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组合式隔离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77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拼装组合式隔离墙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墙体;墙体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连接槽口和连接块;连接槽口顶面和底面均开设有螺纹盲孔;连接块上表面开设有贯通孔,并对称设置有连接杆;墙体侧面开设滑槽口;滑槽口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下表面均并排固定有楔形板;一楔形板侧面均布有齿牙;连接杆下端面与楔形板的斜面适配;连接杆内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下端均布有齿槽;转动杆上端固定有与螺纹盲孔连接的连接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滑块上的楔形板实现连接杆的轴向移动,并利用楔形板的齿牙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连接柱与螺纹盲孔连接,解决了现有墙体连接精度和抗剪力性能差,以及连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组合式隔离墙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拼装组合式隔离墙结构。
技术介绍
框架式房屋结构或办公写字楼在进行隔间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现场砖墙隔离,二是模块化墙板拼装,前者因费时费力、重量大成本高不环保而逐渐被后者取代,后者因轻巧,选择性强、安装方便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隔离墙在安装时,需要将多块墙体拼接连成一体。但现有的隔离墙体间拼接处连接精度较差,导致墙体承受剪力性能较差。同时,在拼接连接固定过程中也十分不便,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组合式隔离墙结构,通过设置滑块和连接杆,利用滑块上的楔形板实现连接杆的轴向移动,并利用楔形板的齿牙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连接柱与螺纹盲孔连接,解决了现有墙体连接精度和抗剪力性能差,以及连接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拼装组合式隔离墙结构,包括墙体;所述隔离墙由若干墙体拼接获得;所述墙体一侧面开设有连接槽口,且相对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组合式隔离墙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隔离墙由若干墙体(1)拼接获得;其特征在于:/n所述墙体(1)一侧面开设有连接槽口(101),且相对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2);一所述墙体(1)的连接块(102)与另一墙体(1)的连接槽口(101)相适配;/n所述连接槽口(101)内顶面和内底面均开设有螺纹盲孔(110);所述连接块(102)上表面开设有贯通孔(103);/n所述墙体(1)侧面开设有与贯通孔(103)连通的滑槽口(104);所述贯通孔(103)内对称设置有连接杆(2);/n所述滑槽口(104)内顶面和内底面均开设有矩形槽道(105);所述滑槽口(10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组合式隔离墙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隔离墙由若干墙体(1)拼接获得;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体(1)一侧面开设有连接槽口(101),且相对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2);一所述墙体(1)的连接块(102)与另一墙体(1)的连接槽口(101)相适配;
所述连接槽口(101)内顶面和内底面均开设有螺纹盲孔(110);所述连接块(102)上表面开设有贯通孔(103);
所述墙体(1)侧面开设有与贯通孔(103)连通的滑槽口(104);所述贯通孔(103)内对称设置有连接杆(2);
所述滑槽口(104)内顶面和内底面均开设有矩形槽道(105);所述滑槽口(104)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
所述滑块(3)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并排固定连接有楔形板(301);一所述楔形板(301)靠近另一楔形板(301)的一侧面均布有齿牙(302);所述齿牙(302)沿楔形板(301)上表面轮廓边沿设置;
所述滑块(3)侧面开设有螺纹通孔,并螺纹连接有螺杆(303);所述螺杆(303)一端与滑槽口(104)内侧面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2)为管状结构,且下端面为与楔形板(301)的斜面适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汉生杨力汤骞赵聪卫超牛飞吴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