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耐高温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861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阻燃耐高温电缆,包括方形外接框,所述方形外接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侧配重块,所述内侧配重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环挡板,所述支撑圆环挡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扇形切割片。当电缆发生火灾时,通过四个螺杆分别与四个滑动柱进行螺纹转动,带动扇形切割片沿着螺杆向内侧滑动,当四个扇形切割片滑动至电缆外壳一外侧时,四个扇形切割片由于受到螺纹转动的推力开始挤压电缆外壳一,对电缆外壳一进行挤压切割,进而阻止了火势沿着电缆外壳一进行燃烧蔓延,从而达到了通过外接物理装置实现物理阻燃达到阻止火势蔓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耐高温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阻燃耐高温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电气设备包括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电缆属于电气设备中的二次设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电缆耐热性能差,在发生火灾时,容易发生燃烧,影响电力传输的同时,扩大了火灾的蔓延趋势,不能有效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市场上的电缆大多的阻燃性能不佳,不能通过外部的物理装置很好阻止火势的蔓延,且耐高温性也不佳,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燃耐高温电缆,具备通过外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耐高温电缆,包括方形外接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外接框(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侧配重块(2),所述内侧配重块(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环挡板(3),所述支撑圆环挡板(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5),所述滑动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扇形切割片(6),所述滑动柱(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靠近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动杆(8),所述连接转动杆(8)靠近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锥形齿轮(9),所述竖直锥形齿轮(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水平锥形齿轮(10),所述水平锥形齿轮(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转动轴(11),所述竖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耐高温电缆,包括方形外接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外接框(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侧配重块(2),所述内侧配重块(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环挡板(3),所述支撑圆环挡板(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4),所述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5),所述滑动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扇形切割片(6),所述滑动柱(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靠近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动杆(8),所述连接转动杆(8)靠近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锥形齿轮(9),所述竖直锥形齿轮(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水平锥形齿轮(10),所述水平锥形齿轮(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转动轴(11),所述竖直转动轴(11)的顶部和底部段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转盘(12),所述限位转盘(12)的活动套接有转动支撑座(14),所述转动支撑座(14)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15),所述转动支撑座(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柱(13),底部所述转动支撑座(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支杆(16),所述底部支杆(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杆(17),所述电机安装杆(1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一(18),所述支撑圆环挡板(3)的内部插接有电缆外壳一(19),所述电缆外壳一(1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缆外壳二(20),所述电缆外壳二(2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缆内壳(21),所述电缆内壳(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缆缆芯(22),所述连接转动杆(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螺杆固定套接环(23),所述方形外接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4),两个所述支撑杆(24)之间转动连接有顶部转动轴(33),所述方形外接框(1)的顶部前后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一(25),所述连接座一(2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二(27),两个所述连接座二(27)之间固定连接有滑轮顶板(28),所述电缆外壳一(1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滑轨(29),所述滑轮顶板(2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支撑架(30),所述滑轮支撑架(3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二(31),两个所述电机二(31)之间固定连接有滑轮(32),右侧所述底部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锐叶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昊缆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