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单元以及马达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510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5
逆变器单元具有:逆变器;以及壳体,其收纳逆变器。壳体具有:底部,其沿着水平平面延伸;以及侧壁部,其从底部的外缘向上侧突出。在底部设置有:主凹部,其向上侧开口;第1凹部和第2凹部,它们从主凹部的底面向下侧凹陷;第1流路,其在底部的内部沿着水平平面延伸,在第1凹部和壳体的外侧面开口;以及第2流路,其在底部的内部沿着水平平面延伸,将第2凹部和壳体的外侧面连接。主凹部的开口被逆变器的一部分覆盖。第1流路和第2流路在壳体的外侧面的开口分别连接有供制冷剂流动的配管。第2流路的一部分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所述主凹部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逆变器单元以及马达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单元以及马达单元。本申请基于2018年4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84460号。本申请相对于该申请主张优先权的利益。其全部内容以参照的方式引入本申请。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等的马达或发生器的控制单元,开发了具有逆变器的逆变器单元。在逆变器单元的逆变器中,由于包含发热部件,因此要求对它们适当地进行冷却。在日本公开公报2003-199363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壳体的逆变器单元,该壳体设置有冷却发热部件的制冷剂流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2003-19936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现有的逆变器单元中,存在为了提高冷却效率而使制冷剂流路复杂化、壳体的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廉价地制造且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的逆变器单元以及具有逆变器单元的马达单元。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逆变器单元的一个方式具有:逆变器;以及壳体,其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单元,其具有:/n逆变器;以及/n壳体,其收纳所述逆变器,/n所述壳体具有:/n底部,其沿着水平平面延伸;以及/n侧壁部,其从所述底部的外缘向上侧突出,/n在底部设置有:/n主凹部,其向上侧开口;/n第1凹部和第2凹部,它们从主凹部的底面向下侧凹陷;/n第1流路,其在所述底部的内部沿着水平平面延伸,在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开口;以及/n第2流路,其在所述底部的内部沿着水平平面延伸,将所述第2凹部和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连接,/n主凹部的开口被所述逆变器的一部分覆盖,/n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面的开口分别连接有供制冷剂流动的配管,/n所述第2流路的一部分在从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5 JP 2018-0844601.一种逆变器单元,其具有:
逆变器;以及
壳体,其收纳所述逆变器,
所述壳体具有:
底部,其沿着水平平面延伸;以及
侧壁部,其从所述底部的外缘向上侧突出,
在底部设置有:
主凹部,其向上侧开口;
第1凹部和第2凹部,它们从主凹部的底面向下侧凹陷;
第1流路,其在所述底部的内部沿着水平平面延伸,在所述第1凹部和所述壳体的外侧面开口;以及
第2流路,其在所述底部的内部沿着水平平面延伸,将所述第2凹部和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连接,
主凹部的开口被所述逆变器的一部分覆盖,
所述第1流路和所述第2流路在所述壳体的外侧面的开口分别连接有供制冷剂流动的配管,
所述第2流路的一部分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所述主凹部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单元,其中,
所述第1流路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的开口和所述第2流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永庆介石川勇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