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81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下筒节(1)、通过提升组件吊装的上筒节(4)、通过提升组件提升的施工平台(2)、第一安全带(31)和第二安全带(32);下筒节内壁上设若干第一悬挂吊点(11)和第一安全吊点(12);施工平台上设若干平台吊点(21),平台吊点上连接第一平台吊绳(22)和第二平台吊绳(23);上筒节内壁上设若干第二悬挂吊点(41)和第二安全吊点(42),第二安全吊点上系扣安全绳(43)。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混凝土塔筒的筒节吊装过程中确保施工平台各吊点的受力均衡,提高施工平台随塔筒施工而提升的稳定性,避免施工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风电塔筒的施工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在我国风资源较好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日益增大,使得风轮的直径越来越大,塔筒的高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陆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高度已经达到120-160m。传统的钢塔筒刚度较低,塔筒易于产生共振而损坏。目前,下部采用混凝土塔筒、上部采用钢塔筒的新型钢混塔筒结构体系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可有效的提高塔筒的刚度,确保塔筒避免产生共振。由于混凝土塔筒一般采用分节、分片预制的方式,即沿着塔筒高度方向划分为若干筒节,沿着塔筒环向划分为若干筒片,在工厂预制好后运输至现场进行拼装和吊装作业,使其形成一个整体。预制混凝土塔筒在吊装时,必须进行筒节顶部的标高测量,找平和涂抹环氧坐浆料等工作,必须在塔筒内设置施工平台供施工人员操作用,该施工平台需要吊装在筒节内壁上,且随着筒节的吊装施工进行提升。现有技术的施工平台提升方法是:在安装完成上一个筒节后,下降吊车的副钩直接对施工平台进行提升。这种做法存在两个缺点:一、大型吊车的主钩与副钩之间的水平距离有0.5-1m,导致副钩不在塔筒的中心,进而导致施工平台在提升过程中发生倾斜,或者施工平台各吊点之间受力不均。二、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的提升过程中,仅将安全带系扣于施工平台上,虽然每一次提升的高度仅为每个筒节的高度,但在提升过程中,施工人员站在施工平台上可能由于吊绳断裂等原因导致施工平台倾覆,施工人员会与施工平台同步倾覆甚至发生坠落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能提高混凝土塔筒内部施工平台的提升稳定性,避免施工安全事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方法,能在施工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均对施工平台和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提高施工平台的提升稳定性和工作效率,避免施工安全事故。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包括位于下部的安装完成的下筒节、通过提升组件吊装至下筒节上的上筒节、通过提升组件提升的施工平台、第一安全带和第二安全带;下筒节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施工平台的第一悬挂吊点和若干个用于连接第一安全带的第一安全吊点;施工平台的上表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平台吊点,且每个平台吊点上固定连接第一平台吊绳和第二平台吊绳;上筒节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施工平台的第二悬挂吊点和若干个用于连接第一安全带的第二安全吊点,且每个第二安全吊点上均系扣有安全绳,第二安全带能系扣在安全绳上。所述的若干个第一悬挂吊点沿下筒节的环向均匀布置,若干个第一安全吊点沿下筒节的环向均匀布置。所述的若干个平台吊点沿施工平台的边缘处环向均布。所述的若干个第二悬挂吊点沿上筒节的环向均匀布置,若干个第二安全吊点沿上筒节的环向均匀布置。所述的提升组件包括起吊设备的吊钩、第一吊车吊绳和第二吊车吊绳,若干根第一吊车吊绳的一端和若干根第二吊车吊绳的一端均系扣在吊钩上,若干根第一吊车吊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上筒节的顶面吊点上,若干根第二吊车吊绳的另一端分别与系扣在若干个平台吊点上的第二平台吊绳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平台吊点、第一平台吊绳、第二平台吊绳、第二吊车吊绳的数量相当。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施工平台的第一平台吊绳系扣在下筒节的第一悬挂吊点上,将第一安全带系扣在下筒节的第一安全吊点上;步骤2:在上筒节吊装前,预先将安全绳的一端系扣在上筒节的安全吊点上;在起吊设备的吊钩上同时系扣第一吊车吊绳和第二吊车吊绳,第一吊车吊绳的另一端系扣在上筒节的顶面吊点上;步骤3:通过起吊设备经吊钩吊装上筒节,下降吊钩使上筒节降落至下筒节的上方并调整上筒节的位置;步骤4:将第二安全带系系扣在上筒节的安全绳的另一端上,并解除系扣在下筒节的第一安全吊点上的第一安全带;步骤5:继续下降吊车的吊钩,将第二平台吊绳系扣在第二吊车吊绳的另一端上;步骤6:提升吊钩,解除施工平台上系扣于下筒节的第一悬挂吊点上的第一平台吊绳;步骤7:继续提升吊钩,使施工平台提升至高于施工平台在上筒节内的设计安装高度,将施工平台上第一平台吊绳系扣在上筒节的第二悬挂吊点上;步骤8:下降吊钩,使施工平台下降至上筒节内的设计安装高度;步骤9:将第一安全带系扣于上筒节的第二安全吊点上,并解除第二安全带与上筒节上的安全绳的系扣;步骤10:解除系扣在第二吊车吊绳上的第二平台吊绳和系扣在上筒节的顶面吊点上的第一吊车吊绳,完成相邻两节筒节内施工平台的提升;步骤11:随着塔筒的吊装施工,重复步骤1-10实现施工平台在塔筒内的逐节提升。所述的步骤3中,第一吊车吊绳处于张紧状态;所述的步骤5中,第一吊车吊绳处于放松不受力的状态。所述的步骤8中,第一平台吊绳处于张紧受力状态,施工平台的重量完全由第一平台吊绳承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平台能通过吊绳在上筒节和下筒节之间的连接切换,且在提升施工平台的过程中保证施工平台各吊点之间的受力平衡,确保施工平台的平稳提升,从而提升塔筒吊装作业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安全带连接在已安装完成的塔筒上,且通过两根安全带在两个塔筒之间的连接切换,确保任何时刻都能对施工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在吊车吊绳断裂、施工平台破坏或倾覆等意外状态下,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能在混凝土塔筒的筒节吊装过程中确保施工平台各吊点的受力均衡,提高施工平台随塔筒施工而提升的稳定性,避免施工安全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中施工平台位于下筒节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中上筒节的吊装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方法中步骤4的施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方法中步骤5的施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方法中步骤6的施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方法中步骤9的施工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方法中步骤10的施工示意图。图中,1下筒节,11第一悬挂吊点,12第一安全吊点,2施工平台,21平台吊点,22第一平台吊绳,23第二平台吊绳,3施工人员,31第一安全带,32第二安全带,4上筒节,41第二悬挂吊点,42第二安全吊点,43安全绳,5吊钩,6第一吊车吊绳,7第二吊车吊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包括位于下部的安装完成的下筒节1、通过提升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于下部的安装完成的下筒节(1)、通过提升组件吊装至下筒节(1)上的上筒节(4)、通过提升组件提升的施工平台(2)、第一安全带(31)和第二安全带(32);下筒节(1)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施工平台(2)的第一悬挂吊点(11)和若干个用于连接第一安全带(31)的第一安全吊点(12);施工平台(2)的上表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平台吊点(21),且每个平台吊点(21)上固定连接第一平台吊绳(22)和第二平台吊绳(23);上筒节(4)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施工平台(2)的第二悬挂吊点(41)和若干个用于连接第一安全带(31)的第二安全吊点(42),且每个第二安全吊点(42)上均系扣有安全绳(43),第二安全带(32)能系扣在安全绳(4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位于下部的安装完成的下筒节(1)、通过提升组件吊装至下筒节(1)上的上筒节(4)、通过提升组件提升的施工平台(2)、第一安全带(31)和第二安全带(32);下筒节(1)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施工平台(2)的第一悬挂吊点(11)和若干个用于连接第一安全带(31)的第一安全吊点(12);施工平台(2)的上表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平台吊点(21),且每个平台吊点(21)上固定连接第一平台吊绳(22)和第二平台吊绳(23);上筒节(4)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连接施工平台(2)的第二悬挂吊点(41)和若干个用于连接第一安全带(31)的第二安全吊点(42),且每个第二安全吊点(42)上均系扣有安全绳(43),第二安全带(32)能系扣在安全绳(4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个第一悬挂吊点(11)沿下筒节(1)的环向均匀布置,若干个第一安全吊点(12)沿下筒节(1)的环向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个平台吊点(21)沿施工平台(2)的边缘处环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个第二悬挂吊点(41)沿上筒节(4)的环向均匀布置,若干个第二安全吊点(42)沿上筒节(4)的环向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提升组件包括起吊设备的吊钩(5)、第一吊车吊绳(6)和第二吊车吊绳(7),若干根第一吊车吊绳(6)的一端和若干根第二吊车吊绳(7)的一端均系扣在吊钩(5)上,若干根第一吊车吊绳(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上筒节(4)的顶面吊点上,若干根第二吊车吊绳(7)的另一端分别与系扣在若干个平台吊点(21)上的第二平台吊绳(23)一一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平台吊点(21)、第一平台吊绳(22)、第二平台吊绳(23)、第二吊车吊绳(7)的数量相当。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塔筒的施工平台提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权顾赞钦明畅赵雅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