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步青专利>正文

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21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包括编码钥匙、锁芯定子、锁芯转子、设于锁芯转子中的钥匙片、弹簧、转子端盖、卡簧;锁芯转子中分别有三个钥匙片和六个弹簧组合被约束在锁芯转子中,编码钥匙上的三个高度不同的编码台阶分别与三个钥匙片配合来定位三个钥匙片在锁芯转子中的高度,根据三个钥匙片的定位高度锁芯定子内壁开有相对应配合的三个钥匙片转动横槽;当钥匙插入锁芯时,三个钥匙片的高度与锁芯定子内壁三个横槽吻合,锁芯转子可以无障碍转动,锁芯处于解锁状态。当钥匙拔出锁芯时,三个钥匙片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与锁芯定子内壁的三个横槽错开,锁芯转子不能转动,锁芯处于锁紧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具体地说是属于一种机械编码与抗暴结构的防盗锁
,集编码技术,防暴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于一体,有效地提高了锁具的防盗与防暴功能。
技术介绍
机械锁是人们使用最多的防盗锁具,由于锁芯技术老化,防盗性能差,往往达不到防盗的目的。比如,普通机械锁难以抵御技术性开锁,熟练的小偷几秒钟就可以打开一把锁。同样,普通机械锁也难以抵挡暴力开锁工具的侵犯,熟练小偷不到2秒即可以暴力打开一把普通防盗锁。电子锁,智能锁,相对安全性高,但价格高昂,国家规定智能锁还必须配备机械锁芯,以备不时之需,这样无形中降低了智能锁的防盗性能,目前还不能替代机械锁。因此,机械锁的优点十分明显,只要克服它秘钥量低、互开率高、安全性差的缺陷,就能很好满足人们对锁具安全的需求。如:在先专利文献ZL201430021856.8ZL201420052471.2ZL201530341957.8公开了三种新型弹簧约束叠片锁芯,对传统锁芯进行了技术创新,该锁芯成本低,防盗性能好,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新,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编码技术,防暴技术,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其兼具上述锁芯的优势,对锁芯结构进行了优化,尤其是,通过钥匙片在锁芯中的重新排列,实现了与钥匙上编码台阶的新结构定位,大幅提高了该锁芯的秘钥量,钥匙片与弹簧的重新组合,提高了该锁芯的稳定性,该锁芯能有效提高机械锁应用领域的防盗性能,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经济实惠,适于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包括编码钥匙、锁芯定子、锁芯转子、钥匙片、弹簧、转子端盖、卡簧,其结构特点为钥匙片分别组装在锁芯转子的三个垂直开口中,六个弹簧组装于锁芯转子三个垂直开口对称排列的六个弹簧孔中把三个钥匙片约束在锁芯转子的顶端,转子端盖组装于锁芯转子下端,卡簧将锁芯转子约束在锁芯定子中;将锁芯定子与锁芯转子配合,锁芯定子顶部内侧有一组对称定位凸台,锁芯转子顶部有一组对称转动凹台,再装上转子端盖与卡簧,组成一个可以让锁芯转子设定转向至少90度转动的锁芯;钥匙片分别被约束在锁芯转子设定的三个开口与锁芯定子内壁的三个对称直槽内,锁芯定子内壁还设有三条横槽供锁芯转子的三个钥匙片转动;当编码钥匙插入锁芯转子时,钥匙编码台阶的三个编码高度分别对三个钥匙片实行高度定位并与锁芯定子内壁的三个横槽吻合,这样锁芯转子可以无障碍转动,此为锁芯的解锁状态;当编码钥匙转动回位后拔出时,三个钥匙片在六个弹簧的作用下回位与三个横槽位置错开,锁芯转子不能转动,此为锁芯的锁紧状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所述三个钥匙片中每个钥匙片都有一对圆形卡位分别与两个弹簧对称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六个弹簧组装于锁芯转子中对称排列的六个弹簧孔中,六个弹簧分别作用于钥匙片回位和与钥匙三个编码台阶配合来定位3个钥匙片在锁芯转子中的高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三个钥匙片中两个圆形卡位之间的对中点与编码钥匙中的编码台阶对应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三个钥匙片分别被约束在锁芯转子的三个垂直开口中作上下移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三个钥匙片与钥匙的三个编码台阶配合来定位三个钥匙片在锁芯转子中的高度,三个钥匙片被约束在锁芯定子内壁的三个横槽中做横向转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编码钥匙根据三个编码台阶的随机高度定位三个钥匙片的高度来配合锁芯定子内壁三个横槽的高度来实现锁芯的随机秘钥编码。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没有改变人们传统的开锁方式,与打开普通的机械锁一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编码量大,互开率低,防暴设计,可以有效阻止技术开锁和暴力开锁。本技术技术可以用作多种锁具的锁芯,以提高锁具的安全性,其具有结构设计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经久耐用、可靠性佳等诸多优势,适于批量生产及推广应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A剖视图(解锁状态);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锁紧状态);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钥匙片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钥匙片正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三钥匙片正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编码钥匙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图12的右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编码钥匙正视图;图13为本技术的锁芯定子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图15的右视图;图15为本技术的锁芯定子正视图;图16为本技术的锁芯转子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技术图18的右视图;图18为本技术的锁芯转子正视图;图19为本技术的转子端盖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图21的右视图;图21为本技术的转子端盖正视图;图22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分解图。附图标识说明:编码钥匙1锁芯定子2锁芯转子3转子端盖4第一钥匙片5第二钥匙片6第三钥匙片7弹簧8卡簧9钥匙片圆形卡位10钥匙编码台阶11钥匙编码台阶12钥匙编码台阶13钥匙定位对称凸台14钥匙导向槽15锁芯定子内壁第一横槽16锁芯定子内壁第二横槽17锁芯定子内壁第三横槽18锁芯定子内壁卡簧槽19锁芯定子内壁第一对称直槽20锁芯定子内壁第二对称直槽21锁芯定子内壁第三对称直槽22锁芯定子内对称定位凸台24锁芯装配定位凸台25锁芯转子内第一对称开口26锁芯转子内第二对称开口27锁芯转子内第三对称开口28锁芯转子转动圆台阶29锁芯转子对称转动凹槽30锁芯转子钥匙孔导向凸点31钥匙孔定位对称台阶32锁芯转子内六个对称弹簧孔33转子端盖扭力输出凸台34转子端盖第一对称凸台35转子端盖第二对称凸台36转子端盖第三对称凸台37转子端盖对接定位凸台38转子端盖六个弹簧对接孔39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技术的主要构件由编码钥匙1、锁芯定子2、锁芯转子3构成;锁芯转子3第一对称开口26内装有第一钥匙片5+弹簧8两个,第二对称开口27内装有第二钥匙片6+弹簧8两个,第三对称开口28内装有第三钥匙片7+弹簧8两个,锁芯转子3的对称转动凹槽30与锁芯定子2内的对称定位凸台24配合,锁芯转子3及钥匙片、弹簧组件一起装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编码钥匙(1)、锁芯定子(2)、设于锁芯转子(3)中的钥匙片与弹簧组件、组装于锁芯转子下端的转子端盖(4)、卡簧(9);其中:/n所述编码钥匙(1)中设有编码台阶一(11)、编码台阶二(12)、编码台阶三(13),钥匙定位对称凸台(14),钥匙导向槽(15);所述锁芯定子(2)顶端内设有对称定位凸台(24)与锁芯转子(3)顶部的对称转动凹槽(30)配合,设定锁芯转子(3)在锁芯定子(2)中转动至少90度;所述锁芯转子包括有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弹簧(8)六个;所述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分别装在锁芯转子(3)的垂直开口一(26)、垂直开口二(27)、垂直开口三(28)中;所述弹簧(8)装于锁芯转子(3)的垂直开口一(26)、垂直开口二(27)、垂直开口三(28)中对称排列的六个弹簧孔(33)中;所述转子端盖(4)装于锁芯转子(3)下端;所述卡簧(9)装在转子端盖(4)下端与锁芯定子(2)的卡簧槽(19)内,将锁芯转子(3)约束在锁芯定子(2)中;/n编码钥匙(1)中的编码台阶一(11)、编码台阶二(12)、编码台阶三(13)与锁芯转子(3)中的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的钥匙片中心点形成配合与六个弹簧(8)来定位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在锁芯转子(3)中的高度;/n锁芯转子(3)中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在编码钥匙(1)与六个弹簧(8)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锁芯转子(3)的垂直开口一(26)、垂直开口二(27)、垂直开口三(28)与锁芯定子(2) 内壁的三组对称直槽一(20)、对称直槽二(21)、对称直槽三(22)中上下移动;/n锁芯定子(2)内壁设有内壁横槽一(16)、内壁横槽二(17)、内壁横槽三(18)与编码钥匙(1)定位的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的高度吻合,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可以在锁芯定子(2)内壁横槽一(16)、内壁横槽二(17)、内壁横槽三(18)作横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板钥匙垂直定位排片解锁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编码钥匙(1)、锁芯定子(2)、设于锁芯转子(3)中的钥匙片与弹簧组件、组装于锁芯转子下端的转子端盖(4)、卡簧(9);其中:
所述编码钥匙(1)中设有编码台阶一(11)、编码台阶二(12)、编码台阶三(13),钥匙定位对称凸台(14),钥匙导向槽(15);所述锁芯定子(2)顶端内设有对称定位凸台(24)与锁芯转子(3)顶部的对称转动凹槽(30)配合,设定锁芯转子(3)在锁芯定子(2)中转动至少90度;所述锁芯转子包括有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弹簧(8)六个;所述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分别装在锁芯转子(3)的垂直开口一(26)、垂直开口二(27)、垂直开口三(28)中;所述弹簧(8)装于锁芯转子(3)的垂直开口一(26)、垂直开口二(27)、垂直开口三(28)中对称排列的六个弹簧孔(33)中;所述转子端盖(4)装于锁芯转子(3)下端;所述卡簧(9)装在转子端盖(4)下端与锁芯定子(2)的卡簧槽(19)内,将锁芯转子(3)约束在锁芯定子(2)中;
编码钥匙(1)中的编码台阶一(11)、编码台阶二(12)、编码台阶三(13)与锁芯转子(3)中的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的钥匙片中心点形成配合与六个弹簧(8)来定位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在锁芯转子(3)中的高度;
锁芯转子(3)中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在编码钥匙(1)与六个弹簧(8)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在锁芯转子(3)的垂直开口一(26)、垂直开口二(27)、垂直开口三(28)与锁芯定子(2)内壁的三组对称直槽一(20)、对称直槽二(21)、对称直槽三(22)中上下移动;
锁芯定子(2)内壁设有内壁横槽一(16)、内壁横槽二(17)、内壁横槽三(18)与编码钥匙(1)定位的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的高度吻合,钥匙片一(5)、钥匙片二(6)、钥匙片三(7)可以在锁芯定子(2)内壁横槽一(16)、内壁横槽二(17)、内壁横槽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步青
申请(专利权)人:刘步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