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126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把持一个把持部来容易维持所需的姿势的X射线管装置。X射线管装置(10)内置有单槽(17),并且具备在侧面(14)从主体(11)突出设置且通过把持来支承主体(11)的一个把持部(31),在使用通过主体(11)的中心(C0)和X射线的照射方向(L1)的平面(40)将主体划分为包括主体(11)的重心(G1)的重心侧部分(11A)和不包括重心的非重心侧部分(11B)的情况下,在重心侧部分(11A)具有把持部(31),在非重心侧部分(11B)不具有把持部(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X射线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X射线管装置。
技术介绍
有时会在X射线管装置上设置调节X射线管装置的位置或朝向等时把持的把持部。尤其,在便携式X射线管装置中,有为了能够在使用时靠人力来支承X射线管装置,而在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把持部的例子(专利文献1)。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02017/006535A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X射线管装置内置有产生X射线的管球等重物,因此通常难以通过把持一个把持部来支承X射线管装置。因此,以往的X射线管装置是通过由两侧等两个位置支承来维持姿势的。并且,尽管不适用于以往的X射线管装置,但在重心不在X射线管装置的中心(中央)的情况下,通过把持一个把持部来支承X射线管装置尤为困难。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把持一个把持部来容易维持所需的姿势的X射线管装置。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X射线管装置具备:主体,内置有包括产生X射线的管球的单槽,并且具有作为照射X射线的表面的前表面、作为与前表面对置的表面的后表面及作为连接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表面的侧面;及一个把持部,在侧面从主体突出设置且通过把持来支承主体,在使用通过主体的中心和X射线的照射方向的平面将主体划分为包括主体的重心的重心侧部分和不包括重心的非重心侧部分的情况下,在重心侧部分具有把持部,在非重心侧部分不具有把持部。优选,主体的重心位于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中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X射线管装置具备:主体,内置有包括产生X射线的管球的单槽,并且具有作为照射X射线的表面的前表面、作为与前表面对置的表面的后表面及作为连接前表面和后表面的表面的侧面;及一个把持部,在侧面从主体突出设置且通过把持来支承主体,在使用通过主体的中心和X射线的照射方向的平面将主体划分为包括单槽的重心的重心侧部分和不包括重心的非重心侧部分的情况下,在重心侧部分具有把持部,在非重心侧部分不具有把持部。优选,单槽的重心位于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中央。优选,在主体包括电池的情况下,电池的重心位于非重心侧部分。优选,单槽的重心、主体的中心及电池的重心位于同一层内。优选,把持部与主体在一处或两处连接。优选,把持部及侧面形成环状。优选,指示X射线的照射的开关位于非重心侧部分。优选,在前表面及后表面为矩形的情况下,把持部设置在包括前表面及后表面的短边的主体的侧面。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通过把持一个把持部来容易维持所需的姿势的X射线管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X射线管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X射线管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主体的内置物以及主体的中心及重心的位置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主体的中心及重心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主体的重心的位置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主体的中心、主体的重心及单槽的重心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主体的中心、单槽的重心及电池的重心的位置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主体的中心、单槽的重心及电池的重心的位置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主体的中心、单槽的重心及电池的重心的位置的说明图。图10是具有L字型的把持部的X射线管装置的主视图。图11是具有倒L字型的把持部的X射线管装置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X射线管装置10具备主体11、准直器21、把持部31及开关41等。主体11至少内置有包括产生X射线的管球的单槽17(参考图3)。在实施方式中,主体11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大致“长方体形状”是指,外形由大致平行的3组平面形成,这些各组的面大致连接成90度。并且,大致“长方体形状”包括上述各组的面的连接部分被倒角或上述各组的面以曲面连接的情况。以下,将由X射线管装置10照射的X射线的照射方向L1称为Z方向,将与Z方向大致垂直的主体11的长边方向称为X方向,并且将与Z方向及X方向大致垂直的主体11的短边方向称为Y方向。并且,将配置受检体(未图示)的X射线的照射方向L1作为Z方向的正方向,将沿主体11的长边方向具有把持部31的一侧作为X方向的正方向,并且Y方向的正方向设定为X方向、Y方向及Z方向构成所谓的右手系。主体11的表面中面对受检体的表面(即,准直器21所存在的表面)为主体11的前表面12。因此,在主体11的表面上,前表面12为照射X射线的表面。并且,主体11的表面中与前表面12对置且与前表面12几乎平行的表面为主体11的后表面13。后表面13上具有用于设定或操作X射线管装置10的操作部16(参考图2)。在实施方式中,操作部16为触摸面板,能够使用按钮、开关、和/或显示器等来构成操作部16。主体11的表面中连接前表面12及后表面13的表面为主体11的侧面14。即,主体11的表面中除前表面12及后表面13以外的表面为侧面14。在主体11为大致长方体的情况下,侧面14具有彼此对置的大致平行的上表面14A及下表面14B和彼此对置的大致平行的右表面14C及左表面14D。上表面14A为侧面14中在从Y方向负侧观察X射线管装置10时能够视觉辨认的部分。下表面14B为侧面14中在从Y方向负侧观察X射线管装置10时能够视觉辨认的部分。右表面14C为侧面14中从X方向正侧观察X射线管装置10时能够视觉辨认的部分。同样地,左表面14D为侧面14中从X方向负侧观察X射线管装置10时能够视觉辨认的部分。因此,上表面14A有时与右表面14C和/或左表面14D一部分重复。同样地,下表面14B有时与右表面14C和/或左表面14D一部分重复。右表面14C有时与上表面14A和/或下表面14B一部分重复,并且左表面14D有时与上表面14A和/或下表面14B一部分重复。另外,在上述各面的定义中,被准直器21等从主体11突出的部分掩盖的部分包括在“能够视觉辨认的部分”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11内置有单槽17。单槽17为将产生X射线的管球(未图示)和用于使管球动作的高电压产生电路(未图示)等形成为一体的X射线管。在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单槽17,但主体11也能够分别独立地内置有管球及高电压产生电路等构成单槽17的零件来代替单槽17。此时,未形成为一体的管球及高电压产生电路等整体相当于本实施方式的单槽17。除产生X射线的单槽17以外,主体11还内置有电池18及控制电路19等。电池18向单槽17及控制电路19等供给动作所需的电力。控制电路19控制主体11的动作。即,控制电路19控制单槽17的管电压、管电流、X射线的产生(照射)定时等。代替电池18或除电池18的搭载以外,主体11上还能够设置与向主体11的各部供给电力的电源(未图示)连接的插头及塞绳等。另外,单槽17为产生X射线的X射线管,但主体11能够搭载产生X射线以外的放射线的管球来代替作为X射线管的单槽17。此时,X射线管装置10根据管球产生的放射线的种类来构成所谓的放射线产生装置。以下,在使用通过主体11的中心C0(在图中用记号“×”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X射线管装置,具备:/n主体,内置有包括产生X射线的管球的单槽,并且具有作为照射所述X射线的表面的前表面、作为与所述前表面对置的表面的后表面及作为连接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的表面的侧面;及/n一个把持部,在所述侧面从所述主体突出设置且通过进行把持来支承所述主体,/n在使用通过所述主体的中心和所述X射线的照射方向的平面将所述主体划分为包括所述主体的重心的重心侧部分和不包括所述重心的非重心侧部分的情况下,在所述重心侧部分具有所述把持部,在所述非重心侧部分不具有所述把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5 JP 2018-0734851.一种X射线管装置,具备:
主体,内置有包括产生X射线的管球的单槽,并且具有作为照射所述X射线的表面的前表面、作为与所述前表面对置的表面的后表面及作为连接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的表面的侧面;及
一个把持部,在所述侧面从所述主体突出设置且通过进行把持来支承所述主体,
在使用通过所述主体的中心和所述X射线的照射方向的平面将所述主体划分为包括所述主体的重心的重心侧部分和不包括所述重心的非重心侧部分的情况下,在所述重心侧部分具有所述把持部,在所述非重心侧部分不具有所述把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装置,其中,
所述主体的重心位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的中央。


3.一种X射线管装置,具备:
主体,内置有包括产生X射线的管球的单槽,并且具有作为照射所述X射线的表面的前表面、作为与所述前表面对置的表面的后表面及作为连接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的表面的侧面;及
一个把持部,在所述侧面从所述主体突出设置且通过进行把持来支承所述主体,
在使用通过所述主体的中心和所述X射线的照射方向的平面将所述主体划分为包括所述单槽的重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贤治小仓良介高桥庆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