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压输出能力的分级可调的恒流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压输出能力的分级可调的恒流源。
技术介绍
在需求得到多路独立的可设定电流的高电压小电流的恒流源,尤其是脉冲形式的高电压小电流恒流源时,发现并没有特别适合的电路可以使用。作为设备,有专用的仪器能提供,但只能提供单路电流源且成本高。能获知的,最多的是利用稳压源转化构成的,基本上都运用在50~60V以下,难以有超过200V下稳定提供2~100mA的电流,现有电力电子技术上也没有较低成本的适用电路。本专利技术结合需要能精确调节,且要求在2~100mA的较宽的电流范围内,能够精确调节恒定电流的需求,设计开发,最后验证了将要提到的电路,能够在400V,甚至600V的直流供电下,提供2~100mA的恒定电流,需要的恒定电流可以通过电流相互隔离的光电耦合器件,用数字方式方式进行调节。电路中增加旁路的开关后,实际上还能够提供上千赫兹的脉冲恒流输出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压输出能力的分级可调的恒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高压输出能力的分级可调的恒流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器件排阻RX1、隔离开关组、恒流源电路、电压基准电路和负载RL,所述隔离开关组中至少设有一个隔离开关,每个所述隔离开关中均串联一个电阻,每个所述隔离开关中均配置有调节电流流通的C端和E端,所述光耦器件排阻RX1分别与每个所述隔离开关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稳压二极管Z1和双极晶体管Q1组成,所述电阻R2为旁路泄放电阻,所述双极晶体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串联后连接电源正极VCC端,所述双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负载RL串联后连接电源负极GND端,所述双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串联稳压二极管Z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压输出能力的分级可调的恒流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耦器件排阻RX1、隔离开关组、恒流源电路、电压基准电路和负载RL,所述隔离开关组中至少设有一个隔离开关,每个所述隔离开关中均串联一个电阻,每个所述隔离开关中均配置有调节电流流通的C端和E端,所述光耦器件排阻RX1分别与每个所述隔离开关连接,所述恒流源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稳压二极管Z1和双极晶体管Q1组成,所述电阻R2为旁路泄放电阻,所述双极晶体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串联后连接电源正极VCC端,所述双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负载RL串联后连接电源负极GND端,所述双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串联稳压二极管Z1和电阻R1后连接电源正极VCC端,所述恒流源电路与电压基准电路并联连接,所述电压基准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和双极晶体管Q2,所述双极晶体管Q2的基极与隔离开关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极晶体管Q2的发射极通过串联电阻R3与电源负极GND端连接,所述双极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电源正极VCC端连接,所述电阻R6分别与双极晶体管Q1的基极和双极晶体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7一端与双极晶体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电源正极VCC端连接,所述电阻R7并联有电阻R8,所述电阻R8与隔离开关组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压输出能力的分级可调的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晶体管Q2为NPN型三极管或PNP型三极管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压输出能力的分级可调的恒流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晶体管Q2采用稳压集成电路IC1代替,所述稳压集成电路IC1的参考极通过串联电阻R8与隔离开关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稳压集成电路IC1的阳极通过串联电阻R3与电源负极GND端连接,所述稳压集成电路IC1的阴极与电源正极VCC端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启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