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用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46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呈圆筒型设置的主管道,主管道呈水平设置,主管道的内部固设有挡泥板,挡泥板的边缘和主管道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挡泥板于其中心处开设有通水孔,主管道的下方固设有竖向设置的储泥框,储泥框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储泥框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主管道的下端内壁开设有第一过孔,第一通孔中心和第二通孔中心以及第一过孔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储泥框内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分隔板设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分隔板和储泥框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清理主管道内部的泥沙,避免主管道堵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用管道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涉及水利工程用管道。
技术介绍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修建水利工程,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可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35481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管道连接件,包括管道连接件和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组成,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处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部是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外圈两端设置有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内部穿插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外圈外侧的中间处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顶部连接有固定栓。虽然该水利工程管道连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将密封层安装在管道上,然后将固定外圈装在密封层上,接着把固定法兰和固定外圈用螺栓固定,通过固定环加强固定管道连接件,使整个装置稳固性更强。但是,从该水利工程管道连接件的说明书附图中可以看出管道本体呈圆管状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水中可能携带泥沙进入管道本体的内部,由于泥沙的重量较重,泥沙随水栅管道本体运动至一定距离后会积附在管道本体的内部,如果不能够及时清理管道本体内部的泥沙,容易导致管道本体堵塞。当该水利工程管道本体堵塞时,通过解除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连接固定,只能清理位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接处的泥沙,不便于实现对积聚于管道本体深处泥沙的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利工程用管道,其具有便于清理主管道内部的泥沙,避免主管道堵塞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包括呈圆筒型设置的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呈水平设置,所述主管道的内部固设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边缘和主管道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泥板于其中心处开设有通水孔,所述主管道的下方固设有竖向设置的储泥框,所述储泥框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储泥框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主管道的下端内壁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心和第二通孔中心以及第一过孔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储泥框内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所述分隔板和储泥框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水通过主管道时,由于水中携带的泥沙具有一定的重量,使得泥沙沿主管的下端内壁运动,当水输送至挡泥板处时,泥沙在挡泥板的作用下被遮挡,水通过挡泥板的通水孔继续输送,由于主管道的下端内壁开设有第一过孔,被遮挡的泥沙顺次通过第一过孔和第一通孔进入储泥框的内部,同时在储泥框内部分隔板的作用下被遮挡,泥沙在储泥框内部分隔板的上表面积聚,从而避免泥沙堵塞主管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泥框的侧壁开设有滑移孔,所述分隔板横向插接于滑移孔的内部,所述分隔板的端部密封滑移孔的开口,所述储泥框设置有用于限制分隔板位置的磁性吸附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除磁性吸附组件对分隔板的位置限制,将分隔板移出滑移孔,积聚于分隔板上的泥沙在重力的作用下从第二通孔落出储泥框,便于保持储泥框对泥沙的收集作用;通过磁性吸附组件限制分隔板于储泥框内部的位置,当主管道内部有水输送时,由于储泥框为空腔,部分水会通过第一过孔进入储泥框的内部,通过分隔板的设置,减少主管道内水的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性吸附组件包括磁铁和铁片,所述磁铁和铁片磁性吸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铁和铁片磁性吸附,实现对分隔板的位置限定,保持分隔板对泥沙的积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固设有拉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移动分隔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和滑移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分隔板和储泥框的密封连接,避免储泥框内部的水通过分隔板和储泥框的连接处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泥框的内部倾斜设置有导泥板,所述导泥板为两个,两个导泥板以第一通孔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导泥板从上至下向靠近第一通孔轴线的方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储泥框外部排放泥沙时,导泥板的设置能够加快泥沙的排放速度,便于泥沙从储泥框内部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泥板为多个,多个挡泥板沿主管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主管道对泥沙的清理效果,避免泥沙随水沿主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泥板固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密封挡泥板的通水孔,所述滤网和第一过孔分别设置于挡泥板的两侧,所述主管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滤网堵塞的碰撞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的设置,进一步增强挡泥板对泥沙的遮挡效果;由于泥沙与水接触后具有一定的粘性,当泥沙粘附在滤网上时,通过碰撞组件的设置使滤网振动,进而避免泥沙堵塞滤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水孔的直径从迎水面至背水面逐渐减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通水孔的直径从迎水面至背水面逐渐减小,当滤网上震落的泥沙掉落至通水孔的内周壁时,泥沙沿通水孔内周壁滑落至主管道的内壁上,避免泥沙在通水孔内周壁上的积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碰撞组件包括固设于主管道内部的导流板,所述挡泥板和导流板沿水输送方向顺次设置,所述挡泥板和导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导流板于其中心处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于靠近滤网的一侧固设有击打板,所述击打板远离导向杆的一端和滤网接触,所述击打板和导流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导向杆的外部;所述导流板开设有若干导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水输送至主管道内部时,水推动击打板,击打板带动导向杆向远离挡泥板的一侧运动,同时击打板挤压压缩弹簧,当泥沙堵塞滤网时,压缩弹簧回复自然状态,压缩弹簧带动击打板回复原位,击打板和滤网接触,实现对滤网的振动,滤网振动的过程中将泥沙震落,从而避免泥沙堵塞滤网。通过设置导向杆,保持击打板沿主管道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保持击打板在回复原位时仍能保持和滤网的接触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通过设置挡泥板,当水带动泥沙通过挡泥板时,泥沙在挡泥板的作用下被遮挡,水通过挡泥板的通水孔继续输送,由于主管道的下端内壁开设有第一过孔,被遮挡的泥沙进入储泥框的内部,从而避免泥沙堵塞主管道。第二、通过设置分隔板,当主管道内部有水输送时,由于储泥框为空腔,部分水会通过第一过孔进入储泥框的内部,通过分隔板的设置,减少主管道内水的流失;同时,掉落至储泥框内部的泥沙在分隔板的作用下被遮挡,泥沙在储泥框内部分隔板的上表面积聚,实现对泥沙的集中收集和清理。第三、当有水输送至主管道内部时,水推动击打板向远离挡泥板的一侧运动,压缩弹簧处于非自然状态,当泥沙堵塞滤网时,压缩弹簧回复自然状态,压缩弹簧带动击打板回复原位,击打板和滤网接触,实现对滤网的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利工程用管道,包括呈圆筒型设置的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呈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内部固设有挡泥板(2),所述挡泥板(2)的边缘和主管道(1)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泥板(2)于其中心处开设有通水孔(21),所述主管道(1)的下方固设有竖向设置的储泥框(5),所述储泥框(5)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52),所述储泥框(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53),主管道(1)的下端内壁开设有第一过孔(11),所述第一通孔(52)中心和第二通孔(53)中心以及第一过孔(11)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储泥框(5)内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设置于第一通孔(52)和第二通孔(53)之间,所述分隔板(7)和储泥框(5)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用管道,包括呈圆筒型设置的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呈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1)的内部固设有挡泥板(2),所述挡泥板(2)的边缘和主管道(1)的内周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泥板(2)于其中心处开设有通水孔(21),所述主管道(1)的下方固设有竖向设置的储泥框(5),所述储泥框(5)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52),所述储泥框(5)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通孔(53),主管道(1)的下端内壁开设有第一过孔(11),所述第一通孔(52)中心和第二通孔(53)中心以及第一过孔(11)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储泥框(5)内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设置于第一通孔(52)和第二通孔(53)之间,所述分隔板(7)和储泥框(5)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框(5)的侧壁开设有滑移孔,所述分隔板(7)横向插接于滑移孔的内部,所述分隔板(7)的端部密封滑移孔的开口,所述储泥框(5)设置有用于限制分隔板(7)位置的磁性吸附组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组件(10)包括磁铁(101)和铁片(102),所述磁铁(101)和铁片(102)磁性吸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7)固设有拉手(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7)的上表面和滑移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王泰王召威李诚邢经伟于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朝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