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包文隆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泵驱毛细相变回路的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037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泵驱毛细相变回路的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液体管路,第二液体管路,蒸汽管路,引射器、蒸发器;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一端通过引射器与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连通,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二端通过蒸发器与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连通;蒸汽管路的第一端通过引射器与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蒸汽管路的第二端通过蒸发器与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连通,结合了主动散热技术和被动散热技术,利用工质的相变潜热提高换热能力,满足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需求,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不仅提高电力、电子器件的功率,而且改善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环路热管和毛细泵回路传输距离小、启动困难等缺点,适应不同热流密度的电子器件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泵驱毛细相变回路的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控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泵驱毛细相变回路的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冷却方式主要有自然对流冷却、强制对流冷却、液体冷却、制冷系统冷却等。自然对流冷却通过空气自然对流及辐射散热,冷却能力有限,主要用于发热量较小的电子器件的冷却。强制对流冷却通过借助风扇强迫空气流动,带走电子器件的热量。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冷却主要通过增大散热面积及增加扰流等方式提高换热系数。液体冷却散热方式通过泵等动力设备驱动水、油及其他冷却液在冷却系统内循环,通过冷板与电子器件的散热表面接触,带走器件散发的热量。由于水、油等冷却液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因此大大提高换热系数,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子设备的散热。强制对流冷却主要通过提高泵的转速、改进冷板流道设计以及在流道内增加圆柱或翅片扰流等方式提高换热效率。传统冷却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需求,因此出现了多种的新型冷却技术,新型冷却技术主要有新型散热方式主要包括微通道散热、喷雾冷却、热管散热、射流冲击散热、液态金属散热等。其中热管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相变冷却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泵驱毛细相变回路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体管路,第二液体管路,蒸汽管路,引射器、蒸发器;其中,/n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引射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液体管路、引射器、第一液体管路、蒸发器构成第一回路;/n所述蒸汽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引射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蒸汽管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蒸汽管路、引射器、第一液体管路、蒸发器构成第二回路;/n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之间依次连接有储液器、第三压力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泵驱毛细相变回路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体管路,第二液体管路,蒸汽管路,引射器、蒸发器;其中,
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引射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液体管路、引射器、第一液体管路、蒸发器构成第一回路;
所述蒸汽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引射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蒸汽管路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蒸发器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蒸汽管路、引射器、第一液体管路、蒸发器构成第二回路;
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之间依次连接有储液器、第三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微流量泵、第四压力传感器、止回阀、第二电磁阀;
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二端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冷凝器、第一电磁阀;
所述蒸汽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蒸汽管路的第二端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冷凝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器用于将所述蒸汽管路内的工质及所述第二液体管路内的工质汇合后流向所述第一液体管路;
所述引射器包括液体进口、蒸汽进口与液体出口;其中,
所述液体进口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蒸汽进口与所述蒸汽管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腔体、盖板及设置在所述腔体及所述盖板之间的毛细芯;其中,
所述腔体内包含毛细芯安装腔、补偿腔和蒸汽腔;
所述补偿腔为所述毛细芯下部的空腔;所述补偿腔的侧壁包含补偿腔入口和补偿腔出口;
所述蒸汽腔为由所述盖板、腔体、毛细芯包围形成环形腔;所述蒸汽腔还包括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毛细芯之间;
所述毛细芯安装腔内设有支撑支架用于安装所述毛细芯;
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为加热面,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肋片,所述肋片与所述毛细芯的上部抵接;
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毛细芯的上部之间形成蒸汽槽道;所述蒸汽槽道宽度0.66mm,高度0.33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还包括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设置在所述腔体与所述盖板之间用于密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补偿腔入口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补偿腔出口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蒸汽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蒸汽出口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或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或所述蒸汽管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世红包文隆
申请(专利权)人:包文隆北京中电国核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