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77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3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包括呈矩形的钢板壳体以及设置在钢板壳体上下端面的连接模板,所述连接模板上开设有向钢板壳体内或者其下部节间柱内灌注混凝土的灌浆口,钢板壳体的上开口顶角位置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钢板壳体内外两侧;所述钢板壳体内侧顶角上端均设置有支撑顶板,所述支撑顶板和与其连接的相邻两个钢板壳体侧板之间均呈锐角夹角,所述支撑顶板通过两个侧棱与钢板壳体的两侧板连接,并与钢板壳体的两侧板之间形成连通至通气孔的放气通道。本申请结构可以通过通气孔将节间柱内的空气排放出去,减少混凝土内的空气,减少气泡的产生,保证混凝土节间柱的浇筑质量和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
技术介绍
当下,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国家出台大量政策鼓励和发展装配式建筑。钢模壳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钢结构构件为模板,并在内部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钢与砼的结合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相比,钢模壳砼组合结构可实现工厂化、集改化、标准化和数模化,钢模壳梁、柱结构是钢模壳混凝土组合结构中较为常见的结构,作为建筑的重要支撑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楼宇的成本和安全性能。装配式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墙是将钢与混凝土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抗侧力构件,混凝土受到钢板约束作用强度提高,同时发挥了钢材轻质高强、混凝土刚度大的材料性能优势。然而,目前在装配式钢模壳混凝土组合墙结构顶角墙体的连接处是将墙体固定在顶角处的节间柱上,墙体与节间柱单独灌注混凝土,楼层之间的节间柱连接为一体,楼板由墙体和节间柱共同支撑。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楼层之间的节间柱连接节点连接不便的缺陷。专利技术内容为了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的钢板壳体(1)以及设置在钢板壳体(1)上下端面的连接模板(2),所述连接模板(2)上开设有向钢板壳体(1)内或者其下部节间柱内灌注混凝土的灌浆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的钢板壳体(1)以及设置在钢板壳体(1)上下端面的连接模板(2),所述连接模板(2)上开设有向钢板壳体(1)内或者其下部节间柱内灌注混凝土的灌浆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壳体(1)的上开口顶角位置设置有通气孔(11),所述通气孔(11)连通钢板壳体(1)内外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壳体(1)内侧顶角上端均设置有支撑顶板(12),所述支撑顶板(12)上表面与钢板壳体(1)上端面齐平,并抵接在钢板壳体(1)上端的连接模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顶板(12)和与其连接的相邻两个钢板壳体(1)侧板之间均呈锐角夹角,所述支撑顶板(12)通过两个侧棱与钢板壳体(1)的两侧板连接,并与钢板壳体(1)的两侧板之间形成连通至通气孔(11)的放气通道(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模壳混凝土组合一字形柱标准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壳体(1)内侧顶角下端均设置有支撑底板(13),所述支撑底板(13)与支撑顶板(12)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底板(13)下表面与钢板壳体(1)下端面齐平,并抵接在钢板壳体(1)下端的连接模板(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喜张天宝贾文文汪凯杨安营徐星明张微杨璋韩晓军刘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绿色建筑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