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务处理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70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任务处理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场景中待处理的目标任务,以及目标场景的多个数据处理维度;基于数据处理维度,在预设的多任务处理模型框架中构建每个数据处理维度对应的第一子网络模型,以及用以控制每个数据处理维度对每个目标任务的权重的第二子网络模型,得到目标场景的目标模型;获取目标场景的训练样本,确定每个训练样本的数据处理维度,并基于训练样本训练目标模型;其中,在目标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基于每个训练样本的数据处理维度,确定用以输入训练样本的样本特征的第一子网络模型;目标场景包括客体推荐场景、数据预测场景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使得整个模型学习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任务处理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多任务处理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化以及计算机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各种产品和资讯内容等越来越丰富,如何在不同场景下快速获取不同任务的任务处理结果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在多任务处理领域,多任务预估是一种主要方式。该方式可以针对多个不同任务同时进行处理,例如同时预测通信设备的启用频率,每次启用过程中的通信质量,通信设备的设备质量等指标时,通常可以将每个指标当作一个分支,公用同一套特征矩阵与网络结构进行并行预测。这样可以通过一个模型将三个指标同时预估,并且能够通过三个指标共同优化同一套网络结构。但是在相关技术方案中,在进行多任务处理时,一般将所有的特征统一进行管理,没有进一步根据场景特点、任务特点等对任务处理过程中的所需数据进行细分,导致模型学习不充分,有一些业务强相关的特点并没有学习到,模型训练过程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任务处理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任务处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场景中待处理的目标任务,以及针对所述目标场景的多个数据处理维度;/n基于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在预设的多任务处理模型框架中构建每个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对应的第一子网络模型,以及用以控制每个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对每个所述目标任务的权重的第二子网络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场景的目标模型;/n获取所述目标场景的训练样本,确定每个所述训练样本的数据处理维度,并基于所述训练样本训练所述目标模型;/n其中,在所述目标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基于每个所述训练样本的数据处理维度,确定用以输入所述训练样本的样本特征的第一子网络模型;所述目标场景包括客体推荐场景、数据预测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任务处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场景中待处理的目标任务,以及针对所述目标场景的多个数据处理维度;
基于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在预设的多任务处理模型框架中构建每个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对应的第一子网络模型,以及用以控制每个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对每个所述目标任务的权重的第二子网络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场景的目标模型;
获取所述目标场景的训练样本,确定每个所述训练样本的数据处理维度,并基于所述训练样本训练所述目标模型;
其中,在所述目标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基于每个所述训练样本的数据处理维度,确定用以输入所述训练样本的样本特征的第一子网络模型;所述目标场景包括客体推荐场景、数据预测场景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场景的训练样本,确定每个所述训练样本的数据处理维度,并基于所述训练样本训练所述目标模型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场景中的各个所述目标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所述逻辑关系,在所述目标模型中建立各个所述目标任务对应的网络分支之间的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任务处理模型框架中包括特征输入层,共享网络层与任务分支层;
其中,所述特征输入层用于获取所述训练样本的样本特征,并将所述样本特征输入所述共享网络层;所述共享网络层为各个所述目标任务共用的网络层,且所述共享网络层与所述任务分支层相连;所述任务分支层中包括对应各个目标任务的网络分支;
所述基于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在预设的多任务处理模型框架中构建每个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对应的第一子网络模型,以及用以控制每个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对每个所述目标任务的权重的第二子网络模型,得到所述目标场景的目标模型的步骤,包括:
构建每个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对应的第一子网络模型,以及用以控制每个所述数据处理维度对每个所述目标任务的权重的第二子网络模型,并基于所述第一子网络模型和所述第二子网络模型构建所述共享网络层;
其中,所述共享网络层与所述任务分支层相连,以将所述共享网络层中对应每个目标任务的输出数据输入至所述目标任务对应的网络分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逻辑关系,在所述目标模型中建立各个所述目标任务对应的网络分支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逻辑关系,在所述任务分支层建立各个所述目标任务对应的网络分支之间的连接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网络模型的数量与所述目标任务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第二子网络模型对应任意一个目标任务,且各个所述第二子网络模型对应的目标任务互不相同;
或者,所述第二子网络模型的数量与所述数据处理维度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第二子网络模型对应任意一个数据处理维度,且各个所述第二子网络模型对应的数据处理维度互不相同;
或者,所述第二子网络模型的数量为M和N的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涵谢乾龙王兴星张小华杨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