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81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S2:根据土质地基承载力选择基础形式;S3:获取围墙外侧地下电缆埋设情况;S4:根据地下电缆埋设情况调整部分或全部围墙的基础形式;S5:施工建造围墙基础和围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效率且适应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变电站围墙对整个变电站及外部都起着防护和隔离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变电站与周边环境进行隔离区分,一方面可以防止周围的动物进入变电站,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无保护情况下非工作人员的进入,环保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变电站围墙结构的关键和难点是其基础的施工,围墙基础的施工决定了变电站围墙是否稳固以及是否可以满足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但是变电站周边环境和土质多样,施工时需要根据多方面信息,针对不同的情况,建造不同形式的围墙基础,尽量适应场地现状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目前没有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能够适应多种场地现状,通常是在施工的中途根据经验临时进行修改,这样会导致工期延误,大大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效率且适应性强的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S2:根据土质地基承载力选择基础形式;S3:获取围墙外侧地下电缆埋设情况;S4:根据地下电缆埋设情况调整部分或全部围墙的基础形式;S5:施工建造围墙基础和围墙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基础形式包括条形基础和桩基础。使用条形基础可以有效的避免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基础梁的整体刚度较大,并且抗震性能较好,施工技术简易,但是该基础形式现场施工时需要进行开挖,会对临近周边土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桩基础设计可以很好的避免土质不良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周边土质及环境现状也影响很小,对现场场地要求比较低,但是该方案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施工难度大,当场地符合条形基础要求时,选择条形基础,当某一侧场地不符合条形基础要求使,可以单独调整该侧的基础形式,最大程度平衡施工效率、施工成本以及基础性能各方面要求。进一步地,当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大于85kPa时,选择条形基础,否则选择桩基础。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条形基础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和支撑座,所述的底座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的支撑座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的支撑座设置于底座上,与墙体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座的高度为100mm,其上顶面宽度为370mm,所述的底座的高度为400mm,宽度为1150mm。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墙体材料为砖基础,基础砼等级为C35,ft=1.57N/mm2,fc=16.7N/mm2,基础钢筋级别为HRB400,fy=360N/mm2。进一步地,所述的条形基础的施工步骤具体包括:101)判断可施工范围是否大于2.6m,若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3);102)按照边坡高度比1:1~1:1.5进行放坡开挖,埋入条形基础;103)采用水泥搅拌桩形式进行边坡支护后开挖,并埋入条形基础;所述的条形基础的埋深为2m。进一步地,围墙外侧地下电缆埋设情况包括电缆距围墙距离和电缆埋设深度,若电缆距围墙距离小于5m,且电缆埋设深度小于2m,则将该围墙基础调整为桩基础,围墙基础土方开挖时会引起电缆扰动,因此选用桩基础。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桩基础包括灌注桩、水泥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进一步地,围墙外侧地下电缆埋设情况包括电缆距围墙距离和电缆埋设深度,若电缆距围墙距离小于5m,且电缆埋设深度小于2m,则执行以下步骤:201)采用水泥搅拌桩形式进行边坡支护;202)在靠电缆侧埋入拉森钢板桩或高压旋喷桩;203)开挖并埋入条形基础。通过拉森钢板桩或高压旋喷桩坚持使用条形基础,能够留足施工工作面,该方法可以行之有效的减少基础施工过程对周边土质及电缆的扰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设计条形基础和桩基础,并根据条形基础和桩基础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形式基础的选择,能够适应多种场地现状,不需要在施工的中途临时讨论修改新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当场地符合条形基础要求时,选择条形基础,当某一侧场地不符合条形基础要求使,可以单独调整该侧的基础形式,最大程度平衡施工效率、施工成本以及基础性能各方面要求;3)本专利技术同时考虑施工影响面、外侧道路电缆、内则地下构筑物以及围墙基础效果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墙体基础结构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保证变电站腔体的刚度和强度达到要求,有效起到保护隔离变电站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S2:根据土质地基承载力选择基础形式,基础形式包括条形基础和桩基础,具体为:当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大于85kPa时,选择条形基础,否则选择桩基础;S3:获取围墙外侧地下电缆埋设情况;S4:根据地下电缆埋设情况调整部分或全部围墙的基础形式;S5:施工建造围墙基础和围墙结构。使用条形基础可以有效的避免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基础梁的整体刚度较大,并且抗震性能较好,施工技术简易,但是该基础形式现场施工时需要进行开挖,会对临近周边土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桩基础设计可以很好的避免土质不良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周边土质及环境现状也影响很小,对现场场地要求比较低,但是该方案施工工艺要求比较高,施工难度大,当场地符合条形基础要求时,选择条形基础,当某一侧场地不符合条形基础要求使,可以单独调整该侧的基础形式,最大程度平衡施工效率、施工成本以及基础性能各方面要求。其中,条形基础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和支撑座,底座横截面为矩形,支撑座横截面为梯形,支撑座设置于底座上,与墙体连接。支撑座的高度为100mm,其上顶面宽度为370mm,底座的高度为400mm,宽度为1150mm。墙体材料为砖基础,基础砼等级为C35,ft=1.57N/mm2,fc=16.7N/mm2,基础钢筋级别为HRB400,fy=360N/mm2。其施工步骤具体包括:101)判断可施工范围是否大于2.6m,若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3);102)按照边坡高度比1:1~1:1.5进行放坡开挖,埋入条形基础,埋深为2m;103)采用水泥搅拌桩形式进行边坡支护后开挖,并埋入条形基础,埋深为2m。围墙外侧地下电缆埋设情况包括电缆距围墙距离和电缆埋设深度,若电缆距围墙距离小于5m,且电缆埋设深度小于2m,则将该围墙基础调整为桩基础,条形基础土方开挖时会引起电缆扰动,因此选用桩基础。桩基础包括灌注桩、水泥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取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nS2:根据土质地基承载力选择基础形式;/nS3:获取围墙外侧地下电缆埋设情况;/nS4:根据地下电缆埋设情况调整部分或全部围墙的基础形式;/nS5:施工建造围墙基础和围墙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
S2:根据土质地基承载力选择基础形式;
S3:获取围墙外侧地下电缆埋设情况;
S4:根据地下电缆埋设情况调整部分或全部围墙的基础形式;
S5:施工建造围墙基础和围墙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形式包括条形基础和桩基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大于85kPa时,选择条形基础,否则选择桩基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基础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和支撑座,所述的底座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的支撑座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的支撑座设置于底座上,与墙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的高度为100mm,其上顶面宽度为370mm,所述的底座的高度为400mm,宽度为1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围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材料为砖基础,基础砼等级为C35,基础钢筋级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蝶张铭李灏恩吕征宇周亮阚竟生吴恩琦沈良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