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28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偏光片、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所述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线偏层以及第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层包括至少一失效区,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对应所述失效区的第一区;其中,所述线偏层被配置为在所述失效区内失去偏振作用;所述第一保护层被配置为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的防眩光性能高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其他区域的防眩光性能;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的光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其他区域的光透过率;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光反射率低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其他区域的光反射率。从而提高了屏下摄像头的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光片、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偏光片、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变化及移动终端产品的发展,全面屏是终端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柔性OLED面板,利用Padbending技术可将信号走线区域弯折到屏幕下方,实现了下边框收窄;利用屏下光学或超声波指纹技术、屏幕发声技术及屏下摄像头技术可将传感器放置于屏幕下方,进一步提高了屏占比。其中,屏下摄像头工艺复杂,面临诸多挑战。屏下摄像头方案有盲孔和通孔两种。对比通孔屏,盲孔屏可实现摄像头完全隐藏于屏幕下方且可正常显示,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盲孔屏仅将背板(Backplate)、散热复合材进行开孔,显示面板(Panel)及显示面板以上不开孔,由于偏光片的存在,整个偏光片的透过率约为42%,会极大影响显示模组透过率,导致目前盲孔屏下摄像水平为几年前摄像水平,极大的影响此项技术的市场化推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片、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光片,所述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线偏层以及第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层包括至少一失效区,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对应所述失效区的第一区;其中,/n所述线偏层被配置为在所述失效区内失去偏振作用;/n所述第一保护层被配置为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n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的防眩光性能高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其他区域的防眩光性能;/n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的光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其他区域的光透过率;/n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光反射率低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其他区域的光反射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片,所述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线偏层以及第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层包括至少一失效区,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对应所述失效区的第一区;其中,
所述线偏层被配置为在所述失效区内失去偏振作用;
所述第一保护层被配置为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的防眩光性能高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其他区域的防眩光性能;
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的光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其他区域的光透过率;
所述第一保护层在所述第一区的光反射率低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在其他区域的光反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片还包括相位延迟片,所述相位延迟片通过压敏胶与所述第二保护层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对应所述失效区的防眩光性能以及光透过率高于其他区域;所述第二保护层包括对应所述失效区的第二区;其中,
所述第二保护层被配置为以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第二区的的防眩光性能高于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其他区域的防眩光性能;
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第二区的的光透过率高于所述第二保护层在其他区域的光透过率;
所述第二保护层在所述第二区的光反射率低于所述第二保护层在其他区域的光反射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允题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