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点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工作台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工装的上表面倾斜45度;点铆工装,其与定位工装相对应,包括点铆底座和点铆头,所述点铆底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点铆头与所述点铆底座连接。使用点铆装置代替传统的人工点铆工作,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使得产品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节约了成本,同时该点铆装置的定位工装的上表面倾斜45度,使得点铆工装对差速器的点铆工作更加方便,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铆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公开了一种点铆装置。
技术介绍
差速器的结构由差速器壳体、上半轴齿轮、上垫片、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下半轴齿轮、下垫片和销轴组成。在装配时行星齿轮轴与差速器壳体用销轴连接,为防止销轴掉落,需要在差速器壳体与水平面呈45度的方向对销轴端进行点铆,才能保证零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现有的技术中,对差速器销轴的点铆是由装配工人采用一般工装手动进行,在这一装配过程中,人为随机性较大,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生产效率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对差速器上行星齿轮轮轴与差速器壳体连接后的销轴进行准确点铆的点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点铆装置,以解决人为点铆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点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工作台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工装的上表面倾斜45度;点铆工装,其与定位工装相对应,包括点铆底座和点铆头,所述点铆底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点铆头与所述点铆底座连接。可选地,所述点铆底座的上半部向外凸起,其底部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点铆头设置在所述凸起的下表面,所述点铆头的尖端竖直向下,所述点铆头的上端面设置有气液增压缸。可选地,所述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点铆头的下方,所述定位工装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圆环,所述安装圆环的内孔与所述定位孔的大小相同。可选地,所述安装圆环的下侧设置有行程可读出气缸,所述安装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所述旋转夹紧气缸呈180度分布;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和所述旋转夹紧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定位工装的上表面;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和所述旋转夹紧气缸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定位孔的中心轴线对齐,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设置于远离所述点铆底座的一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电气箱分别与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所述旋转夹紧气缸、所述气液增压缸电气连接;所述电气箱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侧表面。可选地,所述点铆底座的内侧表面上竖直设置有导轨和位移传感器,所述导轨的下端面设置有硬限位,所述导轨通过滑块与所述点铆头连接,所述滑块还与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所述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为环形,套设于所述气液增压缸的下端。可选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电控箱和工控机;所述电控箱分别与所述工控机、所述电气箱连接,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操作台、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可选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六面体框架,所述点铆工装和所述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六面体框架的内部;所述点铆工装和两个所述旋转夹紧气缸的外侧均设置有安全护网,所述安全护网固定连接于所述六面体框架;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的两侧设置有安全光栅,所述安全光栅竖直设置于所述六面体框架上。可选地,所述六面体框架上设置有三防灯和三色灯,所述三防灯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上方,所述三色灯设置于所述六面体框架的上表面;所述三防灯与三色灯均与所述工控机连接。可选地,所述操作台包括启动按钮和扫码枪。可选地,所述支撑座的底端设置有四个机架调整脚,所述机架调整脚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四个角,所述机架调整脚通过螺纹与所述支撑座的底端连接。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使用点铆装置代替传统的人工点铆工作,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使得产品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节约了成本,同时该点铆装置的定位工装的上表面倾斜45度,使得点铆工装对差速器的点铆工作更加方便,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点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点铆装置的点铆工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点铆装置的定位工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点铆装置的六面体框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工作台101、支撑座102、机架调整脚103、定位工装2、定位孔201、安装圆环202、行程可读出气缸203、旋转夹紧气缸204、点铆工装3、点铆头301、点铆底座302、导轨303、滑块304、硬限位305、位移传感器306、压力传感器307、气液增压缸308、电气箱4、操作台5、启动按钮501、扫码枪502、电控箱6、工控机7、六面体框架8、安全护网801、安全光栅802、三防灯803、三色灯804。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点铆装置,包括机架1、定位工装2和点铆工装3。结合图4所示,机架1包括工作台101和支撑座102,支撑座102的上表面与工作台101的下表面连接,支撑座102的内部设置有电气箱4,支撑座102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机架调整脚103,机架调整脚103通过螺纹连接于支撑座102。对四个机架调整脚103分别调节使得整个点铆装置可以水平放置。结合图2所示,点铆工装3包括点铆头301和点铆底座302。点铆底座302的底部与工作台101连接,点铆底座302的上半部向外凸起,点铆头301设置于凸起的下表面,点铆头301的尖端竖直向下,点铆头30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气液增压缸308,气液增压缸308与电气箱4电气连接。气液增压缸308可以使点铆头301向下或向上移动,完成点铆工作。结合图3所示,定位工装2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位于点铆头301的下方。定位工装2的上表面倾斜,倾斜角度为45度,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孔201,定位孔20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圆环202,安装圆环202的内孔与定位孔201的大小相同。因为需要在差速器壳体45度的方向进行点铆,所以定位工装2上表面倾斜使得加工过程更加方便,安装圆环202和定位孔201对差速器起到限位的作用。安装圆环202的下侧设置有行程可读出气缸203,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旋转夹紧气缸204。行程可读出气缸203处于定位工装2上表面的低点,远离点铆底座302的一端。旋转夹紧气缸204位于安装圆环202的两侧,呈180度分布,与行程可读出气缸203的距离相等,行程可读出气缸203和旋转夹紧气缸204的中心轴线均与定位孔201的中心轴线对齐。行程可读出气缸203可以对差速器的行星齿轮轴是否安装圆柱销进行检测,若行程可读出气缸203伸出部分未在设定行程内受到圆柱销的阻挡而停止,便会发出警报,停止整个加工过程。旋转夹紧气缸204可以对放置在安装圆环202上的差速器进行夹紧固定。行程可读出气缸203和旋转夹紧气缸204分别与电气箱4电气连接,电气箱4与操作台5连接,操作台5包括启动按钮501和扫码枪502,操作台5通过启动按钮501控制行程可读出气缸203和旋转夹紧气缸204的开启和关闭,扫码枪502可以对差速器的身份进行识别,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工作台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n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工装的上表面倾斜45度;/n点铆工装,其与定位工装相对应,包括点铆底座和点铆头,所述点铆底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点铆头与所述点铆底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工作台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
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定位工装的上表面倾斜45度;
点铆工装,其与定位工装相对应,包括点铆底座和点铆头,所述点铆底座的下表面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点铆头与所述点铆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铆底座的上半部向外凸起,其底部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点铆头设置在所述凸起的下表面,所述点铆头的尖端竖直向下,所述点铆头的上端面设置有气液增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点铆头的下方,所述定位工装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圆环,所述安装圆环的内孔与所述定位孔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圆环的下侧设置有行程可读出气缸,所述安装圆环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所述旋转夹紧气缸呈180度分布;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和所述旋转夹紧气缸均设置于所述定位工装的上表面;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和所述旋转夹紧气缸的中心轴线均与所述定位孔的中心轴线对齐,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设置于远离所述点铆底座的一侧;
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气箱,所述电气箱分别与所述行程可读出气缸、所述旋转夹紧气缸、所述气液增压缸电气连接;所述电气箱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侧表面。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菱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