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76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3
本申请涉及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包括阳台、设置在建筑楼顶的蓄水箱和与蓄水箱相连接的出水管道,所述阳台包括内墙和外墙,内墙和外墙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上方为种植层,下方为蓄水层,种植层和蓄水层之间安装有自动输水装置;所述外墙上穿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入所述蓄水层内,且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相连通,进水管内滑动配合有侧壁与进水管的侧壁相贴合的控水活塞,控水活塞内开设有补水通道,补水通道的一端开口设在控水活塞背向蓄水层的端面上,另一端开口设在控水活塞的侧壁上;所述控水活塞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能够自动向蓄水层内补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
本申请涉及生态建筑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的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元素,以实现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830979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生态建筑结构,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墙体,墙体顶部设有顶板,位于墙体内的底板部分为室内底板,位于墙体外的的底板部分为室外底板,室外底板外围设有围栏;所述的底板下方设有基座,基座的顶面位于基准水平面上,基座采用凹槽结构,基座分为上下两层腔室,上层腔室为植物种植腔,下层腔室为蓄水腔,所述的植物种植腔底面上设有用于连通植物种植腔与蓄水腔的第一通孔。这种生态建筑结构通过在植物种植腔内种植植物能够为室内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居住环境。但是,上述的生态建筑结构存在如下的缺陷:蓄水腔内的水位不能够自动得到补充,从而容易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具有能够自动向蓄水层内补水的效果。本申请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包括阳台、设置在建筑楼顶的蓄水箱和与蓄水箱相连接的出水管道,所述阳台包括内墙和外墙,内墙和外墙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上方为种植层,下方为蓄水层,种植层和蓄水层之间安装有自动输水装置;所述外墙上穿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伸入所述蓄水层内,且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道相连通,进水管内滑动配合有侧壁与进水管的侧壁相贴合的控水活塞,控水活塞内开设有补水通道,补水通道的一端开口设在控水活塞背向蓄水层的端面上,另一端开口设在控水活塞的侧壁上;所述控水活塞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控水活塞上的第一齿条,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有能够在所述蓄水层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使第一齿条移动以将控水活塞从所述进水管内拉出、从而使补水通道将所述蓄水箱与所述蓄水层连通的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路径延伸至所述控水活塞端面上的滑动杆,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有能够在所述蓄水层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使滑动杆滑动以将控水活塞推入所述进水管内的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上安装有能够驱动所述滑动杆滑动到与所述控水活塞相分离的位置的复位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层内的水下降到一定高度时,第一控制组件使第一驱动组件上的第一齿条滑动,从而将控水活塞从进水管内拉出,蓄水箱内的水能够通过控水活塞上的补水通道进入蓄水层内对蓄水层进行补水,实现了水位较低时自动补水的功能;当蓄水层内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后,第二控制组件使第二驱动组件的滑动杆滑动,将控水活塞推入进水管内从而补水通道封闭,避免水从蓄水层内溢出。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支撑在所述蓄水层内的第一支撑轴,还包括在第一支撑轴上同轴固定的第一棘轮和第一齿轮,还包括在蓄水层内转动支撑的第一棘爪,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棘爪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蓄水层内的任意位置,第一弹簧具有推动第一棘爪抵在所述第一棘轮上的趋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墙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棘爪与第一棘轮分离后,第一棘轮的单向转动限制被解除,从而第一扭簧能够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对第一齿条进行推动,实现将控水活塞从进水管内拉出的目的。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支撑在所述蓄水层内的第二转动轴,还包括在第二转动轴上同轴固定的第二棘轮和第二齿轮,还包括在蓄水层内转动支撑的第二棘爪,还包括在所述滑动杆上一体设置的第二齿条,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棘爪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蓄水层内的任意位置,第二弹簧具有推动第二棘爪抵在所述第二棘轮上的趋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动轴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墙上,第二扭簧的扭力大于所述第一扭簧的扭力。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棘爪与第二棘轮分离后,第二棘轮的单向转动限制被解除,从而第二扭簧能够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对第二齿条进行推动,由于第二齿条一体固定在滑动杆上,且第二扭簧的扭力大于第一扭簧的扭力,因此能够使滑动杆推动控水活塞重新进入进水管内,实现切断补水通道以阻断蓄水箱与蓄水层之间的联系的目的。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隔板上的第一定滑轮、绕设在第一定滑轮上的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棘爪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漂浮块,第一漂浮块漂浮在所述蓄水层内的水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层内的水位上下降一定高度后,第一漂浮块能够随着蓄水层内水位的下降而下降,进而通过第一拉绳拉动第一棘爪与第一棘轮分离,实现解除对第一棘轮单向转动限制的目的。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蓄水层内的第二定滑轮,第二定滑轮位于所述第一定滑轮的下方,第二定滑轮上绕设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棘爪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漂浮块,第二漂浮块漂浮在蓄水层内的水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层内的水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第二漂浮块能够随着蓄水层内的水位上升而上升,进而通过第二拉绳拉动第二棘爪与第二棘轮分离,实现解除对第二棘轮单向转动限制的目的。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端部穿出所述内墙伸到内墙的内侧,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内腔内侧端部的复位手柄,还包括固定在内墙上的两个设置在复位手柄转动路径上、以将复位手柄的转动角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人员可在蓄水层内的水位下降一定的高度后转动复位手柄,使第二扭簧重新充能以应对下一次的水面上升。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输水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隔板上的多个输水孔,还包括在所述输水孔内穿设的吸水绳,吸水绳的上端置于所述种植层内,吸水绳的下端位于所述蓄水层内水面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绳在毛细作用下能够将蓄水层内的水输送到种植层内以供种植层内的植物吸收,从而实现了将蓄水层内的水自动输送到种植层内的目的。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绳位于所述蓄水层内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放置在所述蓄水层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能够避免吸水绳的下端发生不规则的移动,有利于保证吸水绳的吸水效果稳定。本申请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绳位于隔板上方的部分上固定设置有将吸水绳挡在隔板上方的挡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能够避免吸水绳位于隔板上方的部分从输水孔落入蓄水层内,保证了吸水绳输水作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包括阳台(1)、设置在建筑楼顶的蓄水箱(2)和与蓄水箱(2)相连接的出水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1)包括内墙(11)和外墙(12),内墙(11)和外墙(12)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上方为种植层(14),下方为蓄水层(15),种植层(14)和蓄水层(15)之间安装有自动输水装置(9);/n所述外墙(12)上穿设有进水管(32),进水管(32)伸入所述蓄水层(15)内,且进水管(32)与所述出水管道(3)相连通,进水管(32)内滑动配合有侧壁与进水管(32)的侧壁相贴合的控水活塞(4),控水活塞(4)内开设有补水通道(41),补水通道(41)的一端开口设在控水活塞(4)背向蓄水层(15)的端面上,另一端开口设在控水活塞(4)的侧壁上;/n所述控水活塞(4)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和第二驱动组件(7),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所述控水活塞(4)上的第一齿条(58),第一驱动组件(5)连接有能够在所述蓄水层(15)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使第一齿条(58)移动以将控水活塞(4)从所述进水管(32)内拉出、从而使补水通道(41)将所述蓄水箱(2)与所述蓄水层(15)连通的第一控制组件(6);/n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滑动路径延伸至所述控水活塞(4)端面上的滑动杆(79),第二驱动组件(7)连接有能够在所述蓄水层(15)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使滑动杆(79)滑动以将控水活塞(4)推入所述进水管(32)内的第二控制组件(8);/n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上安装有能够驱动所述滑动杆(79)滑动到与所述控水活塞(4)相分离的位置的复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包括阳台(1)、设置在建筑楼顶的蓄水箱(2)和与蓄水箱(2)相连接的出水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1)包括内墙(11)和外墙(12),内墙(11)和外墙(12)之间固定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上方为种植层(14),下方为蓄水层(15),种植层(14)和蓄水层(15)之间安装有自动输水装置(9);
所述外墙(12)上穿设有进水管(32),进水管(32)伸入所述蓄水层(15)内,且进水管(32)与所述出水管道(3)相连通,进水管(32)内滑动配合有侧壁与进水管(32)的侧壁相贴合的控水活塞(4),控水活塞(4)内开设有补水通道(41),补水通道(41)的一端开口设在控水活塞(4)背向蓄水层(15)的端面上,另一端开口设在控水活塞(4)的侧壁上;
所述控水活塞(4)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和第二驱动组件(7),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固定在所述控水活塞(4)上的第一齿条(58),第一驱动组件(5)连接有能够在所述蓄水层(15)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使第一齿条(58)移动以将控水活塞(4)从所述进水管(32)内拉出、从而使补水通道(41)将所述蓄水箱(2)与所述蓄水层(15)连通的第一控制组件(6);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滑动路径延伸至所述控水活塞(4)端面上的滑动杆(79),第二驱动组件(7)连接有能够在所述蓄水层(15)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使滑动杆(79)滑动以将控水活塞(4)推入所述进水管(32)内的第二控制组件(8);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上安装有能够驱动所述滑动杆(79)滑动到与所述控水活塞(4)相分离的位置的复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还包括转动支撑在所述蓄水层(15)内的第一支撑轴(54),还包括在第一支撑轴(54)上同轴固定的第一棘轮(52)和第一齿轮(53),还包括在蓄水层(15)内转动支撑的第一棘爪(55),第一齿轮(53)与所述第一齿条(58)相啮合;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还包括第一弹簧(57),第一弹簧(5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棘爪(55)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蓄水层(15)内的任意位置,第一弹簧(57)具有推动第一棘爪(55)抵在所述第一棘轮(52)上的趋势;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一转动轴(51)上的第一扭簧(59),第一扭簧(5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轴(5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墙(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生态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转动支撑在所述蓄水层(15)内的第二转动轴(71),还包括在第二转动轴(71)上同轴固定的第二棘轮(72)和第二齿轮(73),还包括在蓄水层(15)内转动支撑的第二棘爪(75),还包括在所述滑动杆(79)上一体设置的第二齿条(791),第二齿轮(73)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亮韩彩霞韩增启韩银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