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值守模式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监控
,特别是一种无人值守模式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管廊隧道项目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兴起,传统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存在对于运行维护人员依赖度高、巡视工作量大,依靠人员判断处理突发事故往往无法及时、准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值守模式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和方法,能够对管廊内环境进行监测,并能够根据实际工况或所需工况对管廊内环境参数进行控制,减少管廊监控的人力投入,提高管廊内突发事故时的发现和应对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管廊隧道包括分别沿管廊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SF6排风通道、巡视通道和主通道;相邻通道之间设有通风阀;巡视通道和主通道的两端均分别设有送风机和排风机,SF6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SF6排风机;巡视通道和主通道内沿通道延伸方向设有多个SF6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控制单元;/n管廊隧道包括分别沿管廊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SF6排风通道、巡视通道和主通道;相邻通道之间设有通风阀;/n巡视通道和主通道的两端均分别设有送风机和排风机,SF6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SF6排风机;/n巡视通道和主通道内沿通道延伸方向设有多个SF6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n所述SF6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的输出端,各通风阀、送风机和排风机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控制单元;
管廊隧道包括分别沿管廊隧道长度方向延伸的SF6排风通道、巡视通道和主通道;相邻通道之间设有通风阀;
巡视通道和主通道的两端均分别设有送风机和排风机,SF6排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SF6排风机;
巡视通道和主通道内沿通道延伸方向设有多个SF6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
所述SF6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的输出端,各通风阀、送风机和排风机的控制端,分别连接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其特征是,SF6排风通道的出口与主通道的两端口部齐平设置;巡视通道的两端部,从SF6排风通道的出口处向外延伸设定的长度;
管廊隧道为U型,主通道、巡视通道和SF6通道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巡视通道和主通道的地势最低点分别设有通风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巡视通道的两端侧部分别连通有卧式轴流送风风机和卧式轴流排风风机;
所述主通道的两端端口部分别连通有立式轴流送风风机和立式轴流排风风机;
主通道和巡视通道的送风端/排风端位于管廊隧道的同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有害气体传感器包括CH4传感器、CO传感器、H2S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管廊隧道辅助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实时获取SF6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以及各风机和通风阀的开关状态数据;
根据获取到的检测数据判断管廊隧道内的工况,所述工况包括根据SF6浓度预先设定的、对应不同浓度的SF6预警工况、SF6报警工况和其它气体事故工况,以及根据温湿度预先设定的待排热工况;
根据工况判断结果,按照预设的风机和阀门控制策略,控制管廊隧道内不同风机或不同位置处阀门的开关,使得管廊隧道内温度符合预设温度要求、SF6气体浓度低于预警浓度,和/或其他气体浓度符合预设浓度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在巡视或检修前,控制主通道和巡视通道两端的风机运行半小时,在巡视或检修结束人员离开管廊隧道后关闭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计算主通道内任意设定长度范围内各温湿度传感器在设定时间段检测的平均温度tni,以及距排风口设定距离范围内的各温湿度传感器在同一时间段检测的平均温度tno;
所述待排热工况的判断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蓓,蔡丹,牛洪海,陈俊,李忠柱,张冰,李训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