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79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顶端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在使用时,将底板安装在需要的位置,再根据需要转动转把,通过从而带动传动链条转动,使得另一组的伸缩装置能够同时进行调节,然后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再带动丝杆转动,使得可以对顶杆的位置进行较为精确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调整效果,通过设置的安装槽,可以使得安装的更加牢固,比较方便,较为实用,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根据专利号CN110668348A、CN210825202U、CN210595005U中的建筑工程用支架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支架不能非常精确的对升降的距离进行调整,不能利于更加良好的支撑,其次,在进行调整支架的支撑高度时较为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这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顶端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顶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顶杆的一侧设置有横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杆(2),所述底杆(2)的顶端设置有伸缩装置(3),所述伸缩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顶杆(4),所述顶杆(4)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顶杆(4)的一侧设置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7),所述横杆(6)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承(8),所述伸缩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链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杆(2),所述底杆(2)的顶端设置有伸缩装置(3),所述伸缩装置(3)的顶部设置有顶杆(4),所述顶杆(4)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顶杆(4)的一侧设置有横杆(6),所述横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杆(7),所述横杆(6)的一端设置有活动轴承(8),所述伸缩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链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3)包括伸缩框(31),所述伸缩框(31)的外表面底部与底杆(2)的顶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框(31)的内表面底部设置有丝杆(32),所述丝杆(32)的外壁底部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33),所述伸缩框(3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转把(34),所述转把(34)的外壁与传动链条(9)的内壁之间相适应,所述转把(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35),所述顶杆(4)的外壁且位于伸缩框(3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36)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顶杆(4)通过两组滑动块(36)与伸缩框(3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2)的底部与伸缩框(31)的内表面底部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丝杆(32)与顶杆(4)之间为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5)与第一锥形齿轮(33)之间相啮合,所述转把(34)贯穿伸缩框(31)的底部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与竖杆(7)的数量均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秦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锦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