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极化可重构超表面天线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领域,涉及微波射频和电磁超材料技术,具体是一种四极化可重构超表面天线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极化可重构天线是一种具有极化可切换特性的天线,即通过控制所加载开关器件的通断或改变馈电方式等方法,改变天线表面的电流分布,从而在工作频率和辐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辐射出不同极化方式的波束。由于极化可重构天线可以在多种正交极化模式间进行切换,降低系统天线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信道的通信容量,因此它在极化追踪和自适应探测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此外,相比于单极化天线,极化可重构天线的抗干扰能力更强,可以减小极化不匹配和信道干扰的影响,利于在多种复杂环境下的稳定通信,因此在卫星通信、保密通信和遥感探测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实现极化可重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计可重构的单元,即为每个单元加载电可控的PIN二极管,通过控制二极管的通/断状态改变天线表面的电流分布,进而实现对天线极化特性的改变。另一种方式则是设计动态可控的馈电网络,使馈电网络具有可重构的能力,例如在选通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极化可重构超表面天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以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确定待设计的极化可重构天线的各项参数;/n各项参数包括:可重构天线的中心工作频率、工作波长、缝隙单元的长度和宽度、缝隙单元的周期、采用缝隙单元的个数(行数×列数)、可重构天线的总长度和总宽度、介质基板的厚度、介电常数和馈源的位置;/n步骤二、为了实现天线的四种极化可重构,设计矩形缝隙作为天线的基本辐射单元;/n极化可重构天线为平面孔径阵列,由亚波长缝隙单元阵列和在中心位置馈电的平行板波导组成;/n矩形缝隙单元被刻蚀在可重构天线顶层的金属板上,缝隙中间是空气;天线表面的缝隙单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极化可重构超表面天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确定待设计的极化可重构天线的各项参数;
各项参数包括:可重构天线的中心工作频率、工作波长、缝隙单元的长度和宽度、缝隙单元的周期、采用缝隙单元的个数(行数×列数)、可重构天线的总长度和总宽度、介质基板的厚度、介电常数和馈源的位置;
步骤二、为了实现天线的四种极化可重构,设计矩形缝隙作为天线的基本辐射单元;
极化可重构天线为平面孔径阵列,由亚波长缝隙单元阵列和在中心位置馈电的平行板波导组成;
矩形缝隙单元被刻蚀在可重构天线顶层的金属板上,缝隙中间是空气;天线表面的缝隙单元包括的形式为:在天线表面不设置缝隙、设置水平缝隙、设置垂直缝隙以及设置十字形缝隙;
步骤三、根据天线所选的馈源形式,确定参考波的解析表达式,并在Matlab软件中计算参考波在天线表面范围内的相位分布;
天线所选的馈源形式为:在波导中间的位置使用同轴馈电,由它产生的参考波在平行板波导结构中传播;
参考波Href的解析形式表示为:
其中,表示0阶第1类汉克尔函数;kg表示介质中的波数,即k0为自由空间中的波数,εr为所选用介质板的介电常数;r表示天线表面上任意一点处距离中心原点的距离,x和y分别为天线表面上的横/纵坐标值;φ表示方位角,即xoy水平面上任意一点处与x正半轴之间的夹角;和分别为x极化和y极化的单位矢量;
步骤四、确定期望辐射的目标波束的解析表达式,并在Matlab软件中计算目标波Pobj的相位分布;
目标波束也就是天线所要辐射的波束,根据所要求的辐射方向和波束类型确定解析表达式,计算如下:
其中,P0为波束的幅度;j为虚数单位;θ为辐射波束的俯仰角;
步骤五、利用参考波和目标波束,结合全息方法求解天线表面的干涉相位分布值Mx和My;
步骤六、判断天线某个位置处的干涉相位值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如果是,则在天线该位置不设置缝隙单元;否则,则该位置设置缝隙单元;由此得到天线表面各个位置的缝隙单元分布情况;
步骤七、针对若干缝隙单元构成的天线阵列,在HFSS软件中设置该天线阵列的各项参数进行电磁仿真,判断仿真结果中辐射波束和是否和预期目标一致,如果是,进入步骤八,否则,返回步骤六,调整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邓力,李书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