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277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2
该吸收性物品具有:设置有吸收性芯(11A)的吸收性主体(10);和一对腰身部(20)。腰身部(20)设置有定位成最接近皮肤的皮肤侧片部(221)和多个能在横向上伸缩的弹性线(23)。在腰身部(20)中,皮肤侧片部(221)的通过KES法测量的弯曲刚度为0.0096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吸收性主体(主体部)和覆盖该吸收性主体的背面侧的外装片,该吸收性主体包括透液性的正面片、非透液性的背面侧片以及在正面片和背面侧片之间的吸收体。此外,专利文献1发现外装片的最外层无纺布的柔性显著影响整个吸收性物品的柔性,并且公开了最外层无纺布是弯曲度为3.8gf·cm/cm以下的柔软无纺布。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与最外层无纺布类似,期望对构成外装片的所有无纺布、即覆盖吸收性主体的前后端部的前后加压片以及与最外层无纺布一起将弹性线夹在中间的上层无纺布,采用柔软无纺布。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通过将柔软的最外层无纺布的内表面折叠部分延伸直到所述部分与吸收性主体的前后端部重叠来形成前后加压片。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11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下的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中的至少一者。第一个问题是,在上述情况下,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纵向和横向,/n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n吸收性主体,其包括吸收性芯;和/n一对腰身部,每个腰身部包括皮肤侧片部和多个弹性线,/n所述皮肤侧片部布置在最靠皮肤侧的位置处,/n所述多个弹性线能够在所述横向上伸缩,/n在所述一对腰身部中的至少一个腰身部中,/n所述皮肤侧片部的基于KES法的挠曲刚度为0.0096N·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4 JP 2018-083372;20180424 JP 2018-083373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纵向和横向,
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
吸收性主体,其包括吸收性芯;和
一对腰身部,每个腰身部包括皮肤侧片部和多个弹性线,
所述皮肤侧片部布置在最靠皮肤侧的位置处,
所述多个弹性线能够在所述横向上伸缩,
在所述一对腰身部中的至少一个腰身部中,
所述皮肤侧片部的基于KES法的挠曲刚度为0.0096N·m2/m×10-4以下,
所述腰身部具有内层片部,
所述内层片部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纵向上位于腰身侧,
所述内层片部在所述腰身部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皮肤侧片部和所述弹性线之间,
所述内层片部的基于KES法的挠曲刚度比所述皮肤侧片部的挠曲刚度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腰身部包括布置在最靠非皮肤侧的位置处的非皮肤侧片部,
所述弹性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内层片部和所述非皮肤侧片部之间,并且
所述皮肤侧片部是通过将所述非皮肤侧片部的所述纵向上的腰身侧端部朝向皮肤侧折叠而成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片部的所述纵向上的腰身侧端部朝向皮肤侧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腰身部包括第二内层片部和非皮肤侧片部,
所述第二内层片部相对于所述内层片部布置在非皮肤侧,
所述非皮肤侧片部布置在最靠非皮肤侧的位置处,
所述第二内层片部的基于KES法的挠曲刚度为0.0096N·m2/m×10-4以下,
所述弹性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二内层片部和所述非皮肤侧片部之间,并且
所述皮肤侧片部是通过将所述非皮肤侧片部的在所述纵向上的腰身侧端部朝向皮肤侧折叠而成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腰身部包括第三内层片部和非皮肤侧片部,
所述第三内层片部相对于所述内层片部布置在非皮肤侧,
所述非皮肤侧片部布置在最靠非皮肤侧的位置处,
所述腰身部具有腰身侧部和芯侧部,
所述腰身侧部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纵向上位于腰身侧的部分,
所述芯侧部是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吸收性芯重叠的部分,
所述多个弹性线包括布置在所述腰身侧部的腰身侧弹性线和布置在所述芯侧部的芯侧弹性线,
所述腰身侧弹性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内层片部和所述第三内层片部之间,并且
所述芯侧弹性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三内层片部和所述非皮肤侧片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腰身部在所述纵向上具有在所述腰身侧部和所述芯侧部之间的中间部,
所述多个弹性线包括布置在所述中间部的中间弹性线,以及
一些所述中间弹性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内层片部与所述第三内层片部之间的位置处,并且
一些所述中间弹性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三内层片部和所述非皮肤侧片部之间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腰身部具有腰身侧部和吸收性主体侧部,
所述腰身侧部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纵向上位于腰身侧的部分,
所述吸收性主体侧部是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吸收性主体重叠的部分,并且
使所述腰身侧部在所述横向上伸长单位长度的力的大小除以所述腰身侧部的在所述纵向上的长度而获得的值
小于
使所述吸收性主体侧部在所述横向上伸长单位长度的力的大小除以所述吸收性主体侧部的在所述纵向上的长度而获得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片部的腰身侧端相对于在所述多个弹性线中的布置在最靠腰身侧的位置处的所述弹性线在所述纵向上位于腰身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片部的裆侧端相对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腰身侧端在所述纵向上位于裆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肤侧片部的基于KES法的挠曲刚度为0.0035N·m2/m×10-4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肤侧片部的基于KES法的压缩恢复率RC为15%以上且50%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肤侧片部的基重为10g/m2以上且30g/m2以下,并且
所述皮肤侧片部在49.03hPa的载荷下具有0.12g/cm3以上且0.2g/cm3以下的表观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拓也槙秀晃清水纪子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