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滗水器堰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滗水器
,具体指滗水器堰口结构。
技术介绍
滗水器又称滗析器,是SBR工艺中最关键的机械设备之一,滗水器是SBR工艺采用的定期排除澄清水的设备,它具有能从静止的池表面将澄清水滗出,而不搅动沉淀,确保出水水质的作用;现有的滗水器堰口自身并不具有上升的功能,当水量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污水处理压力增大(雨季尤甚),管网将存在较大溢流风险,为了避免出现溢流,做到污水应收尽收,同时为了保水质而不能缩短对污水的处理周期,必须通过提升生化池的运行液位来增加收水量,但受滗水器堰口高度的影响,提高液位会使未经处理的混合液经滗水器流出,从而造成环境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水量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时,受滗水器堰口高度影响,提高液位会使未经处理的混合液经滗水器流出,造成环境事故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滗水器堰口结构,所述滗水器堰口结构包括堰口主体部分,所述堰口主体部分包括多根相同的导水管, ...
【技术保护点】
1.滗水器堰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堰口主体部分,所述堰口主体部分包括多根相同的导水管(1),所述多根导水管(1)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所述多根导水管(1)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与每根导水管(1)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升缩管(21),所述集水槽(2)底部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集水槽(2)底部的多个圆形通孔通过多根第一防水升缩管(21)与多根导水管(1)一一对应连通;/n所述集水槽(2)两端的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两个转动板(3)之间远离集水槽(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浮筒(4);/n所述每根导水管(1)靠近顶部且远离浮筒(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罩 ...
【技术特征摘要】
1.滗水器堰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堰口主体部分,所述堰口主体部分包括多根相同的导水管(1),所述多根导水管(1)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所述多根导水管(1)的顶部设置有集水槽(2),所述集水槽(2)与每根导水管(1)之间设有第一防水升缩管(21),所述集水槽(2)底部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集水槽(2)底部的多个圆形通孔通过多根第一防水升缩管(21)与多根导水管(1)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集水槽(2)两端的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板(3),所述两个转动板(3)之间远离集水槽(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浮筒(4);
所述每根导水管(1)靠近顶部且远离浮筒(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罩(10),所述电机罩(10)垂直于导水管(1)且靠近集水槽(2)的侧面上设有开口(23),所述开口(23)的位置靠近导水管(1);
所述电机罩(10)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1);
所述电机罩(10)的内部设有传动齿轮(12),所述传动齿轮(12)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罩(10)的内部平行于导水管(1)设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下半部分与传动齿轮(12)靠近导水管(1)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14)的上半部分通过开口(23)伸出到电机罩(10)之外;
所述电机罩(10)的内部设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与螺纹杆(14)的下端转动连接;
所述螺纹杆(14)的上半部分设置有螺纹杆外壳(15),所述螺纹杆外壳(15)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16),所述螺纹杆外壳(15)平行于螺纹杆(14)的外表面与集水槽(2)远离浮筒(4)一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罩(10)与螺纹杆外壳(15)之间设有第二防水升缩管(22),所述第二防水升缩管(22)的两端分别与开口(23)和螺纹槽(16)连通,所述螺纹杆(14)的上半部分穿过第二防水升缩管(22)与螺纹槽(16)螺纹连接;
所述导水管(1)远离电机罩(10)一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8),所述限位件(18)的内部开设有平行于导水管(1)的限位槽(19),所述限位槽(19)内设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槽(19)与限位杆(20)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件(18)与集水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前程,万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