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极轴望远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30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极轴望远镜,包括光学望远镜、代替分划板的显示屏以及控制电路;显示屏有一圈或者多圈封装的断点,每一个断点有透明的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每一个断点的点亮与关闭;一圈或者多圈断点的圆环的角半径为1°,与北极星绕行天北级的圆周角半径相同;控制电路上集成有时间位置获取模块;控制电路根据获取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计算出北极星相对天北级的时钟位置,并点亮代表其正确位置的断点;在视场中同时观察到北极星和需要调节到的正确位置,调节北极星与正确位置点亮的断点重合,就能准确对准天北级使赤道仪能够绕行赤经轴实现精准的跟踪。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设备,辅助用户快速精准对准北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极轴望远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望远镜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极轴望远镜。
技术介绍
赤道式天文望远镜是一种搭载赤道仪的天文望远镜,用来精确跟踪天体,现在有很多电动、智能的赤道仪产品,可以非常精确的跟踪目标。赤道仪的工作原理是让赤道仪的赤经轴1与地球的自转轴平行,然后让赤道仪搭载着天文望远镜绕着赤道仪一定的速度旋转就能准确跟踪天体目标。如图1,所以能否让赤经轴1准确平行于自转轴,是赤道仪工作的第一步,影响着跟踪精度。一般使用者借助极轴望远镜2调整赤经轴1平行于自转轴,极轴望远镜2是与赤经轴1同轴的低倍望远镜,如图2,望远镜内有分划板6,如图3。在北半球,极轴望远镜2的工作原理是让望远镜的十字线对准天北极,也就是地球自转轴在天球上的指向点。这个天北极的位置与北极星3的位置十分接近,只有不到1°的角偏差,所以对于很多使用者来说,调节赤道仪使北极星3与极轴望远镜2分划中心重合就能达到一定时间跟踪的目的。但是对于精度要求更高的场景,如暗星云摄影来说,这个精度不足。现有的做法是在极轴望远镜2十字中心外增加一个或多个角半径为1°左右的圆环,代表北极星3绕天北级旋转轨道,不同年份角半径不同,所以一般使用多个圆代表不同年份的绕行轨道。使用者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北极星3相对天北极的时钟坐标,然后把北极星3放到圆环的对应坐标位置。这样就可以对准天北极了。这需要使用者通过手机等查询位置然后调节,也有专利提出辅助调节方法以减轻使用者知识压力,如ZL201210106129.1《赤道式天文望远镜的极轴辅助调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中提出使用摄像头、微处理器和显示设备,以光标表示北极星3需要调节的位置。可显著提升使用者调节效率,但存在增加辅助设备和观测不直观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极轴望远镜,无需增加额外的辅助设备,辅助用户快速精准对准北极。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新型极轴望远镜,在北半球用来辅助调节赤道仪赤经轴对准天北极,包括光学望远镜、代替分划板的显示屏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光学望远镜物镜的像面位置;所述显示屏有一圈或者多圈封装的断点,每一个断点有透明的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每一个断点的点亮与关闭;一圈或者多圈断点的圆环的角半径为1°,与北极星绕行天北级的圆周角半径相同;所述控制电路上集成有时间位置获取模块;所述时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当前的地理位置和时间;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获取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计算出北极星相对天北级的时钟位置,并点亮代表其正确位置的断点;在视场中同时观察到北极星和需要调节到的正确位置,调节北极星与正确位置点亮的断点重合,就能准确对准天北级使赤道仪能够绕行赤经轴实现精准的跟踪。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PDLC或者OLED显示屏。进一步地,每一个断点采用蒸镀工艺蒸镀有透明的导线。进一步地,所述时间位置获取模块为GPS或者北斗的定位授时芯片,或者使用蓝牙从其他设备终端获取时间和位置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中的极轴望远镜用高透PDLC或者OLED屏代替分划板,PDLC或者OLED显示屏有一圈或者多圈封装的OLED断点,这样用户无需另外添加设备或离开极轴望远镜视场就能获取北极星的像点和理论上正确位置,调节赤道仪使像点与被点亮的OLED断点重合,就能准确调节使极轴望远镜对准天北极,从而使赤经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使赤道仪可以实现准确的跟踪。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赤道式天文望远镜与极轴望远镜跟踪天体的示意图;图2是传统的极轴望远镜(光学望远镜)的结构图;图3是传统的极轴望远镜的分划板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极轴望远镜的分划板示意图;图5是图4的OLED分划与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赤经轴;2、极轴望远镜;3、北极星;4、目镜;5、物镜;6、分划板;7、OLED断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在北半球用来辅助调节赤道仪赤经轴1对准天北极的新型极轴望远镜;包括传统的极轴望远镜(光学望远镜)、代替分划板6的OLED显示屏以及控制电路;OLED显示屏安装在物镜的像面位置;OLED显示屏有一圈或者多圈封装的OLED断点7,每一个OLED断点7有接近透明的导线(一般采用蒸镀工艺)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可以控制每一个OLED断点7的点亮与关闭。这个或多个圆环的角半径为1°左右,与北极星绕行天北级的圆周角半径相同。在关闭状态下,使用者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观察效果与传统极轴望远镜无异。控制电路载有GPS或者北斗以及其他可以提供地理位置以及授时的芯片。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获取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计算出北极星相对天北级的时钟位置,并点亮代表其正确位置的OLED断点7。在视场中同时观察到北极星和需要调节到的正确位置,调节北极星与正确位置点亮的OLED断点7重合,就能准确对准天北级使赤道仪能够绕行赤经轴实现精准的跟踪。本专利技术中的新型极轴望远镜用高透PDLC或者OLED屏代替分划板,考虑夜间使用优选OLED显示屏。该屏是字段式OLED,封装图案与传统极轴望远镜类似,但是中间北极星运转的轨道圆环的微结构是由一段一段的OLED断点组成,每一断点有蒸镀的电路薄膜与控制电路中芯片的管脚对应,由芯片控制开关点亮,本专利技术由光学望远镜、OLED屏和控制电路构成。控制电路上集成了GPS或者北斗等其他定位授时芯片,或者使用蓝牙等无限端口从其他设备终端获取时间和位置信息。使用时,观察效果与普通极轴望远镜无异。可以直接将北极星调节到视场内,开机,根据授时和地位位置的获取,控制电路中的微处理器会计算出北极星在极轴望远镜OLED显示屏圆环上的时钟位置,同时点亮对应位置的OLED断点,这样用户无需另外添加设备或离开极轴望远镜视场就能获取北极星的像点和理论上正确位置,调节赤道仪使像点与被点亮的OLED断点,就能准确调节使极轴望远镜对准天北极,从而使赤经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使赤道仪可以实现准确的跟踪。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极轴望远镜,在北半球用来辅助调节赤道仪赤经轴对准天北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望远镜、代替分划板的显示屏以及控制电路;/n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光学望远镜物镜的像面位置;/n所述显示屏有一圈或者多圈封装的断点,每一个断点有透明的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每一个断点的点亮与关闭;/n一圈或者多圈断点的圆环的角半径为1°,与北极星绕行天北级的圆周角半径相同;/n所述控制电路上集成有时间位置获取模块;所述时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当前的地理位置和时间;/n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获取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计算出北极星相对天北级的时钟位置,并点亮代表其正确位置的断点;/n在视场中同时观察到北极星和需要调节到的正确位置,调节北极星与正确位置点亮的断点重合,就能准确对准天北级使赤道仪能够绕行赤经轴实现精准的跟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极轴望远镜,在北半球用来辅助调节赤道仪赤经轴对准天北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望远镜、代替分划板的显示屏以及控制电路;
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光学望远镜物镜的像面位置;
所述显示屏有一圈或者多圈封装的断点,每一个断点有透明的导线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每一个断点的点亮与关闭;
一圈或者多圈断点的圆环的角半径为1°,与北极星绕行天北级的圆周角半径相同;
所述控制电路上集成有时间位置获取模块;所述时间位置获取模块获取当前的地理位置和时间;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获取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计算出北极星相对天北级的时钟位置,并点亮代表其正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小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