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筋间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311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筋间的连接件,其用于多层钢筋之间的加强连接,提高共同受力效果,包括钢条板,凸板,档杆,钢条板为长条形的金属板,凸板以两两一组的形式上下排列固定设置在钢条板的同一侧,除最下方的凸板外的其余凸板的末端部位设置穿孔一,最下方的凸板的末端部位设置有穿孔二,穿孔一的内径大于穿孔二的内径,档杆为长条形的圆柱状金属杆,档杆的底端部位外壁与穿孔二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螺丝纹,档杆的底端部位能穿入并旋转固定在穿孔二内,将钢条板上的各组凸板对应卡入到上下排列的钢筋上,再将档杆从上方依次穿入固定,则对各道钢筋形成连接,使得钢筋之间能够分担受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筋间的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筋加强连接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筋间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内部的钢筋很多是纵向排布的,尤其是体量较大的结构体内部,纵向分布的钢筋需要排列布置多层,但是多层纵向钢筋相互之间并没有直接相连的构件,导致纵向钢筋之间相互共同承担受力的效果不好,因此纵向钢筋较多的部位需要布置箍筋,如梁体内部,通过箍筋将排列在其一周的纵向钢筋进行绑扎连接,绑扎连接虽然对箍筋与纵向钢筋之间起到一定连接效果,但是连接强度不高,所以有必要设计多层纵向钢筋之间的加强连接件,提高钢筋之间的相互共同受力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筋间的连接件,其用于多层钢筋之间的加强连接,提高共同受力效果。包括钢条板,凸板,档杆,所述钢条板为长条形的金属板,即其长度或高度远大于其宽度,所述凸板同样为金属板,其宽度等于钢条板的宽度,凸板存在多道,其以两两一组的形式上下排列固定设置在钢条板的同一侧,其中,每组的两道凸板之间的间距根据需要连接的钢筋的直径进行设计,而组与组之间排列间距根据建筑结构体内上下排列的钢筋之间的间距进行设计,除钢条板上最下方的凸板外的其余凸板的末端部位设置穿孔一,而钢条板上最下方的凸板的末端部位设置有穿孔二,所述穿孔一的内径大于穿孔二的内径,所述档杆为长条形的圆柱状金属杆,其长度与钢条板的长度相当,其外径等于穿孔二的内径,这样档杆的外径小于穿孔一的内径,则档杆能够从多道凸板上的穿孔一内穿过,所述档杆的底端部位外壁与穿孔二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螺丝纹,档杆的底端部位能穿入并旋转固定在穿孔二内,即其底端能够穿入并旋转固定在钢条板上最下方的凸板上,所述档杆的顶端设置有拨片,用于对档杆进行旋转控制。本技术用于连接在建筑结构体内上下排列的钢筋之间,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条板上的各组凸板对应卡入到上下排列的钢筋上,这样钢条板处于钢筋的一侧,而凸板的末端以及其上的穿孔一和穿孔二处于钢筋的另一侧,再将档杆从上方依次穿入到穿孔一内,最后将档杆的底端旋转固定到最后一道凸板上的穿孔二内,从而档杆与钢条板将每组凸板的两侧封堵,则钢筋被完全卡入限制在凸板之间,本技术将上下各道钢筋进行连接,使得钢筋之间能够分担受力,更好的共同受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具体的,处于最上方的凸板的上端面与钢条板的顶端平齐,方便档杆上拨片旋转时不受钢条板的顶端阻拦。进一步的,处于最下方的凸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底凸块,所述底凸块的所处位置与穿孔二所处位置对应,所述底凸块上设置有固定孔洞,所述固定孔洞的上部与穿孔二连通,并且固定孔洞的内径等于穿孔二的内径,固定孔洞的内壁设置有与档杆底端外壁上螺丝纹对应的螺丝纹,从而档杆的底端能够一直插入固定到固定孔洞内,提高对档杆底端的连接固定效果。进一步的,每组中相对处于上方的凸板的上侧面及相对处于下方的凸板的下侧面分别与钢条板之间还固定设置有三角加强板,当然,处于最上方及最下方的凸板上可不需要设置,用于提高凸板抗弯强度,可防止凸板相对钢条板发生弯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部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底凸块部位底部视角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筋间的连接件,如图1所示,包括钢条板1,凸板2,档杆3,所述钢条板1为长条形的金属板,即其长度或高度远大于其宽度,所述凸板2同样为金属板,其宽度等于钢条板1的宽度,凸板2存在多道,其以两两一组的形式上下排列固定设置在钢条板1的同一侧,其中,每组中的两道凸板2之间的间距根据需要连接的钢筋的直径进行设计,而组与组之间排列间距根据建筑结构体内上下排列的钢筋之间的间距进行设计,除钢条板1上最下方的凸板2外的其余凸板2的末端部位设置穿孔一21,而钢条板1上最下方的凸板2的末端部位设置有穿孔二22,所述穿孔一21的内径大于穿孔二22的内径,所述档杆3为长条形的圆柱状金属杆,其长度与钢条板1的长度相当,其外径等于穿孔二22的内径,这样档杆3的外径小于穿孔一21的内径,则档杆3能够从多道凸板2上的穿孔一22内穿过,所述档杆3的底端部位外壁与穿孔二22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螺丝纹,档杆3的底端部位能穿入并旋转固定在穿孔二22内,即其底端能够穿入并旋转固定在钢条板1上最下方的凸板2上,所述档杆3的顶端设置有拨片31,用于对档杆3进行旋转控制。本技术用于连接在建筑结构体内上下排列的钢筋之间,在浇筑混凝土前,将钢条板1上的各组凸板2对应卡入到上下排列的钢筋上,如图2所示,这样钢条板1处于钢筋的一侧,而凸板2的末端以及其上的穿孔一21和穿孔二22处于钢筋的另一侧,再将档杆3从上方依次穿入到穿孔一21内,最后将档杆3的底端旋转固定到最后一道凸板2上的穿孔二22内,从而档杆3与钢条板1将每组凸板2的两侧封堵,则钢筋被完全卡入限制在凸板2之间,本技术将上下各道钢筋进行连接,使得钢筋之间能够分担受力,更好的共同受力,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具体的,如图1所示,处于最上方的凸板2的上端面与钢条板1的顶端平齐,方便档杆3上拨片31旋转时不受钢条板1的顶端阻拦。进一步的,处于最下方的凸板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底凸块4,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底凸块4的所处位置与穿孔二22所处位置对应,所述底凸块4上设置有固定孔洞41,所述固定孔洞41的上部与穿孔二22连通,并且固定孔洞41的内径等于穿孔二22的内径,固定孔洞41的内壁设置有与档杆3底端外壁上螺丝纹对应的螺丝纹,从而档杆3的底端能够一直插入固定到固定孔洞41内,提高对档杆3底端的连接固定效果。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每组中相对处于上方的凸板2的上侧面及相对处于下方的凸板2的下侧面分别与钢条板1之间还固定设置有三角加强板23,当然,处于最上方及最下方的凸板2上可不需要设置,用于提高凸板2抗弯强度,可防止凸板2相对钢条板1发生弯折。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条板(1),凸板(2),档杆(3),所述钢条板(1)为长条形的金属板,所述凸板(2)同样为金属板,其宽度等于钢条板(1)的宽度,凸板(2)存在多道,其以两两一组的形式上下排列固定设置在钢条板(1)的同一侧,除钢条板(1)上最下方的凸板(2)外的其余凸板(2)的末端部位设置穿孔一(21),而钢条板(1)上最下方的凸板(2)的末端部位设置有穿孔二(22),所述穿孔一(21)的内径大于穿孔二(22)的内径,所述档杆(3)为长条形的圆柱状金属杆,其外径等于穿孔二(22)的内径,所述档杆(3)的底端部位外壁与穿孔二(22)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螺丝纹,档杆(3)的底端部位能穿入并旋转固定在穿孔二(22)内,所述档杆(3)的顶端设置有拨片(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条板(1),凸板(2),档杆(3),所述钢条板(1)为长条形的金属板,所述凸板(2)同样为金属板,其宽度等于钢条板(1)的宽度,凸板(2)存在多道,其以两两一组的形式上下排列固定设置在钢条板(1)的同一侧,除钢条板(1)上最下方的凸板(2)外的其余凸板(2)的末端部位设置穿孔一(21),而钢条板(1)上最下方的凸板(2)的末端部位设置有穿孔二(22),所述穿孔一(21)的内径大于穿孔二(22)的内径,所述档杆(3)为长条形的圆柱状金属杆,其外径等于穿孔二(22)的内径,所述档杆(3)的底端部位外壁与穿孔二(22)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的螺丝纹,档杆(3)的底端部位能穿入并旋转固定在穿孔二(22)内,所述档杆(3)的顶端设置有拨片(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体内多层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邱振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