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093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第一电极、像素定义层、有机功能层、第二电极、覆盖层以及辅助电极。通过非显示区设置辅助阴极,利用辅助阴极与阴极的并联,降低器件阴极电阻,以改善IR‑Drop现象,提高面板亮度均匀性。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在并不使用精细掩膜板下对有机材料图案化形成覆盖层,并利用自组装材料特性,实现金属材料图案化形成辅助电极,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一种大尺寸顶发光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装置主要包括底发光型(相对于基板向下出光)和顶发光型(相对于基板向上出光)。相较于底发光型OLED,顶发光OLED发光不经过基板,其光线从器件上方发出,基板上像素线路设计不会影响器件发光面积,避免薄膜晶体管(TFT)和金属线路面积与发光面积的竞争,能有效提高面板开口率,制备高亮度、高分辨率OLED显示面板。同时,顶发光型OLED在相同亮度下其工作电压更低,从而器件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功耗更低。在顶发光OLED显示装置中,由于光线需穿过器件阴极,为保证出光率,需增大阴极透明度。现有技术中,顶发光OLED器件阴极,一般采用低功函金属或合金(如Ag或Mg、Ag合金),或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如IZO)。但以上两种阴极都无可避免会出现,阴极方块电阻过大这一问题,通过采用金属或合金作器件阴极,为避免阴极对出光率的影响,会将阴极制作得较薄;而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由于材料本身透明度高则不用制作得很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阵列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n第一电极,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n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n有机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上;/n第二电极,设于所述有机功能层上;/n覆盖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n辅助电极,设于所述第二电极上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辅助电极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
第一电极,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
像素定义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
有机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第二电极,设于所述有机功能层上;
覆盖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
辅助电极,设于所述第二电极上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所述辅助电极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层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
所述辅助电极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
发光功能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上;
电子传输层,设于所述发光功能层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
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上;
发光层,设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
第一层,其边缘覆盖所述第一电极;
第二层,设于所述第一层上。


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阵列基板以及掩膜版,所述阵列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所述掩膜板包括透光区以及非透光区;
形成第一电极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对应所述显示区;
形成像素定义层于所述阵列基板上,且对应所述非显示区;
形成有机功能层于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上;
形成第二电极于所述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之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