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林娣专利>正文

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99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包括电力柜和地冷换热装置;电力柜的内部与地冷换热装置的空气换热腔连通,通过地冷换热装置使空气在电力柜与空气换热腔之间循环流通;地冷换热装置内部具有地冷换热液体,通过地冷换热装置使地冷换热液体循环导入地下;电力柜内的空气通过地冷换热装置内的地冷换热液体与地下的土壤之间进行循环换热;电力柜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地冷换热装置提供驱动力,使得电力柜内的空气形成稳定的气流,以对安装于电力柜内的各电器部件进行风冷散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地冷能源对闭式电力柜进行风冷散热,能够广泛应用于户外电力柜中,节约成本,散热效果好,保证各电器部件的运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柜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
技术介绍
户外电力柜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在散热通道内或入口增设杂质(环境中的尘土等)过滤设备,长时间的杂质过滤易造成杂质堆积堵塞散热通道,而且户外电力柜采用普通风扇进行散热,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大,特别在夏天,其散热效果微乎其微。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利用地冷能源对闭式电力柜进行风冷散热,能够广泛应用于户外电力柜中,节约成本,散热效果好,保证各电器部件的运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利用地冷能源对闭式电力柜进行风冷散热,能够广泛应用于户外电力柜中,节约成本,散热效果好,保证各电器部件的运行安全性。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包括电力柜和地冷换热装置;所述电力柜的出气端与地冷换热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柜(1)和地冷换热装置(2);/n所述电力柜(1)的出气端与地冷换热装置(2)的进气端对接,以及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的出气端与电力柜(1)的进气端对接,使得所述电力柜(1)的内部与地冷换热装置(2)的空气换热腔(100)连通,通过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使空气在电力柜(1)与空气换热腔(100)之间循环流通;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内部具有地冷换热液体,通过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使地冷换热液体循环导入地下;电力柜(1)内的空气通过地冷换热装置(2)内的地冷换热液体与地下的土壤之间进行循环换热;/n所述电力柜(1)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地...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柜(1)和地冷换热装置(2);
所述电力柜(1)的出气端与地冷换热装置(2)的进气端对接,以及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的出气端与电力柜(1)的进气端对接,使得所述电力柜(1)的内部与地冷换热装置(2)的空气换热腔(100)连通,通过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使空气在电力柜(1)与空气换热腔(100)之间循环流通;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内部具有地冷换热液体,通过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使地冷换热液体循环导入地下;电力柜(1)内的空气通过地冷换热装置(2)内的地冷换热液体与地下的土壤之间进行循环换热;
所述电力柜(1)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提供驱动力,使得电力柜(1)内的空气形成稳定的气流,以对安装于电力柜(1)内的各电器部件进行风冷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包括上仓体(21)、下仓体(22)和漏液孔(23),一体成型的所述上仓体(21)与下仓体(22)共同支撑所述电力柜(1),若干所述漏液孔(23)均匀分布在上仓体(21)与下仓体(22)之间分隔的水平隔板上,所述上仓体(21)与下仓体(22)之间通过所述漏液孔(23)导通;
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还包括气液换热筒(210)和驱动机构(211);所述气液换热筒(210)水平设置,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筒(2101)和外筒(2102);所述上仓体(21)的两侧仓壁分别贯穿旋转设置有进气接头(21a)和出气接头(21b),所述内筒(2101)的两筒端分别对应设置有进气接管(2101a)和出气接管(2101b),所述进气接头(21a)与进气接管(2101a)对接,所述出气接管(2101b)与出气接头(21b)对接;所述内筒(2101)的内部空间为空气换热腔(100),所述空气换热腔(100)内沿空气导流方向依次设置有进气扇叶(21011)、螺旋叶(21012)和出气扇叶(21013),所述内筒(2101)内同心设置有横向中心柱(21014),所述螺旋叶(21012)螺旋设置在横向中心柱(21014)上,且螺旋叶(21012)上分布有导气孔(210120);所述横向中心柱(21014)通过螺旋叶(21012)与内筒(2101)固连,所述进气扇叶(21011)和出气扇叶(21013)均与内筒(2101)固连;所述驱动机构(211)与进气接管(2101a)驱动连接;
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还包括第一泵(212);所述外筒(2102)的两筒端敞开,所述外筒(2102)与内筒(2101)之间构成地冷换热液体环形填充通腔(200),所述外筒(2102)为中空结构,所述外筒(2102)具有将外筒(2102)的中空空间与下仓体(22)导通的导液支撑管(210a),且外筒(2102)通过导液支撑管(210a)支撑设置于水平隔板上;所述外筒(2102)内侧均匀分布有若干喷液孔(21020),安装于下仓体(22)内的所述第一泵(212)与导液支撑管(210a)对接;
所述地冷换热装置(2)还包括地冷换热管(220)和第二泵(223),所述地冷换热管(220)埋于地下土壤中,所述下仓体(22)内盛有地冷换热液体;所述下仓体(22)底部具有出液接口(22a)和进液接口(22b),所述地冷换热管(220)通过对接所述出液接口(22a)、进液接口(22b)与下仓体(22)之间构成地冷换热液体循环回路,安装于下仓体(22)内的所述第二泵(223)用于在地冷换热液体循环回路中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冷换热技术的闭式循环散热电力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柜(1)的前侧具有柜门;正对柜门的所述电力柜(1)的内侧面为电器部件安装面,安装于电力柜(1)内的若干所述电器部件呈线性阵列分布;所述电力柜(1)的其余两个内侧面分别均布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林娣
申请(专利权)人:陆林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