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14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8
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其包括石墨烯化纤平纹布,底层平纹布,以及纤维连接层。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由多根石墨烯化纤纺织而成。每一根所述石墨烯化纤包括芯纱,与外包纱。所述芯纱包括芯丝,以及设置在所述芯丝外表面的石墨烯层。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纤维将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连接在一起。所述尼龙丝勾连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平纹布之间。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每一根纤维的走向与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及底层平纹布之间的排列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10度。本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可以利用石墨烯本身的抗菌除臭导热特性,使得该面料具有抗菌除臭导热的性能,同时由于所述纤维连接层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平纺布之间,使得其具有弹性与减震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
本技术属于纺织布料制造
,特别是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物品,目前鞋的材料以天然纤维织物和皮革为主。主要有皮革、合成革、纺织物、橡胶和塑料等,其中,布鞋和胶鞋多选用坚固、耐磨,保温性、吸湿性好的棉布和毛呢,如贡布、平绒、线呢、灯芯绒、帆布以及华达呢、花呢、海军呢、大衣呢等。近代以来化工合成材料渐多,如使用采用绵纶或涤纶面料制成。但是这些化工材料由于其组织结构本身的特点的原因,其透气性,抗菌除臭能力,以及弹性减震能力都相较于布料及皮革都要差很多,但是化工合成材料本身的特点也很多,如成本,耐磨性,韧性等等相较于皮革或棉布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如何能够使化工合成材料扬长避短,成为各个制鞋公司及鞋子面料制造公司的追求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适应高精度耐冲击要求的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其包括一层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一层底层平纹布,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之间的纤维连接层。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由多根石墨烯化纤纺织而成。每一根所述石墨烯化纤具有相同的结构与组成并包括一根芯纱,与一根缠绕在所述芯纱上的外包纱。所述芯纱包括一根芯丝,以及设置在所述芯丝外表面的石墨烯层。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纤维将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连接在一起。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纤维由尼龙丝制成。所述尼龙丝勾连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平纹布之间。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每一根纤维的走向与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及底层平纹布之间的排列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10度。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由梭织机纺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芯丝由化纤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外包纱由化纤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平纹布由梭织机纺织而成,且该平纹布由棉线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平纹布由羊绒、驼绒、兔绒或棉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纤维连接层的高度介于3mm至8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尼龙丝的直径介于1微米至3微米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由于具有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底层平纹布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平纹布之间的纤维连接层,而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由芯纱,与缠绕在所述芯纱上的外包纱的组合纱线纺织而成,且每一个所述芯纱包括一根芯丝,以及设置在所述芯丝外表面的石墨烯层,从而可以利用石墨烯本身的抗菌除臭导热特性,使得该面料具有抗菌除臭导热的性能,同时由于所述纤维连接层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平纺布之间,使得该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成为一种三明治结构,而纤维连接层中的每一根纤维的走向与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及平纹布的排列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0度,使得所述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具有了弹性与减震功能,而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底层平纹布及纤维连接层皆可由化工材料制成,从而使得该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既利用了化工材料的特性,同时其也具有抗菌除臭导热的特性以及弹性与减震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所具有的石墨烯化纤平纹布的石墨烯化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石墨烯化纤所具有的芯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坯料包括一层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一层底层平纹布20,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与底层平纹布20之间的纤维连接层3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坯料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层,如印刷层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由石墨烯化纤纺织而成,且使用梭织机纺织成平纹布,平纹布交织点多,质地坚牢、表面平整,较为轻薄、耐磨、透气。因此,平纹布特别适合于制作鞋子面料。至少平纹布平身的结构特征,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中每一根所述石墨烯化纤具有相同的结构与组成。所述石墨烯化纤包括一根芯纱11,与一根缠绕在所述芯纱11上的外包纱12。所述芯纱11包括一根芯丝111,以及设置在所述芯丝111外表面的石墨烯层112。所述芯丝111由化工材料制成,如涤纶,锦纶等。所述石墨烯层122直接设置在所述芯丝111的表面,其设置方法应当为现有技术,如专利号201510680473.5,专利名称为一种石墨烯-涤纶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所公开的方法。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外包纱12缠绕在所述芯纱11的外面,其也可以由化工材料制成,其缠绕方式应当为螺旋缠绕,其为一种纺线方法,在此不再赘述。石墨烯本身为一种现有技术,其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由于石墨烯具有抗菌除臭的功能,其也在纺织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述底层平纹布20可以由任意材料如化工材料或非化工材料等材料制成,其可以实际需要而选用,如是否与皮肤直接接触。采用非化工材料时,其可以由羊绒、驼绒、兔绒或棉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层平纹布20也由涤纶通过梭织机纺织而成,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纤维连接层30中的纤维将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与底层平纹布20连接在一起。所述纤维连接层30中的纤维由尼龙丝制成。所述尼龙丝勾连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与底层平纹布20之间。所述尼龙丝勾连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与底层平纹布20之间的方法应当为一种现有技术,如常熟华宏织造有限公司或伯龙三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制造的三维夹心织物,其公开了这种方法,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在所述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中,所述纤维连接层30中的每一根纤维的走向与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及底层平纹布20之间的排列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10度,从而使得所述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具有弹性及延展性,从而也具备了减震的功能。所述纤维连接层的高度介于3mm至8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尼龙丝的直径介于1微米至3微米之间,以提高该面料的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由于具有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底层平纹布20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与平纹布20之间的纤维连接层30,而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由芯纱11,与缠绕在所述芯纱11上的外包纱12的组合纱线纺织而成,且每一个所述芯纱11包括一根芯丝111,以及设置在所述芯丝111外表面的石墨烯层112,从而可以利用石墨烯本身的抗菌除臭导热特性,使得该面料具有抗菌除臭导热的性能,同时由于所述纤维连接层30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10与底层平纺布20之间,使得该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成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包括一层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一层底层平纹布,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之间的纤维连接层,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由多根石墨烯化纤纺织而成,每一根所述石墨烯化纤具有相同的结构与组成并包括一根芯纱,与一根缠绕在所述芯纱上的外包纱,所述芯纱包括一根芯丝,以及设置在所述芯丝外表面的石墨烯层,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纤维将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连接在一起,所述纤维连接层的纤维由尼龙丝制成,所述尼龙丝勾连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之间,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每一根纤维的走向与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及底层平纹布之间的排列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1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包括一层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一层底层平纹布,以及连接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之间的纤维连接层,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由多根石墨烯化纤纺织而成,每一根所述石墨烯化纤具有相同的结构与组成并包括一根芯纱,与一根缠绕在所述芯纱上的外包纱,所述芯纱包括一根芯丝,以及设置在所述芯丝外表面的石墨烯层,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纤维将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连接在一起,所述纤维连接层的纤维由尼龙丝制成,所述尼龙丝勾连在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与底层平纹布之间,所述纤维连接层中的每一根纤维的走向与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及底层平纹布之间的排列方向之间的角度小于1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立体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化纤平纹布由梭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安迅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