),所述圆环(33)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机构(35);/n所述限位机构(35)包括与所述圆环(33)侧壁滑动连接的限位杆(351),所述限位杆(351)的外侧安装有弧形板(352),所述限位杆(351)内侧侧壁设有辅助板(353),所述辅助板(353)和所述圆环(33)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354);/n所述支撑圆台(32)的内侧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推动杆(36),且所述推动杆(36)与所述支撑圆台(32)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36)外侧端通过轴承与转盘(37)相连接,且所述转盘(37)与所述支撑杆(31)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L形座(1),所述L形座(1)的上端安装有千分表(2),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座(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限位组件(3),其中:
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设置在所述L形座(1)内侧壁上的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圆台(32),所述支撑圆台(32)的外侧安装有圆环(33),所述支撑圆台(32)内部设有与所述圆环(33)相连通的圆台槽(34),所述圆环(33)侧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有限位机构(35);
所述限位机构(35)包括与所述圆环(33)侧壁滑动连接的限位杆(351),所述限位杆(351)的外侧安装有弧形板(352),所述限位杆(351)内侧侧壁设有辅助板(353),所述辅助板(353)和所述圆环(33)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354);
所述支撑圆台(32)的内侧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推动杆(36),且所述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四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