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头加工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包括加工底座,所述加工底座上开设有通槽,砂轮固定在通槽内,在砂轮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槽,在过滤槽的底部分别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通过开设在底座侧面的T型卡槽活动连接在底座下方,且在过滤槽上设有滤网,固定装置设置在其中一个过滤槽的另一侧,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固定板上,本申请通过在砂轮一侧设置固定装置,利用固定装置中将连接杆与支撑架铰接,使连接杆可上下调节,在连接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活动杆,在活动杆与连接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定位槽,通过活动杆和定位槽将钻头夹持固定,再将连接杆下压,使砂轮对钻头进行打磨,节约人力,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
本技术涉及钻头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
技术介绍
钻头是用以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对已有的孔扩孔的刀具。常用的钻头主要有钻、扁钻、中心钻、深孔钻和套料钻。扩孔钻和锪钻虽不能在实体材料上钻孔,但习惯上也将它们归入钻头一类。现有的钻头打磨是将砂轮机固定在底座上,通过人工手持夹持工具将钻头放在砂轮机上进行打磨,但是长时间地手持工具不仅无法针对固定的角度进行打磨,而且长时间的手持容易导致手指肌肉僵硬麻木,产生疼痛感,不利于进行工作,严重甚至会引发生产事故,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包括加工底座、砂轮以及固定装置,所述加工底座上开设有通槽,砂轮固定在通槽内,在砂轮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槽,且在过滤槽上设有滤网,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其中一个过滤槽的另一侧,所述固定装置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连接杆以及活动杆,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工底座上,在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通过转轴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固定轴,且固定轴两端分别延伸至连接杆的两侧,所述活动杆为L型杆,活动杆的一端设有通孔,固定轴穿过通孔将活动杆活动连接在凹槽内,在活动杆的两侧设有扭簧,且扭簧套设在固定轴的外表面,扭簧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轴上,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杆的侧面,在活动杆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半圆柱形的定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底座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有支撑腿,且支撑腿底部设有橡胶脚垫。进一步的,所述砂轮的上半部穿过通槽且延伸至加工底座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槽的底部分别设有收集箱,且收集箱通过开设在底座侧面的T型卡槽活动连接在底座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的长宽小于凹槽的长宽,活动杆在远离固定轴一端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指槽,指槽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内分别固定有橡胶垫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在加工底座上设置砂轮,同时在砂轮两侧设置过滤槽、过滤网以及在过滤槽下方设置收集箱,对钻头打磨加工后的碎屑进行收集处理,防止在打磨过程中碎屑堆积过多,影响加工。2、本技术通过在砂轮一侧设置固定装置,且在固定装置中将连接杆与支撑架铰接,使连接杆可上下调节,又在连接杆的底部的凹槽内活动连接活动杆,在活动杆与连接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定位槽,通过活动杆和定位槽将钻头夹持固定,再将连接杆下压,使得钻头与砂轮接触进行打磨,有助于节约人力,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架与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杆与活动杆连接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杆与活动杆连接的仰视图。图中:1、加工底座;2、砂轮;3、通槽;4、过滤槽;5、滤网;6、固定板;7、支撑架;8、连接杆;9、活动杆;10、转轴;11、凹槽;12、固定轴;13、扭簧;14、定位槽;15、支撑腿;16、收集箱;17、指槽;18、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图1-4: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包括加工底座1、砂轮2以及固定装置18,所述加工底座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有支撑腿15,且支撑腿15底部设有橡胶脚垫,利用支撑腿15将加工底座1的底部提高,便于在加工底座1的底部安装设备,同时利用橡胶脚垫减小振动,加工底座1上开设有通槽3,砂轮2固定在通槽3内,在砂轮2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槽4,且在过滤槽4上设有滤网5,过滤槽4的底部分别设有收集箱16,且收集箱16通过开设在底座侧面的T型卡槽活动连接在加工底座1的下方,利用收集箱16对钻头打磨加工后产生的废渣进行收集回收,节约资源的同时避免废渣堆积过多影响加工;所述砂轮2的上半部穿过通槽3且延伸至加工底座1的上表面,利用延伸至加工底座1上表面的砂轮2对需要进行打磨加工的钻头进行处理,砂轮2通过联轴器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此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因此本申请中未进行详细描述;所述固定装置18设置在其中一个过滤槽4的另一侧,所述固定装置18安装在固定板6上,固定装置18包括支撑架7、连接杆8以及活动杆9,所述固定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工底座1上,在固定板6的一端设置支撑架7,支撑架7的顶部通过转轴10与连接杆8的一端铰接,连接杆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固定轴12,且固定轴12两端分别延伸至连接杆8的两侧,所述活动杆9为L型杆,活动杆9的一端设有通孔,固定轴12穿过通孔将活动杆9活动连接在凹槽11内,在活动杆9的两侧设有扭簧13,且扭簧13套设在固定轴12的外表面,扭簧1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轴12上,扭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杆9的侧面,活动杆9的长宽小于凹槽11的长宽,便于将活动杆9设置在凹槽11内,活动杆9在远离固定轴12一端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指槽17,指槽17为弧形,指槽17通过机加工为适应人体指关节的形状,便于操作人员对活动杆9进行掌握,在活动杆9的顶部与连接杆8的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半圆柱形的定位槽14,在定位槽14内分别固定有橡胶垫片,利用橡胶垫片增加与钻头固定时的摩擦力,便于对钻头更好底进行固定,增加其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加工底座1上设置砂轮2,同时在砂轮2两侧设置过滤槽4、滤网5以及在过滤槽4下方设置收集箱16,对钻头打磨加工后的碎屑进行收集处理,防止在打磨过程中碎屑堆积过多,影响加工;且在砂轮2一侧设置固定装置18,且在固定装置18中将连接杆8与支撑架7铰接,使连接杆8可上下调节,又在连接杆8的底部的凹槽11内活动连接活动杆9,在活动杆9与连接杆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定位槽14,通过活动杆9和定位槽14将钻头夹持固定,再将连接杆8下压,使得钻头与砂轮2接触进行打磨,有助于节约人力,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包括加工底座(1)、砂轮(2)以及固定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底座(1)上开设有通槽(3),砂轮(2)固定在通槽(3)内,在砂轮(2)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槽(4),且在过滤槽(4)上设有滤网(5),所述固定装置(18)设置在其中一个过滤槽(4)的另一侧,所述固定装置(18)安装在固定板(6)上,固定装置(18)包括支撑架(7)、连接杆(8)以及活动杆(9),所述固定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工底座(1)上,在固定板(6)的一端设置支撑架(7),支撑架(7)的顶部通过转轴(10)与连接杆(8)的一端铰接,连接杆(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固定轴(12),且固定轴(12)两端分别延伸至连接杆(8)的两侧,所述活动杆(9)为L型杆,活动杆(9)的一端设有通孔,固定轴(12)穿过通孔将活动杆(9)活动连接在凹槽(11)内,在活动杆(9)的两侧设有扭簧(13),且扭簧(13)套设在固定轴(12)的外表面,扭簧(1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轴(12)上,扭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杆(9)的侧面,在活动杆(9)的顶部与连接杆(8)的底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半圆柱形的定位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钻头制备用打磨工装,包括加工底座(1)、砂轮(2)以及固定装置(18),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底座(1)上开设有通槽(3),砂轮(2)固定在通槽(3)内,在砂轮(2)的两侧分别设有过滤槽(4),且在过滤槽(4)上设有滤网(5),所述固定装置(18)设置在其中一个过滤槽(4)的另一侧,所述固定装置(18)安装在固定板(6)上,固定装置(18)包括支撑架(7)、连接杆(8)以及活动杆(9),所述固定板(6)通过螺栓固定在加工底座(1)上,在固定板(6)的一端设置支撑架(7),支撑架(7)的顶部通过转轴(10)与连接杆(8)的一端铰接,连接杆(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固定轴(12),且固定轴(12)两端分别延伸至连接杆(8)的两侧,所述活动杆(9)为L型杆,活动杆(9)的一端设有通孔,固定轴(12)穿过通孔将活动杆(9)活动连接在凹槽(11)内,在活动杆(9)的两侧设有扭簧(13),且扭簧(13)套设在固定轴(12)的外表面,扭簧(1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轴(12)上,扭簧(13)的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杆(9)的侧面,在活动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雄鹰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