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铖翔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119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包括侧墙和顶墙,所述顶墙设置于四个侧墙的顶部;所述侧墙两侧内壁嵌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壁均套接有第一连接座,且固定柱外壁均套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均呈圆形结构,且第一连接座内壁与第二连接座内壁均匀圆周插接有连接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臂、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能够实现阵列式组合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均呈圆形结构,连接臂呈“工”型结构,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固定柱呈六棱柱结构,能够提升侧墙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牢固度,防止发生相对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建筑业是我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住房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建筑业来说,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完善是建造的必需工作。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820150083.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建筑结构包括墙体、由墙体构成的至少一个建筑单元;墙体内开设有第一空气流道、第二空气流道,第一空气流道与第二空气流道相对独立;建筑单元设置有与第一空气流道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第二空气流道连通的出气口。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墙体内仅设置了空气流道,因此还存在墙体结构单一,结构的牢固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墙体牢固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包括侧墙和顶墙,所述顶墙设置于四个侧墙的顶部;所述侧墙两侧内壁嵌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壁均套接有第一连接座,且固定柱外壁均套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均呈圆形结构,且第一连接座内壁与第二连接座内壁均匀圆周插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呈“工”型结构。为了进一步提升墙体牢固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呈六棱柱结构。为了提升连接座与连接臂之间的牢固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内壁与第二连接座内壁均开设有四个均匀圆周分布的浇筑舱,且第一连接座内壁与第二连接座外壁均开设有四组均匀圆周分布的浇筑通道。为了提升浇筑效果,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浇筑舱呈等腰梯形结构。为了进一步提升牢固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连接臂两侧外壁焊接有对称的第一加强板,且连接臂两侧外壁还焊接有对称的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均开设有透孔;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外壁设置有四组圆周分布的加强座,加强座内壁与透孔内壁插接有加强销。为了再一步提升牢固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加强销呈六棱柱结构。为了提升顶墙的牢固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顶墙底部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环形梁,环形梁四周设置有四根条形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连接臂、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能够实现阵列式组合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均呈圆形结构,连接臂呈“工”型结构,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固定柱呈六棱柱结构,能够提升侧墙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牢固度,防止发生相对滑动。2、通过设置浇筑通道和浇筑舱,能够以浇筑的方式使连接臂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紧密的连接固定;通过设置浇筑舱呈等腰梯形结构,能够提升浇筑效果,避免浇筑时舱体堵塞;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加强销,能够对阵列式使用起到了提升牢固性的效果。3、通过设置加强销呈六棱柱结构,提升了加强座与加强板之间的牢固度;通过设置环形梁和条形梁,提升了顶墙的牢固性,同时增加了美观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建筑物底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侧墙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结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墙;2-顶墙;3-环形梁;4-条形梁;5-固定柱;6-连接臂;7-第一连接座;8-加强座;9-加强销;10-透孔;11-浇筑舱;12-浇筑通道;13-第二连接座;14-第一加强板;15-第二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包括侧墙1和顶墙2,所述顶墙2设置于四个侧墙1的顶部;所述侧墙1两侧内壁嵌有多个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外壁均套接有第一连接座7,且固定柱5外壁均套接有第二连接座13;所述第一连接座7与第二连接座13均呈圆形结构,且第一连接座7内壁与第二连接座13内壁均匀圆周插接有连接臂6;所述连接臂6呈“工”型结构。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连接臂6的两端均能插接于两个第一连接座7内壁和两个第二连接座13内壁,从而实现阵列式组合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座7与第二连接座13均呈圆形结构,连接臂6呈“工”型结构,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墙体牢固性,所述固定柱5呈六棱柱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柱5呈六棱柱结构,能够提升侧墙1与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13之间的牢固度,防止发生相对滑动。具体的,为了提升连接座与连接臂6之间的牢固性,所述第一连接座7内壁与第二连接座13内壁均开设有四个均匀圆周分布的浇筑舱11,且第一连接座7内壁与第二连接座13外壁均开设有四组均匀圆周分布的浇筑通道1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浇筑通道12和浇筑舱11,能够以浇筑的方式使连接臂6与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13紧密的连接固定。具体的,为了提升浇筑效果,所述浇筑舱11呈等腰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浇筑舱11呈等腰梯形结构,能够提升浇筑效果,避免浇筑时舱体堵塞。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升牢固性,所述连接臂6两侧外壁焊接有对称的第一加强板14,且连接臂6两侧外壁还焊接有对称的第二加强板15,第一加强板14与第二加强板15均开设有透孔10;第一连接座7与第二连接座13外壁设置有四组圆周分布的加强座8,加强座8内壁与透孔10内壁插接有加强销9。本实施例中:连接臂6上的第一加强板14与第二加强板15能够分别通过加强销9固定于两组连接座上的加强座8上;对阵列式使用起到了提升牢固性的效果。具体的,为了再一步提升牢固性,所述加强销9呈六棱柱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强销9呈六棱柱结构,提升了加强座8与第一加强板14和第二加强板15之间的牢固度。具体的,为了提升顶墙2的牢固性,所述顶墙2底部外壁中心位置设置有环形梁3,环形梁3四周设置有四根条形梁4。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环形梁3和条形梁4,提升了顶墙2的牢固性,同时增加了美观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阵列式应用中,连接臂6的两端均能插接于两个第一连接座7内壁和两个第二连接座13内壁,从而实现阵列式组合的效果;固定柱5呈六棱柱结构能够提升侧墙1与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13之间的牢固度,防止发生相对滑动;使用者能够通过浇筑通道12对浇筑舱11内进行浇筑作业,从而使连接臂6与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1)和顶墙(2),所述顶墙(2)设置于四个侧墙(1)的顶部;所述侧墙(1)两侧内壁嵌有多个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外壁均套接有第一连接座(7),且固定柱(5)外壁均套接有第二连接座(13);所述第一连接座(7)与第二连接座(13)均呈圆形结构,且第一连接座(7)内壁与第二连接座(13)内壁均匀圆周插接有连接臂(6);所述连接臂(6)呈“工”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1)和顶墙(2),所述顶墙(2)设置于四个侧墙(1)的顶部;所述侧墙(1)两侧内壁嵌有多个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外壁均套接有第一连接座(7),且固定柱(5)外壁均套接有第二连接座(13);所述第一连接座(7)与第二连接座(13)均呈圆形结构,且第一连接座(7)内壁与第二连接座(13)内壁均匀圆周插接有连接臂(6);所述连接臂(6)呈“工”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5)呈六棱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7)内壁与第二连接座(13)内壁均开设有四个均匀圆周分布的浇筑舱(11),且第一连接座(7)内壁与第二连接座(13)外壁均开设有四组均匀圆周分布的浇筑通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铖翔
申请(专利权)人:柴铖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