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保护管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100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缆保护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保护管及使用方法。所述支架设置于渠道A内,支架内从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管道放置台组件,保护管并排穿过支架,相对接的两个保护管的接口处在管道放置台组件上,升降支腿组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升降支腿组件穿过支架和管道放置台组件并且升降支腿组件用于控制支架距离渠道A的底部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支架的高度调节,使得保护管的对接安装更加准确,支架最终跟随保护管埋入地下,这样可以一直保护住保护管的接口,避免保护管接口受到外力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保护管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保护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保护管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电缆保护管是指为了防止电缆受到损伤,敷设在电缆外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金属保护管。电缆保护管在施工中是埋在地下的,电缆需要在安装时进行对接,两根电缆因为在渠道中摆放的高度不同因此对接时很容易出现错位,特别对于接口处,一旦高度对接不准确即使安装对接上后期在受到外力时也容易出现扭曲错位,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保护管及使用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保护管,包括保护管、支架、升降支腿组件和管道放置台组件,所述支架设置于渠道A内,支架内从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管道放置台组件,保护管并排穿过支架,相对接的两个保护管的接口处在管道放置台组件上,升降支腿组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升降支腿组件穿过支架和管道放置台组件并且升降支腿组件用于控制支架距离渠道A的底部的高度。支架包括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和右支架框,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右支架框主体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右支架框呈矩形状分布,上支架框和下支架框相对应设置,左支架框和右支架框相对应设置;升降支腿组件包括上挤压杆、挤压接触部、下挤压杆和减震座,上挤压杆依次穿过上支架框、下支架框,上挤压杆底部通过挤压接触部与下挤压杆相作用,挤压接触部位于下支架框上部,下挤压杆位于上挤压杆正下部位置处,下挤压杆底部与减震座相固定连接,减震座底部接触渠道A的底端面;管道放置台组件包括支撑板部、支撑杆和管托,支撑板部为矩形状,支撑板部在左支架框、右支架框之间滑动,支撑板部上部固定支撑杆,支撑杆上部与管托底部相固定连接,管托截面呈倒“︵”状。优选的所述上挤压杆包括挤压头和挤压杆,挤压头为圆盘状,挤压头底部中间位置与挤压杆上端部相固定连接,挤压杆为圆杆状,挤压杆依次穿过上支架框、下支架框,上支架框上开设上支架框孔,下支架框上开设下支架框孔,上支架框孔和下支架框孔均为圆孔状,其中只有上支架框孔内壁开设内螺纹,挤压杆上部外壁开设外螺纹,挤压杆匹配穿过上支架框孔。优选的所述挤压杆底部固定连接上球面,上球面为半圆球中空状,上球面由不锈钢铁皮构成,上球面底部中心与挤压杆底部相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接触部包括球面槽和球面腔,球面槽外底部与下挤压杆上部相固定连接,下挤压杆下部与减震座上部相固定连接,球面槽为半球状且为中空结构,球面槽选用不锈钢材质构成,球面槽包裹形成球面腔,球面腔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上球面下部抵近球面腔内侧,通过挤压杆的旋转,挤压杆逐渐向下压紧推动球面槽向下移动;优选的所述减震座包括减震壳、减震腔、橡胶层和立柱,减震壳为长方体状结构,减震壳由钢板构成,减震壳内设置减震腔,减震腔为中空状,减震腔内固定填充橡胶层,减震腔内均匀固定立柱,立柱选用金属材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部包括支撑板、滑块一和滑块二,支撑板为矩形状结构,支撑板一侧固定滑块一,支撑板另一侧固定滑块二,滑块一和滑块二均为立体方块状,左支架框内侧壁设置滑槽一,滑槽一从左支架框的上部延伸至左支架框的下部,右支架框内侧壁设置滑槽二,滑槽二从右支架框的上部延伸至右支架框的下部,滑块一设置于滑槽一内,滑块二设置于滑槽二内,滑槽一和滑块二主体均为矩形状凹槽。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一侧设置支撑板孔一,支撑板另一侧设置支撑板孔二,挤压杆穿过支撑板孔一和支撑板孔二。所述的电缆保护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时开挖好沟渠A,将管道放置台组件提前安装放置于左支架框和右支架框之间的滑槽内;将支架整体放置于渠道A底部,使得减震座接触渠道A底部端面;旋转上挤压杆使得支架相对于渠道A逐渐上升;至支架上升至合适的高度后,停止旋转上挤压杆;将两个保护管相对接,接口位于管托上,当保护管对接完成后对保护管上部进行覆土;然后将上层的保护管进行对接,接口均处于管托内,在安装保护管的过程中可以微调支撑板部,使得保护管的安装高度合适,最终完成保护管的逐层对接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支架的高度调节,使得保护管的对接安装更加准确,支架最终跟随保护管埋入地下,这样可以一直保护住保护管的接口,避免保护管接口受到外力干扰,管道放置台组件位于支架内,管道放置台组件相对支架的高度可以调节,支架提前放置于渠道A底部,支架可以通过升降支腿组件进行高度调节,当支架高度稳定后,两个需要对接的保护管放置于管道放置台组件上,将一层的保护管对接完毕后,在该层保护管上进行覆土,然后调节放置台组件位于覆土层的上部,继续进行第二层的保护管的放置安装,然后再覆土,依次进行。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减震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板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保护管1、支架2、上支架框21、下支架框22、左支架框23、右支架框24、升降支腿组件3、上挤压杆31、挤压接触部32、下挤压杆33、减震座34、挤压头311、挤压杆312、球面槽321、球面腔322、上球面3121、减震壳341、减震腔342、橡胶层343、立柱344、管道放置台组件4、支撑板部41、支撑杆42、管托4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的一种电缆保护管,包括包括保护管1、支架2、升降支腿组件3和管道放置台组件4,支架2设置于渠道A内,支架2内从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管道放置台组件4,保护管1并排穿过支架2,相对接的两个保护管1的接口处在管道放置台组件4上,升降支腿组件3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升降支腿组件3穿过支架2和管道放置台组件4并且升降支腿组件3用于控制支架2距离渠道A的底部的高度。管道放置台组件4位于支架2内,管道放置台组件4相对支架2的高度可以调节,支架2提前放置于渠道A底部,支架2可以通过升降支腿组件3进行高度调节,当支架2高度稳定后,两个需要对接的保护管1放置于管道放置台组件4上,将一层的保护管1对接完毕后,在该层保护管1上进行覆土,然后调节放置台组件4位于覆土层的上部,继续进行第二层的保护管1的放置安装,然后再覆土,依次进行。支架2包括上支架框21、下支架框22、左支架框23和右支架框24,上支架框21、下支架框22、左支架框23、右支架框24主体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上支架框21、下支架框22、左支架框23、右支架框24呈矩形状分布,上支架框21和下支架框22相对应设置,左支架框23和右支架框24相对应设置;升降支腿组件3包括上挤压杆31、挤压接触部32、下挤压杆33和减震座34,上挤压杆31依次穿过上支架框21、下支架框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管、支架、升降支腿组件和管道放置台组件,所述支架设置于渠道A内,支架内从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管道放置台组件,保护管并排穿过支架,相对接的两个保护管的接口处在管道放置台组件上,升降支腿组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升降支腿组件穿过支架和管道放置台组件并且升降支腿组件用于控制支架距离渠道A的底部的高度。/n支架包括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和右支架框,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右支架框主体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右支架框呈矩形状分布,上支架框和下支架框相对应设置,左支架框和右支架框相对应设置;/n升降支腿组件包括上挤压杆、挤压接触部、下挤压杆和减震座,上挤压杆依次穿过上支架框、下支架框,上挤压杆底部通过挤压接触部与下挤压杆相作用,挤压接触部位于下支架框上部,下挤压杆位于上挤压杆正下部位置处,下挤压杆底部与减震座相固定连接,减震座底部接触渠道A的底端面;/n管道放置台组件包括支撑板部、支撑杆和管托,支撑板部为矩形状,支撑板部在左支架框、右支架框之间滑动,支撑板部上部固定支撑杆,支撑杆上部与管托底部相固定连接,管托截面呈倒“︵”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管、支架、升降支腿组件和管道放置台组件,所述支架设置于渠道A内,支架内从上而下设置有若干管道放置台组件,保护管并排穿过支架,相对接的两个保护管的接口处在管道放置台组件上,升降支腿组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升降支腿组件穿过支架和管道放置台组件并且升降支腿组件用于控制支架距离渠道A的底部的高度。
支架包括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和右支架框,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右支架框主体均为矩形板状结构,上支架框、下支架框、左支架框、右支架框呈矩形状分布,上支架框和下支架框相对应设置,左支架框和右支架框相对应设置;
升降支腿组件包括上挤压杆、挤压接触部、下挤压杆和减震座,上挤压杆依次穿过上支架框、下支架框,上挤压杆底部通过挤压接触部与下挤压杆相作用,挤压接触部位于下支架框上部,下挤压杆位于上挤压杆正下部位置处,下挤压杆底部与减震座相固定连接,减震座底部接触渠道A的底端面;
管道放置台组件包括支撑板部、支撑杆和管托,支撑板部为矩形状,支撑板部在左支架框、右支架框之间滑动,支撑板部上部固定支撑杆,支撑杆上部与管托底部相固定连接,管托截面呈倒“︵”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挤压杆包括挤压头和挤压杆,挤压头为圆盘状,挤压头底部中间位置与挤压杆上端部相固定连接,挤压杆为圆杆状,挤压杆依次穿过上支架框、下支架框,上支架框上开设上支架框孔,下支架框上开设下支架框孔,上支架框孔和下支架框孔均为圆孔状,其中只有上支架框孔内壁开设内螺纹,挤压杆上部外壁开设外螺纹,挤压杆匹配穿过上支架框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底部固定连接上球面,上球面为半圆球中空状,上球面由不锈钢铁皮构成,上球面底部中心与挤压杆底部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接触部包括球面槽和球面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洋郭贺喜楚鹏勃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正宇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