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105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包括基架和填充层,基架呈立方体状,基架内设有空腔;第一侧面由第一板材制成,第一板材的外表面设有光触媒层;第一板材的一侧的内表面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五侧面的交界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均由第二板材制成;第五侧面由第三板材制成,第三板材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板材;第六侧面由第三板材制成,第三板材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填充层设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相适应。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古建筑墙面保护中防火防潮的需要,实现对内部墙体的有效保护;同时该种墙体保护结构还具有可灵活替换组合,适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古建筑的墙体往往需要对其防火性能和防潮性能进行着重考量,目前现有技术往往采用新材料对墙体结构进行重新修缮和替换,往往工期耗费长、资金耗费大、且容易对古建筑本身结构造成破坏,亟需一种设置于外部的墙面保护结构对古建筑墙体的防火性能与防潮性能进行提升。同时,由于古建筑的建筑结构各有不同,如何将墙面保护结构灵活地适应于现实中各种不同规格尺寸的墙面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具体包括:基架,基架呈立方体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基架内部设置有一空腔;第一侧面由一第一板材制成,第一板材的外表面设置有光触媒层;第一板材的一侧的内表面设置有一连接件,连接件位于第一侧面和第五侧面的交界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均由第二板材制成;第五侧面由一第三板材制成,第三板材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第一板材第六侧面由一第三板材制成,第三板材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一填充层,填充层设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相适应。优选的,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均为防火板材。优选的,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填充层为聚氨酯防水填充层。优选的,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填充层为蜂窝泡沫棉层;蜂窝泡沫棉层中包括活性炭和/或干燥剂。优选的,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填充层包括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第一子层紧贴第六侧面,第二子层紧贴第一侧面,第一子层与第二子层固定连接。优选的,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第一子层聚氨酯防水填充层;第二子层为蜂窝泡沫棉层。优选的,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第二侧面设置有多个安装设置孔;第四侧面设置有多个安装连接件;每个安装连接件与每个安装设置孔一一对应。本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古建筑墙面保护中防火防潮的需要,实现对内部墙体的有效保护;同时该种墙体保护结构还具有可灵活替换组合,适用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中,具体实施例中墙面保护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应用于古建筑保护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基架,基架呈立方体状,包括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第四侧面14、第五侧面15和第六侧面16,基架内部设置有一空腔;第一侧面11由一第一板材制成,第一板材的外表面设置有光触媒层;第一板材的一侧的内表面设置有一连接件111,连接件111位于第一侧面11和第五侧面15的交界处;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均由第二板材制成;第五侧面15由一第三板材制成,第三板材通过连接件111可转动的连接第一板材第六侧面16由一第三板材制成,第三板材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161;一填充层2,填充层2设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相适应。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由基架和填充层2构成,基架由六个侧面构成扁平立方体状,第六侧面16紧贴待保护的古建筑墙体,第六侧面16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小通孔161用于防止设置期间第六侧面16与墙体间存在的水汽会墙面本体进行侵蚀;填充层2中的具体填充物能够具有吸水防潮、对抗冲击缓冲能作用,并能够从可开合的第五侧面15处进行取出放入和替换,第一侧面11是面向外部一侧的,第一侧面11所用第一板材的表明还涂有一层光触媒层,能够有效地降解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有效灭杀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甲醛、除臭、抗污、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完全适用于古建筑室内装潢领域。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均为防火板材。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均被设置为防火板材,这样能够有效将带保护墙体隔绝于外部火势之外,起到良好的防火保护措施。特别地,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还可以是柔性的可弯折板材,用以包裹在立柱等曲面上进行设置,能够扩大本墙面保护结构的适用范围。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填充层2为聚氨酯防水填充层。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填充层2为聚氨酯防水填充层,当其与空气中的湿气接触时,能形成一层坚固且坚韧的无接缝整体防水层,具有极好的防水防潮效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中填充层2为蜂窝泡沫棉层;蜂窝泡沫棉层中包括活性炭和/或干燥剂。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填充层2为蜂窝泡沫棉层,且棉层中设置有吸水的活性炭和/或干燥剂,能够有效起到隔热、防震、吸潮的效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填充层2包括第一子层21和第二子层22;第一子层21紧贴第六侧面16,第二子层22紧贴第一侧面11,第一子层21与第二子层22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子层21聚氨酯防水填充层;第二子层22为蜂窝泡沫棉层。现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释和说明: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种墙面保护结构中的填充层2由另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第一子层21为聚氨酯防水填充层,能够与墙面接触端之间形成一层坚固且坚韧的无接缝整体防水层,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而第二子层22设置于第一侧面11侧,能够有效隔温并抵抗外部冲击对墙面造成的可能损坏,通过两种材料的匹配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该种墙面保护结构的保护性能。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第二侧面12设置有多个安装设置孔121(图中未表示);第四侧面14设置有多个安装连接件141;每个安装连接件141与每个安装设置孔121一一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n基架,所述基架呈立方体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基架内部设置有一空腔;/n所述第一侧面由一第一板材制成,所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设置有光触媒层;/n所述第一板材的一侧的内表面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的交界处;/n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均由第二板材制成;/n所述第五侧面由一第三板材制成,所述第三板材通过所述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板材;/n所述第六侧面由一第三板材制成,所述第三板材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n一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空腔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基架,所述基架呈立方体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基架内部设置有一空腔;
所述第一侧面由一第一板材制成,所述第一板材的外表面设置有光触媒层;
所述第一板材的一侧的内表面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的交界处;
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均由第二板材制成;
所述第五侧面由一第三板材制成,所述第三板材通过所述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板材;
所述第六侧面由一第三板材制成,所述第三板材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
一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空腔相适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墙面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所述第二板材和所述第三板材均为防火板材。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设侯光耀侯紫耀
申请(专利权)人:宝葫历史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