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12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饰板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花板铝顶线。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包括铝顶线主体和连接卡件,连接卡件包括连接件、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连接件的截面为倒“L”型,所述铝顶线主体包括直角连接部、装饰部和下边框部,所述直角连接部的水平横边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下边框部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装饰部设置于直角连接部的斜边处;铝顶线主体扣接在连接卡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先通过在龙骨上设置连接卡件,然后再将铝顶线主体扣接在连接卡件上,从而完成铝顶线的安装,同时,在铝顶线主体上设置连接槽,可以配合连接卡件上切出来的连接件部分进行拼接连接,从而提高安装效率;且其外观设计可实现更多样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花板铝顶线
本技术涉及装饰板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天花板铝顶线。
技术介绍
天花板在安装时,为了使边角处更加牢固和美观,会采用铝顶线进行安装,目前铝顶线的安装都是直接将铝顶线与墙体直接进行固定连接,这对铝顶线的定位要求较高,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在安装过程中,在安装最后一边的铝顶线时,由于需要与两边的铝顶线配合,需将铝顶线截成两段后再分别进行安装固定,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使得最后一边的铝顶线中间出现一条缝隙,影响整体的质量和美观,且铝顶线的外观较为单一;同时,当铝顶线太短需要拼接时,需要专门设置连接件进行两根铝顶线的拼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具体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便且美观的天花板铝顶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包括铝顶线主体和连接卡件,连接卡件包括连接件、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连接件的截面为倒“L”型,第一卡扣设置于连接件倒“L”型水平短边的末端,第二卡扣设置于连接件倒“L”型垂直长边的末端,所述铝顶线主体包括直角连接部、装饰部和下边框部,所述直角连接部的水平横边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下边框部设置于直角连接部的垂直竖边末端,下边框部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装饰部设置于直角连接部的斜边处;连接卡件的第一卡扣安装连接于铝顶线主体的第一凹槽,第二卡扣安装连接于第二凹槽。进一步的,铝顶线主体的装饰部向上延伸方向设置有上边框部,上边框部与墙面接触。进一步的,铝顶线主体的下边框部末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槽,直角连接部的垂直竖边上设置有向内凹入的第二连接槽,上边框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槽,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和第三连接槽的宽度相同且与所述连接卡件的倒“L”型连接件的厚度一致。进一步的,连接卡件上的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为垂直朝下,铝顶线主体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口均为垂直朝上。进一步的,第一卡扣末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斜面,第二卡扣末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接斜面。进一步的,铝顶线主体的装饰部为设置于直角连接部的斜边处的圆弧状。另一种方案中,铝顶线主体的装饰部为与直角连接部的斜边重合的直角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先通过在龙骨上设置连接卡件,然后再将铝顶线主体扣接在连接卡件上,从而完成铝顶线的安装,同时,在铝顶线主体上设置连接槽,可以配合连接卡件上切出来的连接件部分进行拼接连接,从而提高安装效率;且其外观设计可实现更多样化。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中天花板铝顶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1中天花板铝顶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2中天花板铝顶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实施例2中天花板铝顶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包括铝顶线主体1和连接卡件2,连接卡件2包括连接件21、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3,连接件21的截面为倒“L”型,第一卡扣22设置于连接件21倒“L”型水平短边的末端,第二卡扣23设置于连接件21倒“L”型垂直长边的末端,所述铝顶线主体1包括直角连接部11、装饰部12和下边框部13,所述直角连接部11的水平横边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4,下边框部13设置于直角连接部11的垂直竖边末端,下边框部13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5,装饰部12设置于直角连接部11的斜边处;连接卡件2的第一卡扣22安装连接于铝顶线主体1的第一凹槽14,第二卡扣23安装连接于第二凹槽1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卡件2用于与天花板的龙骨固定连接,并与铝顶线主体1进行卡接连接,铝顶线主体1只需卡接在连接卡件2上,即可完成铝顶线的安装,安装过程简便。具体的,在天花板的龙骨安装完成后,先将与铝顶线处相邻的板材安装在龙骨上,然后将连接卡件2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龙骨上,其中,连接卡件2的倒“L”型连接件21的垂直长边与龙骨贴合,自攻螺丝将倒“L”型连接件21的垂直长边与龙骨连接固定,倒“L”型连接件21的垂直长边末端的第二卡扣23的上表面则与板材的下表面贴合,最后将铝顶线主体1卡接在连接卡件2上,并利用自攻螺丝将铝框线主体1与连接卡件2固定连接即可,其中,铝顶线主体1的第一凹槽14卡接在连接卡件2的第一卡扣22上,铝顶线主体1的第二凹槽15卡接在连接卡件2的第二卡扣23上,且铝顶线主体1的直角连接部11的垂直竖边与连接卡件2的倒“L”型连接件21的垂直长边贴合,直角连接部11的水平横边与倒“L”型连接件21的水平短边贴合,自攻螺丝将倒“L”型连接件21的水平短边与铝顶线主体1的直角连接部11的水平横边连接固定。由于在安装铝顶线主体1时,铝顶线主体1的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与连接卡件2卡接连接,使得铝顶线主体1被固定在连接卡件2上,方便工人直接使用自攻螺丝将铝顶线主体1和连接卡件2固定连接起来,而连接卡件2只需向上顶在板材与龙骨上,即可进行安装固定,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从而使得整体的安装过程简便高效。具体的,铝顶线主体1的装饰部向上延伸方向设置有上边框部16。铝顶线主体的上边框部16、装饰部12和下边框部13连起来形成铝顶线主体1的外部装饰。进一步的,铝顶线主体1的下边框部13末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31,直角连接部11的垂直竖边上设置有向内凹入的第二连接槽111,上边框部16的末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槽161,第一连接槽131、第二连接槽111和第三连接槽161的宽度相同且与所述连接卡件2的倒“L”型连接件21的厚度一致。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铝顶线主体1上设置的第一连接槽131、第二连接槽111和第三连接槽161可以用于铝顶线主体1的拼接,当安装过程中铝顶线主体1长度不够需要拼接时,只需将多余的连接卡件2的连接件21部分切出来,并按照第一连接槽131、第二连接槽111和第三连接槽161的长度进行分切,即可将其作为连接两段铝顶线主体1的连接配件,从而方便铝顶线主体1的拼接,提高加工效率。具体的,连接卡件2上的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3均为垂直朝下,铝顶线主体1上的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的槽口均为垂直朝上;第一卡扣22末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斜面221,第二卡扣23末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接斜面231。连接卡件2上的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3上均为垂直朝下,且在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3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斜面221和第二卡接斜面231,可以方便铝顶线主体1的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卡接到第一卡扣22和第二卡扣23上,使安装过程更简便。具体的,铝顶线主体1的装饰部12为设置于直角连接部11的斜边处的圆弧状。实施例2:参照图3-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装饰部12的形状,铝顶线主体1的装饰部12为与直角连接部1的斜边重合的直角状。铝顶线主体1的直角连接部11的斜边处可以适合各种形状的装饰部12,从而使得铝顶线主体1的外观更具有多样性,在此仅提供两种可能的装饰部12形状。当然,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顶线主体和连接卡件,所述连接卡件包括连接件、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连接件的截面为倒“L”型,第一卡扣设置于连接件倒“L”型水平短边的末端,第二卡扣设置于连接件倒“L”型垂直长边的末端,所述铝顶线主体包括直角连接部、装饰部和下边框部,所述直角连接部的水平横边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下边框部设置于直角连接部的垂直竖边末端,下边框部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装饰部设置于直角连接部的斜边处;连接卡件的第一卡扣安装连接于铝顶线主体的第一凹槽,第二卡扣安装连接于第二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顶线主体和连接卡件,所述连接卡件包括连接件、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连接件的截面为倒“L”型,第一卡扣设置于连接件倒“L”型水平短边的末端,第二卡扣设置于连接件倒“L”型垂直长边的末端,所述铝顶线主体包括直角连接部、装饰部和下边框部,所述直角连接部的水平横边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下边框部设置于直角连接部的垂直竖边末端,下边框部上设置有第二凹槽,装饰部设置于直角连接部的斜边处;连接卡件的第一卡扣安装连接于铝顶线主体的第一凹槽,第二卡扣安装连接于第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顶线主体的装饰部向上延伸方向设置有上边框部,所述上边框部与墙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花板铝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顶线主体的下边框部末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槽,直角连接部的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生孙彦翔陈君杰林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柏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