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佳全专利>正文

研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19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墨机,包括底座和研墨机主体,所述底座和研墨机主体之间设有2个十字滑撑,所述十字滑撑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的两端为第一臂上端和第一臂下端,第二臂的两端为第二臂上端和第二臂下端,第一臂上端与研墨机主体铰接,研墨机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第二臂上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滑槽相配合,第二臂下端与底座铰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中部铰接,所述十字滑撑上还设有调节第一臂下端和第二臂下端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研墨机墨锭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功能更加丰富,能适应不同的砚台类型,并且,设备整体小巧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墨机
本技术涉及传统文房用品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研墨机。
技术介绍
中国传统书画主要在宣纸上以墨为主要表现介质进行书写和绘画。传统的墨是用墨锭(固体墨)在砚台上加水磨制而成的墨液,传统的墨色调丰富,层次感极强,是中国传统书画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表现介质,并且都是现用现磨。近代开发出了比较方便使用的液体墨,即墨汁,现代社会中墨汁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发现墨汁在制造的过程中为了长期保存的需要加入了大量有毒性的防腐剂(苯酚)、悬浊剂、增香剂等等,化学添加剂不仅直接对书画创作的毛笔、宣纸造成了一定的腐蚀,同时也降低书画作品的寿命,而且对人身健康也存在危害;练习过程中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传统墨由于色调更丰富、用料更环保的特点,使其又受到了书画家的重视。而使用传统墨最大的问题在于当绘画或书写量大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用墨锭在砚台上磨制,众多书画家都希望将时间用在书写和绘画上,而不是在准备用墨上。研墨机通过机械结构进行研墨,实现了自动研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研墨费时费力的问题。现有技术的研墨机通常是通过支架将墨锭吊起,支架上设置驱动墨锭旋转或往复的动力机构,墨锭和砚台之间设置弹簧,用于增加墨锭和砚台的接触压力。然而,配重或弹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墨锭和砚台的接触问题,但研墨机对于不同高度及平整性较差的砚台的适应性依然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比如:汉代砚式的凸面砚台、唐代和宋代砚式的斜面砚台、明代以后至现代常见的平面或凹面砚台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能适应不同高度不同平整度的砚台的研墨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研墨机,包括底座和研墨机主体,所述底座和研墨机主体之间设有2个十字滑撑,所述十字滑撑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的两端为第一臂上端和第一臂下端,第二臂的两端为第二臂上端和第二臂下端,所述研墨机主体上设有第二支撑凸起,第一臂上端与第二支撑凸起铰接,研墨机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第二臂上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滑槽相配合,第二臂下端与底座铰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中部铰接,所述十字滑撑上还设有调节第一臂下端和第二臂下端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本技术通过调整第一臂下端和第二臂下端间距,来实现研墨机主体的升降,与研墨机主体相连的第一臂上端和第二臂上端这两个端点中,第一臂上端与研墨机主体铰接,而第二臂上端通过垂直固定于第二臂上端的第一销轴在滑槽中滑动,滑槽的长度方向与研墨机的主体底板呈15-60°的角度,所以在研墨机主体上升时,研墨机主体在升高的同时还可以发生一定的倾斜,从而使研墨机主体上伸出的墨锭夹持部在做旋转运动的同时还可以在扭簧的作用下更好的与砚台面紧密相配合,尤其是与倾斜面或不平整的砚台相配合。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螺杆,2个十字滑撑的第一臂下端之间设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分别与两个十字滑撑的第一臂下端转动连接,螺杆的一端通过固定于底座上的限位孔被限位,螺杆可相对于限位孔转动,第二销轴上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孔,通过转动螺杆即可实现第二销轴与限位孔之间的间距调节,从而实现第一臂下端和第二臂下端之间的间距调节。螺杆的尾部设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设置于螺杆远离限位孔的一端。2个十字滑撑的第一臂上端之间设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上套有扭簧。2个十字滑撑主要起到对研墨机主体高度和角度的大致调节,而扭簧则进一步补充了研墨机中墨锭夹持部的角度调节功能。扭簧一端与研墨机主体的底板相连,使研墨机主体产生以第三销轴为转轴的相对转动的趋势,从而将墨锭夹持部压紧到砚台上,扭簧可以实现墨锭夹持部中墨锭对砚台产生2kg的压力。本技术通过扭簧的实现墨锭与砚台之间的压紧,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配重方式,优化了结构,极大的节省了空间。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一臂上部和第一臂下部,第一臂上部和第一臂下部之间呈150-175°的夹角,所述第二臂包括第二臂上部和第二臂下部,第二臂上部和第二臂下部之间呈150-175°的夹角。十字滑撑第一臂和第二臂具有一定的曲度,有助于协助研墨机主体前倾,从而使墨锭更好的接触砚台。所述研墨机主体包括墨锭夹持部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曲轴轮、连杆和滑块,连杆的一端与墨锭夹持部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轴轮的外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连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研墨机主体上还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轨道。本技术以曲轴滑块的方式实现了墨锭夹持部的旋转动作,其使设备整体更加紧凑,极大的减少了设备尺寸。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凸起,第二臂下端与第一支撑凸起铰接。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研墨机墨锭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功能更加丰富,能适应不同的砚台类型,并且,设备整体小巧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研墨机主体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5是十字滑撑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底座2、研墨机主体3、十字滑撑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第三销轴11、第一支撑凸起21、第二支撑凸起22、滑槽23、墨锭夹持部24、驱动部31、第一臂32、第二臂33、间距调节装置241、曲轴轮242、连杆243、滑块244、轨道331、螺杆2411、销钉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研墨机,包括底座1和研墨机主体2,所述底座1和研墨机主体2之间设有2个十字滑撑3,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十字滑撑包括第一臂31和第二臂32,第一臂31的两端为第一臂上端和第一臂下端,第二臂32的两端为第二臂上端和第二臂下端,如图3所示所述研墨机主体2上设有第二支撑凸起21,第一臂上端与第二支撑凸起21铰接,如图2和图5所示研墨机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22,第二臂上端通过第一销轴4与滑槽22相配合,第二臂下端与底座1铰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中部铰接,所述十字滑撑3上还设有调节第一臂下端和第二臂下端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33。所述第一臂31包括第一臂上部和第一臂下部,第一臂上部和第一臂下部之间呈170°的夹角,所述第二臂32包括第二臂上部和第二臂下部,第二臂上部和第二臂下部之间呈170的夹角。2个十字滑撑的第一臂下端之间设有第二销轴5。如图3所示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螺杆331,第二销轴上设有与螺杆331相配合的螺纹孔。2个十字滑撑的第一臂上端之间设有第三销轴6,所述第三销轴6上套有扭簧。如图4所示,所述研墨机主体包括墨锭夹持部23和驱动部24,所述驱动部24包括曲轴轮241、连杆242和滑块243,连杆242的一端与墨锭夹持部23固定连接,连杆242的另一端与曲轴轮241的外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43与连杆242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研墨机主体上还设有与滑块243相配合的轨道244。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撑凸起1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研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研墨机主体,所述底座和研墨机主体之间设有2个十字滑撑,所述十字滑撑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的两端为第一臂上端和第一臂下端,第二臂的两端为第二臂上端和第二臂下端,第一臂上端与研墨机主体铰接,研墨机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第二臂上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滑槽相配合,第二臂下端与底座铰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中部铰接,所述十字滑撑上还设有调节第一臂下端和第二臂下端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研墨机主体,所述底座和研墨机主体之间设有2个十字滑撑,所述十字滑撑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的两端为第一臂上端和第一臂下端,第二臂的两端为第二臂上端和第二臂下端,第一臂上端与研墨机主体铰接,研墨机主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第二臂上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滑槽相配合,第二臂下端与底座铰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中部铰接,所述十字滑撑上还设有调节第一臂下端和第二臂下端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包括第一臂上部和第一臂下部,第一臂上部和第一臂下部之间呈150-175°的夹角,所述第二臂包括第二臂上部和第二臂下部,第二臂上部和第二臂下部之间呈150-175°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研墨机,其特征在于:2个十字滑撑的第一臂下端之间设有第二销轴,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怡李佳全
申请(专利权)人:李佳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