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结构墙体开孔或凿除的操作工具省力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01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墙体开孔或凿除的操作工具省力支架,其能够方便工人更省力的使用操作机械,提高施工效率,包括横向板,套柱,支撑柱,固定螺杆,套柱能够插入在支撑柱内并在支撑柱内上下滑动,套柱固定设置在横向板的两侧端下方位置,套柱上与支撑柱上排列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孔,固定螺杆能够旋入固定在螺孔内,从而将套柱与支撑柱连接固定在一块,支撑柱的底端前后侧部位固定设置有支撑板,使用时支撑柱分布在两侧,其支撑于地面上,将套柱插入支撑柱内并调整适当位置后通过固定螺杆固定,横向板上端保持水平,对建筑结构墙面进行钻孔或者破除时可以将操作机械如钻机等搁置在横向板上进行操作,使得操作更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墙体开孔或凿除的操作工具省力支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墙体开孔或凿除的操作工具省力支架。
技术介绍
墙体的开孔以及凿除是很常见的施工步序,很多墙体采用混凝土现浇形成结构体,其结构强度高,表面坚固,在对该类墙体进行钻孔或者凿除时需要采用较大的电动设备,这样若具有操作部位较高的情况下,工人需要抬起设备操作,非常不便,且容易疲劳,无法持续性的工作,影响施工效率,这是有待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墙体开孔或凿除的操作工具省力支架,其能够方便工人更省力的使用操作机械,提高施工效率,包括横向板,套柱,支撑柱,固定螺杆,所述横向板为长条形状的金属板结构,所述套柱与支撑柱均存在两道,两者均为柱形管状结构,所述套柱的截面外侧轮廓与支撑柱的截面内侧轮廓相同,所述套柱能够插入在支撑柱内并在支撑柱内上下滑动,从而调整套柱与支撑柱形成的整体长度(或高度),两道所述套柱固定设置在横向板的两侧端下方位置,所述套柱与横向板保持垂直关系,所述套柱上与支撑柱上排列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孔,所述固定螺杆的外径等于螺孔的内径,且固定螺杆的外侧面上与螺孔的内壁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固定螺杆能够旋入固定在螺孔内,从而将套柱与支撑柱连接固定在一块,而套柱可以上下滑动调整与支撑柱之间的上下固定位置,所述固定螺杆的外端部固定设置有旋帽,方便对固定螺杆进行旋转操作。另外,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左右侧部位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侧面与支撑柱的底端部平齐。使用时支撑柱分布在两侧,其支撑于地面上,支撑板可以帮助支撑柱保持稳定不晃动,也可以通过砖块等重物搁置在支撑板上,增加稳定性,再将套柱插入支撑柱内并调整适当位置,后通过固定螺杆进行固定,保持两道套柱所处高度相同,则横向板上端保持水平直面状态,对建筑结构墙面进行钻孔或者破除时可以将操作机械如钻机等搁置在横向板上进行操作,其获得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抵消施工机械的自重,使得操作更省力,且套柱与支撑柱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从而适应不同施工部位的高度。作为改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增长杆,所述增长杆由上部杆与下部杆组成,所述上部杆与下部杆连接固定在一块,所述上部杆的截面外侧轮廓与套柱的截面内侧轮廓相同,所述上部杆能够插入在套柱内并在套柱内上下滑动,所述下部杆的截面外侧轮廓与支撑柱的截面内侧轮廓相同,所述下部杆能够插入在支撑柱内并在支撑柱内上下滑动,所述上部杆上与下部杆上也分别设置有螺孔,从而可以将上部杆插入并固定到套柱的下方使得套柱得到增长,而下部杆取而代之插入固定到支撑柱内,这样本技术则可以适应更高的施工部位要求。具体的,所述套柱及支撑柱均为方柱构造,即两者不是圆柱构造,这样可以避免套柱在支撑柱内转动,造成螺孔之间错位不能对准,同样的,所述增长杆上的上部杆与下部杆也为方柱构造。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支撑柱底端设置的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固定孔,则其内可以锚入螺栓将支撑板固定到地面,从而将支撑柱固定到地面上,使得使用时支撑柱支撑更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立体示意图及局部位置放大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实施例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改进实施例未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结构墙体开孔或凿除的操作工具省力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横向板1,套柱2,支撑柱3,固定螺杆4,所述横向板1为长条形状的金属板结构,所述套柱2与支撑柱3均存在两道,两者均为柱形管状结构,所述套柱2的截面外侧轮廓与支撑柱3的截面内侧轮廓相同,所述套柱2能够插入在支撑柱3内并在支撑柱3内上下滑动,从而调整套柱2与支撑柱3形成的整体长度(或高度),两道所述套柱2固定设置在横向板1的两侧端下方位置,所述套柱2与横向板1保持垂直关系,所述套柱2上与支撑柱3上排列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孔5,所述固定螺杆4的外径等于螺孔5的内径,且固定螺杆4的外侧面上与螺孔5的内壁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如图1中局部位置放大图所示,固定螺杆4能够旋入固定在螺孔5内,从而将套柱2与支撑柱3连接固定在一块,而套柱2可以上下滑动调整与支撑柱3之间的上下固定位置,所述固定螺杆4的外端部固定设置有旋帽41,方便对固定螺杆4进行旋转操作。另外,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左右侧部位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底侧面与支撑柱3的底端部平齐。使用时支撑柱3分布在两侧,其支撑于地面上,支撑板31可以帮助支撑柱3保持稳定不晃动,也可以通过砖块等重物搁置在支撑板31上,增加稳定性,再将套柱2插入支撑柱3内并调整适当位置,后通过固定螺杆4进行固定,保持两道套柱2所处高度相同,则横向板1上端保持水平直面状态,对建筑结构墙面进行钻孔或者破除时可以将操作机械如钻机等搁置在横向板1上进行操作,其获得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抵消施工机械的自重,使得操作更省力,且套柱2与支撑柱3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从而适应不同施工部位的高度。作为改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增长杆6,如图3所示,所述增长杆6由上部杆61与下部杆62组成,所述上部杆61与下部杆62连接固定在一块,所述上部杆61的截面外侧轮廓与套柱2的截面内侧轮廓相同,所述上部杆61能够插入在套柱2内并在套柱2内上下滑动,如图2所示,所述下部杆62的截面外侧轮廓与支撑柱3的截面内侧轮廓相同,所述下部杆62能够插入在支撑柱3内并在支撑柱3内上下滑动,所述上部杆61上与下部杆62上也分别设置有螺孔5,从而可以将上部杆61插入并固定到套柱2的下方使得套柱2得到增长,而下部杆62取而代之插入固定到支撑柱3内,如图2所示,这样本技术则可以适应更高的施工部位要求。具体的,所述套柱2及支撑柱3均为方柱构造,如图1所示,即两者不是圆柱构造,这样可以避免套柱2在支撑柱3内转动,造成螺孔5之间错位不能对准,同样的,所述增长杆6上的上部杆61与下部杆62也为方柱构造。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支撑柱3底端设置的支撑板31上还设置有固定孔32,则其内可以锚入螺栓将支撑板31固定到地面,从而将支撑柱3固定到地面上,使得使用时支撑柱3支撑更稳固。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墙体开孔或凿除的操作工具省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板(1),套柱(2),支撑柱(3),固定螺杆(4),所述横向板(1)为长条形状的金属板结构,所述套柱(2)与支撑柱(3)均存在两道,两者均为柱形管状结构,所述套柱(2)的截面外侧轮廓与支撑柱(3)的截面内侧轮廓相同,所述套柱(2)能够插入在支撑柱(3)内并在支撑柱(3)内上下滑动,两道所述套柱(2)固定设置在横向板(1)的两侧端下方位置,所述套柱(2)与横向板(1)保持垂直关系,所述套柱(2)上与支撑柱(3)上排列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孔(5),所述固定螺杆(4)的外径等于螺孔(5)的内径,且固定螺杆(4)的外侧面上与螺孔(5)的内壁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固定螺杆(4)能够旋入固定在螺孔(5)内,从而将套柱(2)与支撑柱(3)连接固定在一块,所述固定螺杆(4)的外端部固定设置有旋帽(41),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左右侧部位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底侧面与支撑柱(3)的底端部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墙体开孔或凿除的操作工具省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板(1),套柱(2),支撑柱(3),固定螺杆(4),所述横向板(1)为长条形状的金属板结构,所述套柱(2)与支撑柱(3)均存在两道,两者均为柱形管状结构,所述套柱(2)的截面外侧轮廓与支撑柱(3)的截面内侧轮廓相同,所述套柱(2)能够插入在支撑柱(3)内并在支撑柱(3)内上下滑动,两道所述套柱(2)固定设置在横向板(1)的两侧端下方位置,所述套柱(2)与横向板(1)保持垂直关系,所述套柱(2)上与支撑柱(3)上排列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孔(5),所述固定螺杆(4)的外径等于螺孔(5)的内径,且固定螺杆(4)的外侧面上与螺孔(5)的内壁设置有对应的螺纹,固定螺杆(4)能够旋入固定在螺孔(5)内,从而将套柱(2)与支撑柱(3)连接固定在一块,所述固定螺杆(4)的外端部固定设置有旋帽(41),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左右侧部位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底侧面与支撑柱(3)的底端部平齐。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邱振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