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结构和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96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结构和可穿戴设备。其中,该天线结构包括括前壳,设置于所述前壳两端的前壳塑胶件,覆盖于所述前壳塑胶件外凸面的陶瓷装饰件,在所述前壳塑胶件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间隙内设置天线柔性电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天线性能更优、结构更为坚固、质感更佳的天线方案,避免了常规天线方案中金属结构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增强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结构和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和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区别于常规智能手机的穿戴式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等穿戴式设备。由于穿戴式设备相较于传统的智能手机,其硬件环境、操作方式以及操作环境等特殊性,若将传统的智能手机的天线方案转用至穿戴式设备,则可能对天线的辐射性能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到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天线结构和可穿戴设备,其中,该天线结构包括:前壳,设置于所述前壳两端的前壳塑胶件,覆盖于所述前壳塑胶件外凸面的陶瓷装饰件,在所述前壳塑胶件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间隙内设置天线柔性电路板。可选地,所述陶瓷装饰件的两端通过背胶分别与所述前壳塑胶件的两端相粘合。可选地,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可选地,所述天线柔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定位孔,并通过背胶粘合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可选地,所述前壳塑胶件外凸面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所形成的间隙的宽度为0.25mm。可选地,所述天线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定位孔固定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可选地,所述天线柔性电路板朝向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的一面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的间距为0.05mm。可选地,所述天线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设置金手指,所述前壳塑胶件的内凹面设置定位柱,所述金手指穿过所述前壳塑胶件的通孔,并通过所述定位柱贴合设置于所述前壳塑件内凹面。可选地,所述陶瓷装饰件的陶瓷硬度为1300-1400HV。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出一种可穿戴设备和天线结构,其中,该天线结构包括括前壳,设置于所述前壳两端的前壳塑胶件,覆盖于所述前壳塑胶件外凸面的陶瓷装饰件,在所述前壳塑胶件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间隙内设置天线柔性电路板。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天线性能更优、结构更为坚固、质感更佳的天线方案,避免了常规天线方案中金属结构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增强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可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随着屏幕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屏、折叠屏等屏幕形态的出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作为可穿戴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RF(RadioFrequency,射频)单元、WiFi模块、音频输出单元、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传感器、显示单元、用户输入单元、接口单元、存储器、处理器、以及电源等部件。后续描述中将以可穿戴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RF(Radio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可穿戴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的限定,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下面结合图1对可穿戴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射频单元101可以将上行信息发送给基站,另外也可以将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接收后,发送给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110处理,基站向射频单元101发送的下行信息可以是根据射频单元101发送的上行信息生成的,也可以是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更新后主动向射频单元101推送的,例如,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后,基站可以向可穿戴设备的射频单元101发送地理位置变化的消息通知,射频单元101在接收到该消息通知后,可以将该消息通知发送给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110处理,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110可以控制该消息通知显示在可穿戴设备的显示面板1061上;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具体的可以包括: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通信,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从服务器中下载文件资源,比如可以从服务器中下载应用程序,在可穿戴设备将某一应用程序下载完成之后,若服务器中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文件资源更新,则该服务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向可穿戴设备推送资源更新的消息通知,以提醒用户对该应用程序进行更新。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2000(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FDD-LTE(FrequencyDivisionDuplexing-LongTerm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和TDD-LTE(TimeDivisionDuplexing-LongTermEvolution,分时双工长期演进)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来接入现有的通信网络。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前壳,设置于所述前壳两端的前壳塑胶件,覆盖于所述前壳塑胶件外凸面的陶瓷装饰件,在所述前壳塑胶件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间隙内设置天线柔性电路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前壳,设置于所述前壳两端的前壳塑胶件,覆盖于所述前壳塑胶件外凸面的陶瓷装饰件,在所述前壳塑胶件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间隙内设置天线柔性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两端通过背胶分别与所述前壳塑胶件的两端相粘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设置有多个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柔性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定位孔,并通过背胶粘合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塑胶件外凸面与所述陶瓷装饰件的内凹面所形成的间隙的宽度为0.2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升军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