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包括架设塔,所述架设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体,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体围成所述架设塔的塔身,塔身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塔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平台通过多向管与所述支撑杆体连接。利用该组装工具可便捷建设电力钢管塔,节省组装时间,同时组装得到的钢管塔吊装稳固,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站立,提高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建设
,具体为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
技术介绍
在电力线路架设中,经常会使用到钢管杆。以柏泉220kV配套线路工程的部分钢管杆为例,该线路中的钢管杆全高59~83m,杆身由长度6~9m的管段组装而成,单段管直径1~2.4m,单重5~8T。该工程钢管杆属于超长、超重、超大型钢管塔。现在建设电力钢管塔多用吊机进行吊高进行安装,而一些地区不便于吊车的进入,对建设电力钢管塔造成麻烦,需要建设组装工具,便于电机钢管塔的建设,而在建设过程中,组件工具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保障人员的安全与顺利建设,而且需要较为便利,组装方便,节省组装时间。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4453339B、公告日为2017.10.10的中国专利-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及工艺,该专利公开通过底座、主管、连杆等组装而成的箱体,并在箱体上设有滑轮进行吊装,但是其组装过程中进行的连接结构不稳定,而且只是通过梯子供操作人员进行攀爬,但由于钢管杆长度高,直径大,明显利用梯子进行攀爬不安全且不稳定,也缺乏一个稳定的平台供操作人员进行站立,所以目前需要设计出一种吊装更为稳固,安全的组装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利用该组装工具可便捷建设电力钢管塔,节省组装时间,同时组装得到的钢管塔吊装稳固,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站立,提高安全系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包括架设塔,所述架设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体,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体围成所述架设塔的塔身,塔身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塔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平台通过多向管与所述支撑杆体连接。进一步,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杆体底部连接的安装孔。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螺钉与底面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体由若干个分杆驳接而成,每个所述分杆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法兰,通过对接锁紧两个相邻分杆的安装法兰进行驳接。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体上固定连接有斜连接管和直连接管,所述连接体包括斜杆体与直杆体,所述斜杆体的两端与所述斜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直杆体的两端与所述直连接管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斜杆体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体之间时呈X状。进一步,所述多向管为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竖管以及设于竖管两侧且呈直角设置的两个横管,所述竖管的两个连接端面以及横管的连接端面均为连接法兰,两个所述分杆的安装法兰分别通过与竖管两端的连接法兰进行固定连接而实现驳接。进一步,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四个第一组成杆,所述第一组成杆的两端设有安装法兰,四个所述第一组成杆通过安装法兰与所述多向管的横管的连接法兰进行固定连接围成方形框架,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组成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杆。进一步,所述安装平台包括四个第二组成杆,所述第二组成杆的两端设有安装法兰,四个所述第二组成杆通过安装法兰与所述多向管的横管的连接法兰进行固定连接围成方形框架,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组成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杆,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组成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位于所述承重杆的上方,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绕轮,所述承重板的两侧边缘均固定连接有辅助轮,所述第二组成杆上还设有限位块用于对承重板进行安装限位。进一步,所述架设塔的整体形状为四棱锥形。工作原理:将底座放置在地面上,通过固定孔将底座固定,然后将组成支撑杆体的首段分杆底部放置到安装孔中并通过螺钉固定,再将直杆体、斜杆体通过斜连接管、直连接管与支撑杆体的首段分杆固定连接,操作人员通过直杆体向上攀爬,然后在首段分杆的顶部安装多向管,再对第一组成杆与支杆进行安装组成支撑平台,便可通过支杆进行站立在支撑平台上,通过此类方法,操作人员通过多向管在该支撑平台上接驳下一个分杆,对架设塔继续进行加高安装,每接驳安装完一个分杆,均形成一个支撑平台,以便继续加高安装,最后在安装顶层时,通过多向管安装第二组成杆与承重杆组成安装平台,架设塔组装完成,最后将拉绳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辅助轮与绕轮,拉绳的一端与卷扬机相连,另一端与电力钢管相连,使电力钢管进行升高进行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支撑杆体、连接体与多向管,支撑杆体通过多个分杆利用多向管接驳而成,连接体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支撑杆体之间加强稳固性,同时可利用连接体的直杆体进行攀爬,无需额外的爬梯,并且在支撑杆体上通过多向管同时连接组成支撑平台和安装平台,使架设塔连接稳固,同时支撑平台可供操作人员站立进行加高,架设方便安全,而且架设塔整体呈四棱锥型,使整体结构稳固,便于保护人体安全与进行架设电力钢管塔;2、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杆体的每一段分杆顶部就通过多向管连接组装一个支撑平台,不仅使架设塔的结构稳固,同时为操作人员进行加高时的每一层都提供了安全的站立地方进行继续加高作业,极大提供了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架设较为简单,而且通过斜杆体与直杆体交替布置,同时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分杆组成的支撑杆体和利用多向管进行组成连接的连接件进行架设,不仅便于人员攀爬,而且使人员对架设塔的架设便捷性得到了提高,同时安全性能也得到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架设塔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架设塔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多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01-安装孔、102-固定孔、2-支撑杆体、201-分杆、202-斜连接管、203-直连接管、3-支撑平台、301-第一组成杆、302-支杆、4-安装平台、401-第二组成杆、402-承重杆、403-承重板、404-限位块、5-多向管、501-竖管、502-横管、503-连接法兰、6-斜杆体、7-直杆体、8-绕轮、9-辅助轮。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包括架设塔,架设塔包括底座1,底座用于固定架设塔的位置,是架设塔的地基,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杆体2,支撑杆体2是支撑起架设塔的主体,四个支撑杆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体围成架设塔的塔身,连接体使架设塔的结构稳定,塔身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3,塔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4,支撑平台3、安装平台4通过多向管5与支撑杆体2连接,支撑平台3用于支撑人员站立,便于对架设塔进行加高,安装平台上安装吊装工具,便于对电力钢管进行吊高。参阅图3,底座1的四个边角设置有用于与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包括架设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设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体,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体围成所述架设塔的塔身,塔身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塔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平台通过多向管与所述支撑杆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包括架设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设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杆体,若干个所述支撑杆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体围成所述架设塔的塔身,塔身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平台,塔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平台通过多向管与所述支撑杆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杆体底部连接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螺钉与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体由若干个分杆驳接而成,每个所述分杆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法兰,通过对接锁紧两个相邻分杆的安装法兰进行驳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体上固定连接有斜连接管和直连接管,所述连接体包括斜杆体与直杆体,所述斜杆体的两端与所述斜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直杆体的两端与所述直连接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线路钢管杆架设用组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体固定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体之间时呈X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杨喆,胡宇轩,董承熙,何勇,王一名,毛安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