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17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墨盒,该墨盒包括打印头壳体、墨囊和顶出构件,打印头壳体开设有安装腔、卡合槽和顶出孔;墨囊包括墨囊本体和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墨盒本体连接;本申请在所述墨囊装入所述打印头壳体时,所述墨囊本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卡合凸起伸入所述卡合槽内与所述卡合槽卡合锁定;在拆卸所述墨囊时,所述顶出构件在所述顶出孔将所述墨囊顶出所述安装腔,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槽脱离。本申请通过顶出构件将墨囊顶出安装腔,有效防止了墨囊卡死在打印头壳体内的情况的产生,同时方便用户更换墨囊,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盒
本申请涉及图像形成
,具体涉及一种墨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重复利用墨盒的外壳,将原废弃墨盒的内部修改为一可拆卸的墨盒内胆,从而能够通过更换墨盒内胆重复利用墨盒外壳。为了能够控制墨水信息,往往会在墨盒外壳及墨盒内胆上设置有芯片,通过电连接实现控制效果。而为了保证墨盒内胆与墨盒外壳安装的稳定性,墨盒内胆与墨盒外壳之间会通过卡合的方式进行固定。但是,由于加工工艺的误差或者墨盒外壳内壁上的筋条未处理干净,可能会造成墨盒内胆与墨盒外壳之间的卡合变得过于紧密,使得用户在拆卸墨盒内胆时,会比较费劲,不方便使用。甚至,可能会出现墨盒内胆卡死在墨盒外壳内,进而发生无法更换的情况,致使产品无法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墨囊卡死在打印头壳体中、且方便更换墨囊的墨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墨盒,该墨盒于包括:打印头壳体,开设有安装腔、卡合槽和顶出孔;墨囊,包括墨囊本体和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墨盒本体连接;顶出构件;在所述墨囊装入所述打印头壳体时,所述墨囊本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卡合凸起伸入所述卡合槽内与所述卡合槽卡合锁定;在拆卸所述墨囊时,所述顶出构件在所述顶出孔中将所述墨囊顶出所述安装腔,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槽脱离。优选地,所述顶出构件设置于所述墨囊本体的底部,在所述墨囊装入所述打印头壳体时,所述顶出构件伸出所述顶出孔。优选地,所述顶出构件设置为墨囊柱。优选地,所述顶出构件包括凸起部和卡合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墨囊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墨囊本体底部的一端连接。优选地,所述顶出构件设置于所述打印头壳体的顶出孔。优选地,所述顶出构件包括顶出端和操作端,所述顶出端穿设于所述顶出孔,所述操作端设置于所述顶出孔外侧并与所述顶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操作端覆盖于所述顶出孔。优选地,所述顶出构件包括顶出部、连接部和操作部,所述顶出部设置于所述顶出孔的内侧,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顶出孔的外侧,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顶出孔内,并且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出部、所述操作部连接。优选地,所述顶出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墨囊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墨盒还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三芯片;所述第一芯片设置于所述打印头壳体的侧壁,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三芯片设置于所述墨囊的侧壁;所述第二芯片设置于所述打印头壳体的侧壁,与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三芯片分别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芯片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打印头壳体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延伸至所述打印头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三芯片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墨盒还包括弹性垫,所述弹性垫设置于所述打印头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端部延伸至所述弹性垫远离所述打印头壳体内壁的一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墨盒包括打印头壳体、墨囊和顶出构件,打印头壳体开设有安装腔、卡合槽和顶出孔,墨囊包括墨囊本体和卡合凸起,卡合凸起与墨囊本体连接;在墨囊装入打印头壳体内时,墨囊本体位于安装腔内,卡合凸起伸入卡合槽内与卡合槽卡合锁定;在拆卸墨囊时,顶出构件在所述顶出孔中将所述墨囊顶出所述安装腔,卡合凸起与卡合槽脱离。本申请通过顶出构件将墨囊顶出安装腔,有效防止了墨囊卡死在打印头壳体内的情况的产生,同时方便用户更换墨囊,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墨盒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打印头壳体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打印头壳体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4为图1中打印头壳体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墨囊的立体组装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打印头壳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墨盒的立体组装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带有墨囊保护罩的墨囊的立体图。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墨囊的立体图。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顶出构件的部面图。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顶出构件的立体图。附图标识:1、打印头壳体;11、安装腔;12、卡合槽;13、顶出孔;14、第一侧面;15、第二侧面;16、第三侧面;17、第四侧面;18、第一底面;19、第二底面;20、凹槽;2、墨囊;21、墨囊本体;211、出墨口;22、盖体;221、导气孔;222、注墨孔;223、导气槽;23、卡合凸起;24、卡条;25、把持部;3、顶出构件;31、凸起部;32、卡合部;33、顶出端;34、操作端;35、顶出部;351、限位槽;36、连接部;37、操作部;4、打印头;5、第一芯片;6、第二芯片;61、第一端部;62、第二端部;7、第三芯片;8、弹性垫;9、支撑件;10、打印头保护罩;101、保护罩本体;102、硅胶垫;103、把手;104、卡接件;200、墨囊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墨盒,该墨盒包括打印头壳体1、墨囊2、顶出构件3和打印头4。打印头4设置于打印头壳体1的底部,用于进行打印操作;墨囊2可拆卸安装于打印头壳体1内,用于为打印头4提供墨液,当墨囊2内的墨液消耗殆尽时,即可从打印头壳体1中取出进行更换。具体地,打印头壳体1开设有安装腔11、卡合槽12和顶出孔13,墨囊2包括墨囊本体21、盖体22、卡合凸起23和卡条24。墨囊本体21开设有容纳腔,用于容纳墨液,盖体22通过焊接等方式盖合于墨囊本体21,使容纳腔被密封,避免墨水泄漏。卡条24设置于盖体22的顶部,用于与图像形成设备本体卡合,使得墨盒能够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内安装及固定。卡合凸起23与墨囊本体21连接,并且卡合凸起23与卡合槽12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打印头壳体,开设有安装腔、卡合槽和顶出孔;/n墨囊,包括墨囊本体和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墨盒本体连接;/n顶出构件;/n在所述墨囊装入所述打印头壳体时,所述墨囊本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卡合凸起伸入所述卡合槽内与所述卡合槽卡合锁定;在拆卸所述墨囊时,所述顶出构件在所述顶出孔中将所述墨囊顶出所述安装腔,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槽脱离。/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23 CN 2019213895249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印头壳体,开设有安装腔、卡合槽和顶出孔;
墨囊,包括墨囊本体和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墨盒本体连接;
顶出构件;
在所述墨囊装入所述打印头壳体时,所述墨囊本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卡合凸起伸入所述卡合槽内与所述卡合槽卡合锁定;在拆卸所述墨囊时,所述顶出构件在所述顶出孔中将所述墨囊顶出所述安装腔,所述卡合凸起与所述卡合槽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构件设置于所述墨囊本体的底部,在所述墨囊装入所述打印头壳体时,所述顶出构件伸出所述顶出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构件设置为墨囊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构件包括凸起部和卡合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墨囊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墨囊本体底部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构件设置于所述打印头壳体的顶出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构件包括顶出端和操作端,所述顶出端穿设于所述顶出孔,所述操作端设置于所述顶出孔外侧并与所述顶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栋杰邱涌群李正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