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频共振吸声方法及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声方法及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宽频共振吸声方法及结构,属于噪声控制
,重点针对管道内部有流条件下的气动噪声控制
,但同时也适用于无流条件下的噪声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管道内部气动噪声控制一般采用消声器或在管道内壁铺设声衬来实现,需大量使用穿孔板和微穿孔板等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是基于亥姆霍兹共振器原理,将钢板、铝板或非金属板等以一定的孔径和穿孔率进行穿孔,背后留有一定深度的空腔,从而形成共振吸声结构,工作时充分利用其孔内与后部空腔内的空气层形成共振作用而有效吸声,在特定频段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相比于多孔吸声材料,共振吸声结构可以实现更低频率下的吸声,且具有更优越的耐高温、环保阻燃、高强度和长寿命等性能。对于微穿孔板降噪结构,现有理论技术通常为等腔深结构。单层降噪结构一般只产生一个有效的共振吸声峰值及其高阶谐波,虽然吸声系数峰值可达到0.9以上,但吸声频带较窄。为了拓宽吸声频段,可通过增加自由度的方式,采用双层微穿孔板降噪结构,可产生两个有效的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频共振吸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以上不同腔深的共振吸声单元进行并列组合形成吸声模块,来拓宽吸声的频率,且每个共振吸声单元四周及底部密闭,形成独立的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频共振吸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以上不同腔深的共振吸声单元进行并列组合形成吸声模块,来拓宽吸声的频率,且每个共振吸声单元四周及底部密闭,形成独立的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共振吸声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共振吸声单元采用两层以上不同腔深的腔体,来拓宽吸声的频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频共振吸声方法,其特征在于:吸声模块内不同共振吸声单元间至少有一层腔体采用变腔深结构,且腔深呈梯度连续变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共振吸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耦合叠加后的吸声带宽最大和平均吸声系数最大、或者根据对实际声源实现最大降噪量所需的声阻抗来设置吸声模块的设计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共振吸声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共振吸声单元腔体形状采用正六边形孔、正四边形孔、平行四边形孔或等腰梯形孔的结构,且孔内任意两条平行对边之间的距离小于待吸声声源最高降噪设计频率声波的1/4波长。
6.一种宽频共振吸声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国涛,傅亮,颜猛,郭福林,杨涛,贺才春,周常荣,胡金昌,吴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