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83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包括缓冲池和第一澄清池,缓冲池的一侧设有与外界连通的L形导水管,第一澄清池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板,第一密封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自吸水泵,第一澄清池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处理仓,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处理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澄清池。该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通过设有的第一自吸水泵可以将经过处理后的废水重新输出,并用于电镀清洗槽的清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设有的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处理仓可以将处理后的废水进一步漂清,提高其回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
技术介绍
电镀废水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电镀废水经过调节池进行PH值调节,再经过沉淀池沉淀,使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生化反应系统,再通过厌氧池和好氧池的处理进入到MBR膜池中处理,最后经过碳滤、超滤和反渗透以达到排放标准,但是经过上述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循环利用到电镀清洗槽的清洗,如果直接排放就导致水资源浪费,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经过多次处理后废水直接排放导致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包括缓冲池和第一澄清池,所述缓冲池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L形进水管,所述缓冲池的另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L形导水管,所述第一澄清池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自吸水泵,所述第一自吸水泵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包括缓冲池(1)和第一澄清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1)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L形进水管(10),所述缓冲池(1)的另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L形导水管(11),所述第一澄清池(2)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板(20),所述第一密封板(2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自吸水泵(5),所述第一自吸水泵(5)的进水端设有第一吸水管(50),所述第一自吸水泵(5)的出水端设有第一排水管(51),所述第一澄清池(2)的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管(21),所述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设有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处理仓(3),所述DTRO碟管式反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包括缓冲池(1)和第一澄清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1)的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L形进水管(10),所述缓冲池(1)的另一侧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外界连通的L形导水管(11),所述第一澄清池(2)的顶部设有第一密封板(20),所述第一密封板(20)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自吸水泵(5),所述第一自吸水泵(5)的进水端设有第一吸水管(50),所述第一自吸水泵(5)的出水端设有第一排水管(51),所述第一澄清池(2)的侧面且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第一连接管(21),所述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设有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处理仓(3),所述DTRO碟管式反渗透膜处理仓(3)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连接管(30),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澄清池(4),所述第二澄清池(4)的顶部设有第二密封板(40),所述第二密封板(4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自吸水泵(6),所述第二自吸水泵(6)的进水端设有第二吸水管(60),所述第二自吸水泵(6)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排水管(61),所述第二排水管(61)的端部连接有第三连接管(7),且所述第一排水管(51)的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管(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循环式漂清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少伟秦云庆郭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