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RTM工艺半固化表面的复合材料扩散段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扩散段成型工艺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TM工艺半固化表面的复合材料扩散段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RTM半固化与布带缠绕结合的复合材料喷管扩散段的缠绕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喷管扩散段是发动机能量装换装置的重要结构,在固体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喷管扩散段需要在高温、高凝相组分气流的冲刷作用下提供稳定的气动界面,以保证固体发动机的推力转化效率。同时,喷管扩散段还需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保证在长时间高温燃气作用下表面温度低于160℃,不影响舵机舱内元器件的工作性能与可靠性能。目前喷管扩散段主要采用内层碳布/酚醛以及外层高硅氧布/酚醛缠绕成型;如CN110588014。由于高硅氧布/酚醛和碳布/酚醛材料体系中酚醛树脂的耐温局限性,导致高温条件下复合材料材料强度大幅降低,烧蚀层结构失效,产品耐烧蚀稳定性下降,影响发动机的可靠性及火箭运载能力。通过纤维针刺方式进行烧蚀层层间补强的成型方式,涉及纤维针的制备等关键技术,且针刺工艺难度较大,不利于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复合材料喷管扩散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扩散段的内层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烧蚀层,外层为高硅氧纤维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隔热层;所述树脂为含硅芳炔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复合材料喷管扩散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扩散段的内层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烧蚀层,外层为高硅氧纤维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隔热层;所述树脂为含硅芳炔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材料喷管扩散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烧蚀层中碳纤维增强体为2.5D碳纤维整体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材料喷管扩散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烧蚀层为变厚度烧蚀层,其大端厚度为4~8mm,小端厚度为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复合材料喷管扩散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烧蚀层中碳纤维织物的体积含量为55%~65%。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层复合材料喷管扩散段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RTM半固化工艺成型喷管扩散段的变厚度烧蚀层,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烧蚀层;
S2、对所述烧蚀层界面进行处理提高界面粗糙度;
S3、在界面处理后的烧蚀层表面进行高硅氧布带缠绕,通过加压固化形成喷管扩散段的隔热层;
S4、脱模后进行机械加工形成喷管扩散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复合材料喷管扩散段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RTM半固化工艺成型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立,易淼,鞠博文,张尉博,郝旭峰,张琦,徐小魁,徐宏涛,张霞,唐靳梅,王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