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0051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及方法,属于高粘煤泥干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泥烘干处理能耗高、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挤压组件、位于挤压组件下方的干燥组件以及位于挤压组件和干燥组件之间的制条孔板;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以及位于挤压筒内的活塞,干燥组件包括干燥筒以及用于为干燥筒内提供干燥气体的供气单元,挤压筒中活塞与制条孔板间的空间为挤压腔,干燥筒内为干燥腔,挤压腔与进料管连通,干燥筒与排料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为煤泥的进料→煤泥的压缩切割和挤压干燥→煤泥条的烘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及方法可用于煤泥的制条和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属于高粘煤泥干燥
,具体涉及一种细粒级高粘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煤泥回收的工艺与用途不同,煤泥的物理性质差别不一。目前,通常采用压滤机对于煤泥进行回收。但是,压滤机回收的煤泥通常要求含水量在20%~24%左右,煤泥的含水量过高不但会影响煤泥价格,还会影响煤泥的销售。现有的煤泥烘干处理存在能耗高、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申请旨在提供了一种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泥烘干处理能耗高、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本申请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包括挤压组件、位于挤压组件下方的干燥组件以及位于挤压组件和干燥组件之间的制条孔板;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以及位于挤压筒内的活塞,干燥组件包括干燥筒以及用于为干燥筒内提供干燥气体的供气单元,挤压筒中活塞与制条孔板间的空间为挤压腔,干燥筒内为干燥腔,挤压腔与进料管连通,干燥筒与排料管连通。进一步地,沿竖直方向,活塞、挤压腔、制条孔板、干燥腔依次布置。进一步地,上述煤泥制条干燥装置的干燥对象尤其适用于浓缩机底流经压滤后的细粒级高粘煤泥,此种细粒级高粘煤泥煤泥的粒度为0.5mm以下,含水量在20%~24%;干燥气体来源于发电厂锅炉燃烧得到的烟气尾气。进一步地,上述煤泥制条干燥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挤压腔内煤泥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位于挤压腔的底部、制条孔板上。r>进一步地,上述煤泥制条干燥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干燥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位于干燥腔的侧壁或悬空设于干燥腔的轴线上。进一步地,上述煤泥制条干燥装置还包括驱动挤压筒和进料管振动的激振器。进一步地,激振器设于进料管的下方且与进料管的侧壁相接触。进一步地,上述煤泥制条干燥装置还包括位于挤压腔内的布料组件,布料组件包括传料板和布料板,传料板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悬空端,悬空端延伸至挤压腔的轴线,其连接端与挤压腔的侧壁转动连接,布料板挂设于传料板的悬空端,传料板的形状为向下倾斜的平板状,布料板的形状为伞形。进一步地,上述布料组件还包括升降带,升降带的一端与传料板的悬空端连接,升降带的另一端穿过进料管与活塞的上端面连接,使得传料板的悬空端与活塞的运动方向相反。进一步地,上述传料板的连接端通过扭簧与挤压腔的侧壁转动连接;或者,传料板的悬空端朝向制条孔板一侧通过螺旋拉簧与挤压腔的侧壁连接。进一步地,供气单元包括主气管以及主气管连通的主气流分散器,主气流分散器位于干燥腔的一侧,主气管、主气流分散器和干燥腔依次连接。进一步地,上述供气单元还包括辅气管以及与辅气管连通的辅气流分散器,主气流分散器和辅气流分散器分别位于干燥腔的两侧。进一步地,主气流分散器和辅气流分散器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两者相对于干燥腔的轴线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干燥气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500℃。进一步地,干燥气体的温度为140℃~200℃。进一步地,主气管提供的干燥气体温度大于辅气管提供的干燥气体温度。进一步地,主气管提供的干燥气体温度与辅气管提供的干燥气体温度的差值为10℃~15℃。进一步地,上述煤泥制条干燥装置还包括与干燥腔连通的气固分离器。进一步地,气固分离器为布袋除尘器。进一步地,进料管设于挤压腔的侧壁,排料管位于干燥腔的底部。进一步地,上述煤泥制条干燥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回形支撑板和脚支柱,回形支撑板通过脚支柱支撑在安装面上,干燥筒架设在回形支撑板上。进一步地,上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套筒和紧固板,制条孔板通过紧固板与干燥筒固定连接,套筒套设于挤压筒的外侧且与制条孔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套筒、紧固板、回形支撑板和脚支柱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上述制条孔板的挤压孔的孔径为10mm~100mm。进一步地,上述挤压筒的直径为2m~5m。进一步地,上述干燥筒的直径为2.5m~7.5m。进一步地,上述活塞运转距离为0.5m~3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煤泥制条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煤泥的进料打开进料管,煤泥从进料管进入挤压腔,当挤压腔内的煤泥达到一定厚度时,关闭进料管;步骤2:煤泥的压缩切割和挤压干燥开启活塞,活塞向制条孔板方向运动,挤压腔容积逐渐减小,活塞挤压煤泥,在压力的作用下,煤泥通过制条孔板的制条孔,完成煤泥的压缩切割和挤压干燥,得到煤泥条,活塞复位;步骤3:煤泥条的烘干通过挤压形成的煤泥条垂直悬挂于制条孔板的下方、干燥腔内,供气单元向干燥腔内通入干燥气体,干燥气体与煤泥条进行传质传热,对煤泥条进行烘干干燥,得到的煤泥块从排料管排出。进一步地,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包括激振器,上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打开进料管,开启激振器,在激振器的振动作用下,含水量在20%~24%、粒度为0.5mm以下的高粘压滤煤泥从进料管进入挤压腔,并在挤压腔的底部分散均匀填充;步骤12:经过激振器1min~10min的振动后,当挤压腔内的煤泥量达到一定厚度时,停止激振器,关闭进料管。进一步地,供气单元包括主气管、主气流分散器、辅气管和辅气流分散器,上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通过挤压形成的煤泥条垂直悬挂于制条孔板的下方、干燥腔内,干燥气体依次通过主气管和主气流分散器沿水平方向通入干燥腔,对煤泥条进行烘干干燥;步骤32:干燥气体依次通过辅气管和辅气流分散器沿水平方向通入干燥腔,对煤泥条进行辅助烘干干燥,得到的煤泥块从排料管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a)本申请提供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为煤泥给料、制条和干燥一体化装置,通过活塞对煤泥进行挤压和制条,挤压过程中可以将煤泥中的水分挤出,同时完成制条和一次干燥;通过供气单元向干燥腔内通入干燥气体,对悬挂于制条孔板下方的煤泥条进行二次干燥,在整个的制条干燥过程中对煤泥进行了两次干燥,减少了中间环节衔接困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制条干燥效率高、能耗低,有效地解决了压滤煤泥水分过高的问题。b)本申请提供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通过活塞将煤泥压成条状,不仅能够防止细颗粒接触高温烟气直接燃烧,还能够减少煤泥干燥后粉末现象造成的粉尘污染,保护环境。c)本申请提供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在激振器的作用下,煤泥自动从进料管进入挤压腔,并分散填充在挤压腔的底部,也就是制条孔板上,经过激振器的进一步振动后,挤压腔内的煤泥量达到一定厚度和充实度,且厚度均匀性有所提高,实现均匀入料,在活塞挤压煤泥过程中,煤泥受力均匀,更加有利于活塞对煤泥的挤压。d)本申请提供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当煤泥从进料管进入挤压腔中后,先落在传料板上,然后沿着传料板向下运动至布料板上,并沿着伞形的布料板均匀分散至挤压腔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组件、位于挤压组件下方的干燥组件以及位于挤压组件和干燥组件之间的制条孔板;/n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以及位于挤压筒内的活塞,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干燥筒以及用于为干燥筒内提供干燥气体的供气单元,所述挤压筒中活塞与制条孔板间的空间为挤压腔,所述干燥筒内为干燥腔,所述挤压腔与进料管连通,所述干燥筒与排料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组件、位于挤压组件下方的干燥组件以及位于挤压组件和干燥组件之间的制条孔板;
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挤压筒以及位于挤压筒内的活塞,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干燥筒以及用于为干燥筒内提供干燥气体的供气单元,所述挤压筒中活塞与制条孔板间的空间为挤压腔,所述干燥筒内为干燥腔,所述挤压腔与进料管连通,所述干燥筒与排料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挤压腔内煤泥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或用于检测干燥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挤压筒和进料管振动的激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包括主气管以及主气管连通的主气流分散器,主气流分散器位于干燥腔的一侧,主气管、主气流分散器和干燥腔依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单元还包括辅气管以及与辅气管连通的辅气流分散器,所述主气流分散器和辅气流分散器分别位于干燥腔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泥制条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管提供的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真勇王国强刘炯天贺琼琼许恩乐万克记董秀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