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158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主热源将多余的热量传递给储热水箱和地下储热装置,地下储热装置对能量进行存储,作为储备热源。当热源切换至冷热交换机这条支路时,主热源通过储热水箱和热交换设备将热能传递给冷热交换机,冷热交换机过第四热交换设备将热能传递给保温水箱,保温水箱通过第六热交换设备将热能传递给用热装置;当热源切换至保温水箱这条支路时,主热源通过储热水箱和热交换设备将热能传递给保温水箱,保温水箱对能量进行存储,作为储备热源;主热源也可以同时给上述两条支路进行热量的传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下储热装置可以将光热模块多余的温度经过第二热交换设备的循环,存储至地下储热装置进行热量的存储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热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市场上常见的水热泵,都是单热源型。双源水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双源水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位热能,经过电能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位热能的装置。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迅猛发展,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给水热泵工程系统的使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实现双源自动转换的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给户用提供更方便快捷的用水服务。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包括:主热源(1)、储热水箱(2)、冷热交换机(3)、保温水箱(4)、地下储热装置(13)、热交换设备;所述冷热交换机(3)具有热源进口(91),热源出口(92),循环进口(93),循环出口(94);所述热交换设备是具有密闭介质腔体和介质的循环管路;所述热交换设备包括:第一热交换设备(111)、第二热交换设备(112)、第三热交换设备(113)、第四热交换设备(114)、第五热交换设备(115);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11)设置于主热源(1)和储热水箱(2)之间;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112)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地下储热装置(13)之间;所述第三热交换设备(113)和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冷热交换机(3)之间;所述第四热交换设备(114)设置于冷热交换机(3)和保温水箱(4)之间;所述第五热交换设备(115)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保温水箱(4)之间;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11)经过主热源(1)和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112)经过地下储热装置(13)和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第三热交换设备(113)经过热源进口(91)、热源出口(92)、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闭合管道回路上串联有热水循环泵B1(51);所述第四热交换设备(114)经过循环进口(93)、循环出口(94)、保温水箱(4)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闭合管道回路上串联有热水循环泵B2(52);所述第五热交换设备(115)经过储热水箱(2)和保温水箱(4)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还包括三通电动阀A(61)、三通电动阀B(62)、第七热交换设备(117);所述储热水箱(2)通过第七热交换设备(117)和三通电动阀A(61)的第一端、三通电动阀B(6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通电动阀A(61)的第二端和三通电动阀B(62)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热交换设备(113)和冷热交换机(3)连接;所述三通电动阀A(61)的第三端和三通电动阀B(62)的第三端通过第五热交换设备(115)和保温水箱(4)连接。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所述主热源(1)包括光热模块;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还包括用热装置(7);所述用热装置(7)和保温水箱(4)之间还设置有第六热交换设备(116);所述第六热交换设备(116)经过用热装置(7)和保温水箱(3)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闭合管道回路上串联有储热循环泵B3(53)。本技术的主热源将热量传递给储热水箱,储热水箱再将热量传递给冷热交换机和保温水箱。当储热水箱达到一定高的温度时,通控制系统的控制,储热水箱还可以将能量自动传递给地下储热装置,用地下储热装置对热能进行存储;当需要用热能时,地下储热装置再将热能传递给储热水箱。本技术的地下储热装置可以将光热模块多余的温度经过第二热交换设备的循环,存储至地下储热装置进行热量的存储备用。本技术在储热水箱的一侧通过第七热交换设备分别设置了两个三通电动阀(三通电动阀A和三通电动阀B),通过三通电动阀控制热源的切换。当热源切换至冷热交换机这条支路时,主热源通过储热水箱和热交换设备(第七热交换设备和第三热交换设备)将热能传递给冷热交换机,冷热交换机再通过第四热交换设备将热能传递给保温水箱,保温水箱通过第六热交换设备将热能传递给用热装置;当热源切换至保温水箱这条支路时,主热源通过储热水箱和热交换设备(第七热交换设备和第五热交换设备)将热能传递给保温水箱,保温水箱对能量进行存储,作为储备热源;主热源也可以通过储热水箱和热交换设备同时给上述两条支路进行热量的传递。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所述保温水箱(4)和储热水箱(2)内置均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用于容纳冷热交换机(3)。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所述热源出口(92)和热水循环泵B1(51)之间还连接有缓冲水箱(10)。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所述用热装置(7)是淋浴器或水龙头。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所述保温水箱(4)上端与生活给水管连接部分还设置有冷水电磁冷阀(8)。水位传感器将感受到的水位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内的计算机将实测的水位信号与设定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然后根据偏差的性质,向冷水电磁冷阀发出"开"和"关"的指令,使保温水箱和储热水箱达到设定水位。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许可的状态下,随时通过手动工作,进行加水、加温、热交换、管道循环的启动或关闭。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还包括有一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设置于控制柜上。进一步地,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所述控制柜上还装有还装有报警器,当系统损坏,或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报警,当故障排除或达到运行条件时,自动运行。用户对参数进行修改后,如果出现功能不正常,可以按住“复位/”键5秒后待显示全亮时放开,即恢复出厂设置,以后主机按控制柜出厂参数运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于生活采暖和生活水加热等需要能源消耗,如果依靠直接电热,造成能源浪费。本技术利用主热源产生的热能,通过三通电磁阀的热源的切换,控制热交换系统给保温水箱传递热能,同时储热水箱存储能量以保存备用,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所产生的热水热量不被散发掉,保证用户在需要用水时,随时有热水可以用,还可以节约用水用电。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原理图。1-主热源,2-储热水箱,3-冷热交换机,4-保温水箱,51-热水循环泵B1,52-热水循环泵B2,53-热水循环泵B3,61-三通电动阀A,62-三通电动阀B,7-用热装置,8-冷水电磁冷阀,91-热源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热源(1)、储热水箱(2)、冷热交换机(3)、保温水箱(4)、地下储热装置(13)、热交换设备;/n所述冷热交换机(3)具有热源进口(91),热源出口(92),循环进口(93),循环出口(94);/n所述热交换设备是具有密闭介质腔体和介质的循环管路;/n所述热交换设备包括:第一热交换设备(111)、第二热交换设备(112)、第三热交换设备(113)、第四热交换设备(114)、第五热交换设备(115);/n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11)设置于主热源(1)和储热水箱(2)之间;/n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112)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地下储热装置(13)之间;/n所述第三热交换设备(113)和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冷热交换机(3)之间;/n所述第四热交换设备(114)设置于冷热交换机(3)和保温水箱(4)之间;/n所述第五热交换设备(115)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保温水箱(4)之间;/n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11)经过主热源(1)和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n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112)经过地下储热装置(13)和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n所述第三热交换设备(113)经过热源进口(91)、热源出口(92)、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闭合管道回路上串联有热水循环泵B1(51);/n所述第四热交换设备(114)经过循环进口(93)、循环出口(94)、保温水箱(4)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闭合管道回路上串联有热水循环泵B2(52);/n所述第五热交换设备(115)经过储热水箱(2)和保温水箱(4)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热源(1)、储热水箱(2)、冷热交换机(3)、保温水箱(4)、地下储热装置(13)、热交换设备;
所述冷热交换机(3)具有热源进口(91),热源出口(92),循环进口(93),循环出口(94);
所述热交换设备是具有密闭介质腔体和介质的循环管路;
所述热交换设备包括:第一热交换设备(111)、第二热交换设备(112)、第三热交换设备(113)、第四热交换设备(114)、第五热交换设备(115);
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11)设置于主热源(1)和储热水箱(2)之间;
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112)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地下储热装置(13)之间;
所述第三热交换设备(113)和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冷热交换机(3)之间;
所述第四热交换设备(114)设置于冷热交换机(3)和保温水箱(4)之间;
所述第五热交换设备(115)设置于储热水箱(2)和保温水箱(4)之间;
所述第一热交换设备(111)经过主热源(1)和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
所述第二热交换设备(112)经过地下储热装置(13)和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
所述第三热交换设备(113)经过热源进口(91)、热源出口(92)、储热水箱(2)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闭合管道回路上串联有热水循环泵B1(51);
所述第四热交换设备(114)经过循环进口(93)、循环出口(94)、保温水箱(4)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所述闭合管道回路上串联有热水循环泵B2(52);
所述第五热交换设备(115)经过储热水箱(2)和保温水箱(4)连接成一个连通的闭合管道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双源热交换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电动阀A(61)、三通电动阀B(62)、第七热交换设备(117);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