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71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属于循环水加药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药剂储罐、浓硫酸加药泵、浓硫酸加药管、循环水补水箱、循环水补水管、循环水补水泵、混流器以及进水管;浓硫酸加药管一端与药剂储罐连接,另一端与混流器的第一进口连接,浓硫酸加药泵位于浓硫酸加药管上;循环水补水管一端与循环水补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混流器的第二进口连接,循环水补水泵位于循环水补水管上;进水管一端与混流器的出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循环水前池连通。本申请实现了循环水补水和加药,避免了浓硫酸沉淀至循环水前池的池底腐蚀循环水前池的池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
本申请涉及循环水加药
,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
技术介绍
硫酸加药广泛应用到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中,用于去除循环水中的碱度,从而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实现节水效果。目前循环水加硫酸主要采用浓硫酸,主要是考虑到浓硫酸浓度高、氢价高、体积用量少、经济性能高。相关技术一般通过浓硫酸加药泵从浓硫酸储存罐中将浓硫酸直接投加入循环水前池,同时循环水补充水也直接加入循环水前池中。申请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浓硫酸浓度最高可达98%,其密度为1840kg/m3,而水的密度为1000kg/m3,浓硫酸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故在浓硫酸加入水中后,一边与水溶解,一边会重力下沉,若出现浓硫酸投加速度过快,会出现在未完全与水溶解时部分浓硫酸滴落到前池池底,造成对池底的腐蚀,从而影响电厂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浓硫酸投加速度过快,会出现在未完全与水溶解时部分浓硫酸滴落到前池池底,造成对池底的腐蚀,从而影响电厂安全运行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所述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包括:药剂储罐、浓硫酸加药泵、浓硫酸加药管、循环水补水箱、循环水补水管、循环水补水泵、混流器以及进水管;所述浓硫酸加药管一端与所述药剂储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流器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浓硫酸加药泵位于所述浓硫酸加药管上;所述循环水补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补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流器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水补水泵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管上;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混流器的出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循环水前池连通。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混流器中具有搅拌件。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水补水流量计,所述循环水补水流量计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管上。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水补水控制阀,所述循环水补水控制阀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管上,且所述循环水补水控制阀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流量计的进口侧。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浓硫酸流量计,所述浓硫酸流量计位于所述浓硫酸加药管上。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浓硫酸控制阀,所述浓硫酸控制阀位于所述浓硫酸加药管上,且所述浓硫酸控制阀位于所述浓硫酸流量计的进口侧。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pH在线监测仪,所述pH在线监测仪与所述循环水前池连接;所述pH在线监测仪用于在线监测所述循环水前池中水的pH值以控制所述循环水与浓硫酸的加药量。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ORP在线分析仪,所述ORP在线分析仪与所述循环水前池连接,所述ORP在线分析仪用于监测所述循环水前池中循环水的电位。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电导率监测仪,所述电导率监测仪与所述循环水前池连接,所述电导率监测仪用于监测所述循环水前池中循环水的电导率。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液位计,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前池上。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剂储罐与所述浓硫酸加药管的材质为铁材质或玻璃材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药系统,将浓硫酸加入循环水前池之前,先通过混流器将浓硫酸与循环水混合,对浓硫酸进行稀释后加入循环水前池。如此,一方面,实现了循环补水和加药,另一方面,避免了浓硫酸沉淀至循环水前池的池底腐蚀循环水前池的池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药剂储罐,100-循环水前池,2-浓硫酸加药泵,3-浓硫酸加药管,4-循环水补水箱,5-循环水补水管,6-循环水补水泵,7-混流器,8-进水管,9-循环水补水流量计,10-循环水补水控制阀,11-浓硫酸流量计,12-浓硫酸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循环水系统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的各行各业,在生产过程中,水在循环系统中不断的循环使用,由于水温、流速的变化,水的蒸发、以及外界灰尘杂物污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的浓缩,产生沉淀物附着和滋生大量微生物,堵塞管道、腐蚀设备,对循环水冷却系统的安全和运行效率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致使设备的使用寿命极大的缩短,降低换热效率,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抑制结垢或者腐蚀发生,就需向水中投加药剂,来改善循环水的PH值和杀灭微生物,缓解腐蚀和阻止结垢的生成。浓硫酸就属于上述所加的药剂中的一种。作业人员作业时一般通过浓硫酸加药泵从浓硫酸储存罐中将浓硫酸直接投加入循环水前池100,同时循环水补充水也直接加入循环水前池100中。但是由于浓硫酸浓度最高可达98%,其密度为1840kg/m3,而水的密度为1000kg/m3,浓硫酸密度远大于水的密度,故在浓硫酸加入水中后,一边与水溶解,一边会重力下沉,若出现浓硫酸投加速度过快,会出现在未完全与水溶解时部分浓硫酸滴落到前池池底,造成对池底的腐蚀,从而影响电厂安全运行。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该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包括:药剂储罐1、浓硫酸加药泵2、浓硫酸加药管3、循环水补水箱4、循环水补水管5、循环水补水泵6、混流器7以及进水管8;浓硫酸加药管3一端与药剂储罐1连接,另一端与混流器7的第一进口连接,浓硫酸加药泵2位于浓硫酸加药管3上;循环水补水管5一端与循环水补水箱4连接,另一端与混流器7的第二进口连接,循环水补水泵6位于循环水补水管5上;进水管8一端与混流器7的出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循环水前池100连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药系统,将浓硫酸加入循环水前池100之前,先通过混流器7将浓硫酸与循环水混合,对浓硫酸进行稀释后加入循环水前池100。如此,一方面,实现了循环补水和加药,另一方面,避免了浓硫酸沉淀至循环水前池100的池底腐蚀循环水前池100的池底。以下将通过可选地实施例进一步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混流器7中设置有搅拌件,通过搅拌件对进入混流器7中的水与浓硫酸进行搅拌,提高水与浓硫酸的混合效率。示例的搅拌件可以为叶轮式搅拌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搅拌件的形状和类型不限于此。可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包括:药剂储罐(1)、浓硫酸加药泵(2)、浓硫酸加药管(3)、循环水补水箱(4)、循环水补水管(5)、循环水补水泵(6)、混流器(7)以及进水管(8);/n所述浓硫酸加药管(3)一端与所述药剂储罐(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流器(7)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浓硫酸加药泵(2)位于所述浓硫酸加药管(3)上;/n所述循环水补水管(5)一端与所述循环水补水箱(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流器(7)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水补水泵(6)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管(5)上;/n所述进水管(8)一端与所述混流器(7)的出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循环水前池(10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包括:药剂储罐(1)、浓硫酸加药泵(2)、浓硫酸加药管(3)、循环水补水箱(4)、循环水补水管(5)、循环水补水泵(6)、混流器(7)以及进水管(8);
所述浓硫酸加药管(3)一端与所述药剂储罐(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流器(7)的第一进口连接,所述浓硫酸加药泵(2)位于所述浓硫酸加药管(3)上;
所述循环水补水管(5)一端与所述循环水补水箱(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混流器(7)的第二进口连接,所述循环水补水泵(6)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管(5)上;
所述进水管(8)一端与所述混流器(7)的出口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循环水前池(1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流器(7)中具有搅拌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水补水流量计(9),所述循环水补水流量计(9)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管(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水浓硫酸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循环水补水控制阀(10),所述循环水补水控制阀(10)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管(5)上,且所述循环水补水控制阀(10)位于所述循环水补水流量计(9)的进口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浓硫酸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伟陶逢春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